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17: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下科学期中测试卷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
3、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  
 )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一定会生成新的物质。   
  (     ) 
5、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     )
6、晶体都是很小的。只有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


7、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8、纯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也不导电。


9、摇晃可乐后,打开盖子,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这个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
化。


10、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速度快。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将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如右图所示),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有沉淀物产生
B.溶液颜色变淡
C.有气泡产生
2、李明同学在制作一个大的晶体活动中,一段时间后拴在细线上的食盐晶体反而变小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食盐溶液浓度不高
B.时间还不够
C.拴在线上的食盐太小???
3、下列几组食物中,______中都含有大量的淀粉。(
)
A.花菜、萝卜、菠菜
B.胡萝卜、番茄、米饭
C.玉米、小麦、土豆
4、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英国科学家是(

A.培根
B.罗伯特·胡克
C.列文虎克
5、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10分钟,其中白糖的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6、当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蟋蟀时,发现它的“耳朵”在其(
)
A.头部的外侧
B.足的外侧
C.足的内侧
7、小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显微镜内的视野太暗了,若要增强视野的亮度,他应调节的是
(
)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8、用显微镜观察蓖麻的叶切片时,我们会发现蓖麻的叶细胞中有很多“小绿点”,这些“小绿点”是蓖麻的(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9、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
)引起的。
A.小动物
B.微生物
C.基因突变
10、把印有英文字母p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
A、d
B、b
C、q
11、同样的铸铁管道被埋在下列环境中,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不透气的土壤中
C.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12、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会有(
)的感觉。
A、比原来凉一些
B、比原来热一些
C、没有变化
13、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14、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放大镜
15、下面变化中,和“蜡烛燃烧”不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
A.大米变成米饭
B..铁变成铁锈
C.水变成水蒸气
三、连线题。(每条线1分,共7分)
1.请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成就用线连起来。(3分)
培根
首次发现细胞并命名
列文虎克
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罗伯特·胡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2.把下列细胞和名称用线连起来。(4分)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若藓类植物细胞
血液细胞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把物体制成(
),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2.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苍蝇的(
)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
)的结构,是洋葱表皮细胞。
4.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5.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
),遇到碘酒,颜色会(
),这种变化我们称为(
)。
6.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和(
)接触。
三、综合题(共43分)
1.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将下列物质的变化的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只填序号)。(5分)
①电灯发光
②白糖加热
③积沙成塔
④石灰岩遇到盐酸
⑤百炼成钢
⑥轮胎爆炸⑦海水晒盐
⑧烟花爆炸
⑨牛奶变质
⑩水变成冰
2.请你把下列物体分类。(5分)
①食用油
②木头
③盐
④花生
⑤味精
⑥水
⑦水晶
⑧碱面
⑨雪花
⑩玻璃
晶体:
非晶体:
3.如图所示,小明将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步骤用图画表示出来,但不小心把顺序弄乱了。请将正确的实验步骤用数字序号补充完整。(5分)
4.科学课上,老师给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分组实验:(5分)
(1)取一只小烧杯,放入一匙小苏打,干燥的小苏打是_________(填颜色)粉末状的固体,小心倒入20毫升白醋,我们看到立马有大量_________产生。
(2)反应结束后马上把烧杯作如下图操作,注意动作小心缓慢,不要
把残留液体倒入杯中,发现燃烧的蜡烛_________。该实验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比空气____________,且不支持____________。
5.显微镜(16分)
(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填写空格处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并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排序。
(
)从_________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将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
)调节载物台下的__________,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调整_______,眼睛注视_______,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上面。
(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着_______,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6.以下是三个不同凸度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的记录。(7分)
请在上表中给三个透镜的放大倍数排序。(填写“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中等,放大倍数最小”)。
根据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至少写2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