乐山市
2012届高三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选对一个得2分。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读右图,回答1~3题。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最接近 ( )
A.200km2 B.20km2
C.2km2 D.0.2km2
3.a、b、c、d四点之间肉眼最可能直接看到的是(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b、d之间
读“沿40°所作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水域①与陆地②的名称分别是 ( )
A.太平洋 佛罗里达半岛 B.地中海 朝鲜半岛
C.印度洋 新西兰 D.大西洋 马达加斯加岛
5.下列对②、③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暖热多雨 D.冬季温和少雨
6.对④水域东侧地区地理景观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
A.沃野千里 B.泽国千里
C.针叶林广布 D.烈日炎炎,棉田广布
读右边某国主要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对该国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临阿拉伯海
B.多位于热带
C.地中海以北
D.与俄罗斯接壤
8.形成a,b两个工业城市的主导产业的
原因中, 相同的有( )
A.靠近原料产地
B.科技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大量的人口迁入
9.a、c两个城市均有纺织工业。下列对两个
城市纺织工业主要原料的生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a城市原料生产适宜在排水好的坡地地区进行
B.c城市原料生产适宜在冷湿环境进行
C.a城市原料生产对光照要求高
D.c城市原料生产地区多火山作用形成的黑土,土壤肥沃
读下面两幅河流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对两幅图所示河流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为尼罗河 B.①尼罗河 ②刚果河
C.①密西西比河 ②湘公河 D.①亚马孙河 ②印度河
11.影响城市甲所在国家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工业发展 C.水源 D.气候
12.关于②图中水库建成后对流域内生态环境及经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减少入海水量,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近海鱼类减少
B.使河流下游不再泛滥,粮食生产稳定
C.库区水位上升,河道变宽,海轮可进入该国内陆地区
D.加强了对河流上游地区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大促进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下表为世界某重要国家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据此回答13~15题。
13.对该国种植业最发达的地区分布及主要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西南部 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形平坦,河流提供灌溉水源
C.中部 地形平坦,多条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
D.北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
14.该国两大经济地带大致分界线是 ( )
A.密西西比河 B.乌拉尔河 C.乌拉尔山 D.叶尼塞河
15.下列对该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部人口密度大约是东部人口密度的11倍
B.该国东西部经济地带各种物资的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和水运来完成
C.东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D.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首要措施是将人口从西部迁往东部
澳大利亚的平均海拔约350米,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下图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I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 )
①地形以低矮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淡水资源较丰富
③多为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草原辽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与IV地带比较,II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 )
A.草场资源丰富 B.科技水平高 C.土地租金低 D.靠近市场
18.澳大利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 )
A.开发历史晚 B.气候干燥 C.交通不便 D.经济落后
读右边世界某著名半岛示意图,回答19~21题。
19.对①所在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底部有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
B.面积最大的海洋
C.对欧洲西部气候有直接的影响
D.可直接通过马六甲海峡与临近大洋相通
20.半岛所在大洲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降水较多,所以淡水资源极其丰富
B.因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地质历史时期该大洲处于温暖
湿润的环境
C.因地壳古老,所以形成大量的石油
D.因没有绿色植物,所以没有动物生存
21.该大洲与北冰洋纬度都极高,但气候差异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下垫面
读下面世界两幅重要海上交通要道示意图,回答22~25题。
22.①海域和②运河的名称分别是 ( )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苏侵士运河
23.对于岛屿③在图中所显示的部分,其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可从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
B.可从等高线判断地势特征是西南向东北倾斜
C.可从海洋与岛屿的位置关系判断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
D.可从河流与等高线综合判断地势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
24.对于国家甲(箭头所指)发展条件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因处于海峡咽喉,位置优越 B.因四面被海域包围,港口优良
C.因纬度低,热带风光旖旎 D.因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淡水资源丰富
25.②运河开通后,长期以来受益最大的国家并非运河所在国家。下面对受益最大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世界上最大农产品进口国
B.大牧场放牧业是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C.冬季寒冷气流可长驱南下直接影响其本土最南部地区
D.东部的高山阻挡西风深入内陆,使该国西部气候比较干燥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世界某国家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有关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有万岛之国之称
B.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季风气候显著,但大陆性较强
D.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2)甲海域沿岸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地带,请分析
形成该工业地带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27.从数据中发现、分析、归纳、表达地理信息,并进行解释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读下面四地气候类型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所示气候类型是 (2分)
(2)描述乙所示气候类型的特征。(4分)
(3)比较马尼拉与新德里气候特征的差异。(6分)
28.读某大洲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3)说出M地与N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30.读下面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区域陆地部分的名称是 半岛。(1分)
(2)简述该区域陆地部分的地形特征。(4分)
(3)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