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1 18: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与目的:
1.了解一些人、一些故事和哲学、社会、历史知识。
2.积累一些语言,把握重要词句(概念)。
3.分析与评价社会历史现象,以学术方法发现问题。
4.以正确的立场、价值观、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5.联系现实社会生活,研究传统文化意义。
“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
教学设想与基本方法
分两个小专题
一、先秦诸子思想及其启发
——讨论第一单元第一课三篇文章
二、史实、史传与历史观
——讨论第一单元第2课和第三课两篇文章
基本方法
1.以课文为主,辅之以适恰的语篇,构成有限语境。
2.从语篇中发现现象与问题,组织讨论。
3.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社会常识思考。
“读者必须要凭自己的经验去印证,才能有所得。程伊川(程颐)就曾说,要把《论语》中的发问者的问题,当作你自己的问题,把孔子的答话当做对你而发,如此,必得到实在的益处。”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
一、先秦诸子思想及其启发
——讨论第一单元第一课三篇文章
1.借助工具书,分类梳理课文词句,发现语言现象与规律,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重点为实词和虚词在语境中作用。
2.依据学习提示把握学习内容,落实自学要求。
要明确基本问题。
(1) 课文中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庄子的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各是什么?反映了中国先贤们对哪些共性问题的不同解答?
(2)从课文中看,儒道思想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儒家内部,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两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3)课文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在后代有什么影响?在今天看来有什么价值?
结合任务一第1小题
围绕三篇课文整体设计,从三篇课文中各选一个重要观点为例,充分了解所举观点的特点及在相关文章中的作用;把握关键词句(观点),学会分析观点的方法。翻译、解释、阐述、旁征博引等实证法。
列简表如下:
观点 观点内涵 表达方式 与其他观点的关系
吾与点也 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后世解说甚多)语录体、训诫式,简要,态度明确。本文内涵表达较为含蓄。 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
保民而王 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守礼知义,才会天下归心 对话体、论辩性;直接、明确;因势利导、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 中心观点,全文的思路由此出发,又归结于此。
依乎天理 存身、做事、处世都应该顺乎自然,不可强为(后世解说甚多)寓言体,用寓言来表达,形象生动。但不能论证。 是对“解牛”过程的解说,暗合寓意,文中并无明确的观点。
结合任务一第2小题
利用下面的表格深化认识:儒道思想虽然差异大,其实都是在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都在反思人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它们之间也有互补性。
孔孟同属儒家,在社会理想和治国理念上大体相同,但也不无细微的差别。
儒家和道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了解儒道两家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之后,可通过实证(结合历史事实和了解的历史人物来做依据)的方法,具体了解这种影响,并站在当下立场,对这些思想做些反思。
提醒:要以可靠依据得出结论。
思考:课文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在后代有什么影响?在今天看来有什么价值?
儒家 道家
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 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 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
一:柔弱胜刚强吗?
依司马迁所说,老子是楚国人,在周朝担任国家档案馆的馆长。老子退休之后,西出函谷关准备隐居去了。守关的人拦住他,请他留下智慧财产。他因而写了《道德经》,成为道家的创始人。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方面的知识,得到不少启发,在告辞时还希望老子多加指点。老子不说话,指着自己张开的口;孔子一看,老子口中只有舌头,牙齿全掉光了。舌头柔软、牙齿坚硬,最后幸存的是舌头。这叫做柔弱胜刚强。
老师为学生讲述这个故事时,有人质疑:“我现在用牙齿一咬,舌头就痛,这不是刚强者得胜吗?”老师说:“老子考虑的是最后结果,就像马拉松赛跑,最后谁赢了才算数。”又有人质疑:“人死之后只剩骨头,柔软的身体都腐化了,刚强者不是又赢了吗?” 老师说:“老子考虑的是活着的人。人活着时肌肉柔软,死时肌肉僵硬,所以柔弱才是生存之道。”学生听了老师的回答,脸上表情有些迷惑。
由此可见,老子的话就算有道理,解释起来也大费周章。那么,如何分辨儒家与道家的不同呢?
二:楚王失弓的寓言
楚恭王喜欢打猎,他拥有一把天下著名的宝弓。有一次,他打完猎准备回宫,就将宝弓交由部下保管。一行人在路上走到一半,宝弓不知传到谁的手上不见了。于是大家分头去找,最后还是找不到。楚恭王度量宽大,就说:“别找了!楚王失弓,楚人得之。” 弓既然在楚国境内遗失,将来捡到的想必是楚国人,那么又何必计较呢?
孔子听说这件事,就说:“何必曰楚?应该说:王失弓,人得之。”这里的“人”是泛指天下人。只要被人捡到,何必计较他是否楚国人呢?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文主义的,要普遍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不因国籍与种族而有任何差别待遇。
接着,老子听说了前面两段话,就说:“何必曰人?应该说:失弓,得之。”弓不见了,弓又被找到了。至于弓是否被人找到,又何必在意呢?难道猴子不能捡去玩吗?蚂蚁不能搬回去吗?不然,就让弓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是无得无失吗?
