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第四册(二年级)第四单元(1)
镜子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初步知道镜子的成像原理。
方法与过程:通过游戏探究镜面的种类和不同镜面成像的简单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倾听、小组合作和分享以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精神与品质。
重点难点:
探究不同镜面成像的基本现象,并能用语言表述。
教学准备:
活动一:半只蝴蝶的图画、平面镜(2人一组)
活动二:玻璃、平面镜(大小一样)、手电筒、勺子、调羹、碗等
活动三:垫板、银色即时贴、活动表格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半个变一个”游戏
用实物投影出示:老师这里有一张画,请同学们看看,看到了什么?
问题:有什么办法能把半只蝴蝶变成一只完整的蝴蝶?
预测:如果有学生想到用画的方法,当场请同学试一下
问题:画的效果怎么样?整体感觉不好,而且画半只蝴蝶用的时间很长
有什么比“画”更简便的方法能使蝴蝶变完整?
观察:能否用镜子使半只蝴蝶变完整呢?大家试一试
归纳:刚刚我们用镜子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关于镜子有很多的秘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游戏来研究镜子。(揭题)
提问:关于镜子,你们想了解一些什么?
活动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问题:镜子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生活用品,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镜子能照出我们人的样子?
讨论:(用普通玻璃和镜子对比)
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他们也能像镜子一样照出任何物体的样子的?
举例:身边的物体(老师根据学生的例举出示一些实物)
讨论:仔细观察镜子和镜子一样的物体,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归纳:这些物体的表面非常平整、光滑、光亮、由于他们能反射光,我们就能从这些物体的表面看到一些图像,这些图像称为“物体的像”。
活动三:做镜子、玩镜子
问题:想不想自己制作一面镜子?
讨论:这是一张光亮的银色粘纸,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一块垫板,用垫板和这张银色的粘纸能否做一面镜子?怎么做?
(先请一位同学上来尝试做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观察他制作时候的动作,考虑:在做镜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镜子的要点:
1)定位置 2)做记号 3)揭纸角 4)对准做好记号的一个角
5)一手揭纸,另一只手按压 6)用手抹平
制作:学生制作镜子,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用镜子照照自己的脸,看到自己的脸在镜中的成像了吗?
其实,我们刚刚制作的镜子是一面多功能的镜子,镜子的镜面是可以变化的,你们可以把他们变成哪些不同镜面的镜子呢?自己先玩一玩,试一试,好吗?
来交流一下吧,你们做成了哪些不同用镜面的镜子?
5、归纳:镜面平整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镜面外凸的镜子称为“凸面镜”;
镜面内凹的镜子称为“凹面镜”。
6、游戏:变镜子,看谁反应快 。老师说出镜面的名称,快速表示出来。
7、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玩照镜子的游戏,一边玩,一边观察用不同的镜面照镜子,镜面中成像有什么有趣的现象?
游戏注意要点:
1)镜面弯折不能太厉害,否则用损坏镜面
2)照镜子时连要靠近镜面一点,看出来的像会更清楚
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把大家的发现用简图或者文字记录下来。
镜面
像
交流:我们在玩镜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小结: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一样,左右方向相反。
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会发生变化。
讨论:现在我们能否解释,为什么用镜子能把半只蝴蝶变成一只蝴蝶?
我们例举的身边一些像镜子一样的物体,它们分别像哪一类镜子?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类似各种镜子的物体,小朋友如果感兴趣,可以课后利用身边的器材作一些小研究活动。
总结:
各种镜面不同的镜子,它们的用途也不同,大家课后可以留心观察身边各种镜子的不同用途。关于镜子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教学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选自《科学与技术》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围绕教学目标共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一:“半个变一个”游戏。这是整堂课的导入部分,围绕着“怎样把半个蝴蝶变完整”的问题开展活动。一般学生总是想到利用画的方法,但画完以后学生发现“画蝴蝶”在对称性和色彩方面整体感觉不好,而且费时又多。接着教师提供“平面镜”让学生尝试,学生把半只蝴蝶放在了平面镜面前,看到了一只完整的蝴蝶,奇妙的现象和简单的小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利用一块普通的玻璃和平面镜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平面镜后面的涂层,这正是平面镜的成像关键,因为涂层光亮,具有反射作用。接着,例举身边类似于镜子一样的物体,他们共性也是因为光亮、光滑,具有反射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平面镜的成像原理。镜子中出现的图像称为“像”这也为活动三的探究与表述作了铺垫。
活动三:做镜子、玩镜子。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活动的目的通过自制学具探究镜面的种类和成像现象。教师为学生提供垫板和银色即时贴,请一位学生演示,共同讨论出制作镜子的步骤和关键。教师再通过演示作进一步指导,学生制作出一面镜子学具。组织学生开展第一次照镜子的活动,探究镜面的变化,认识“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此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照镜子的游戏”,研究镜面和成像的有趣现象,考虑到是低年级学生,对得出的结论不一定要求精确和深入,只要学生得出简单规律即可。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导入部分中的有趣现象巩固和掌握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