由此可知,老子的道家是要超越人类中心的思考模式,不愿再用人的价值观来衡量万物。让万物回归其自身价值,因为在“道”里面,万物没有贵贱之分。
三:天与道之间
研究学术,也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问题。念书期间,读到一位外国学者对古代中国哲学所作的评论,大意是说:“道家最革命,墨家最保守,儒家最中庸。”这里的第一句话让我深受震撼。
道家与“革命”怎么会联结在一起?理由是:中国古代都相信“天”,肯定万物皆由天所造,人类的生活规范,甚至帝国兴亡也由天来决定。譬如,人间的帝王称为“天子”,即为明证。现在,老子提出了“道”,用它来取代“天”所扮演的许多角色,那不是天翻地覆的“革命”吗?。
的确,在老子笔下,万物由道所生,即使是天地,也都由道而来。人间所应遵循的则是合乎道的生活法则,而不再是像天子与天命之类的传统观念。
至于儒家,则仍然采取温和态度以“承先启后”,也即是走的中庸路线。孔子与孟子口中的“天”,到了老子与庄子笔下就转换为“道”了。当然,道家也谈“天”,但通常是“天地”并称,以代表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领域,因此,“天地万物”一词现在成为“自然界”的代用语了。也因此,要想明白老子的“道” ,首先就须认清:道不等于天地万物。不懂这句话,就不可能了解道家思想。
四:儒家道家各有重点
依西方学者所说,哲学家有两大类型:心软的与心硬的。心软的看到人们苦于善恶没有报应而心生不忍,于是肯定有一个赏善罚恶的主宰存在,或者强调行善避恶是出于人性根本的要求。儒家属于这种类型。
对照来看,道家是心硬的,他们认为:与其安慰人心,不如揭示真相。天地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唯一永恒不改的是道。道是这一切的来源与归宿。不仅善恶是相对的,所有人间的价值都是相对的,也因而对人构成了束缚与障碍。老子笔下最常出现的人物是“圣人”。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由于悟道,所以化解了相对价值观;由于统治者身份,所以示范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这样的圣人,与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相比,差别实在太大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儒家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道、儒、佛家的养生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从修为的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二、史实、史传与历史观
——讨论第一单元第2课和第三课两篇文章
1.借助工具书,分类梳理课文词句,发现语言现象与规律,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重点为实词和虚词在语境中的作用,学生选择。
2.依据学习提示把握学习内容,落实自学要求。
明确基本问题。
(1)从地图看郑国面临哪些国家的压力?历史事件前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2)秦与郑盟,项羽放过刘邦,原因何在?
是否因为烛之武的辞令和刘邦的狡诈?
(3)两篇课文的历史记述中潜藏着哪些思想观念?应该如何理解?
结合学习任务二
思考1
晋伯、秦伯为何要围郑?文中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认可他们的理由吗?
提供资料: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史记世家第九》)
本文之前发生的事情:
(城濮之战)楚师败绩。……(晋)作王宫于践土。……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
曰。王谓叔父(晋侯)。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
(《左传》)
晋侯代行天子令!战争为了教化,不是屠戮。
如果认可这一礼法,这场战争是合理(礼)的。
思考2
从左氏的叙述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思考作者演绎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其实就是希望天下诸侯争霸其势不可挡,然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执着于纳入礼的规范中。“为国以礼”“以礼而霸”,在当时,“礼”即理也。晋伯最后一句话不仁、不知、不武,体现的也是这一伦理规则,其实选择一个70岁的老人也与此观念有关,尊老纳入儒家仁的思想。作为一个使者,排一个可信赖的年轻人即可。但是老者去了秦伯必须接待的。
思考3
司马迁笔下,刘邦为什么能够逃过一劫,安然回营?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借参考资料,从“个人因素”和“历史形势因素”这两个角度,综合思考课文中历史事件的复杂成因。
司马迁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鸿门宴》中的人物描写暗含着作者的喜恶。可以提示学生在细读过程中体会司马迁对《鸿门宴》中人物潜在的褒贬,结合《史记》中相关内容补充和整合,由此探究司马迁在评骘历史人物时所持的价值观。
项羽 清郑燮
已破章邯势莫当,八千子弟赴咸阳。
新安何苦坑秦卒,霸上焉能杀汉王!
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乌江水冷秋风急,寂寞野花开战场。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思考4
从《鸿门宴》看历史(项羽、刘邦成败)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永远也解释不清,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可以结合课文关注人性、人物性格与历史发展的一定关系。
探究历史事件内在逻辑的方法,例如,从长时段的角度看待具体历史事件,与其他史料参考比对,用常理去推理,等等。
小结
1.从思考练习、问题研究往项目任务拓展,即从做小题、碎片化学习往大问题、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拓展。
2.从字、词、句、篇往课文所蕴含的历史、社会、哲学等意义延伸,即从内语境往外语境延伸。
3.从规范语法修辞知识往语言运用转向,即从静态知识学习转向运用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