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玩偶之家(节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知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玩偶之家(节选)》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玩偶之家》的人物形象及主旨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感受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戏剧的主旨和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咀嚼戏剧的语言,体会戏剧的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激烈的戏剧冲突,把握其集中化、尖锐化的语言;通过分析娜拉形象,提高学生理解把握作品的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
3.审美鉴赏与创造:多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意识。
合作探究
2021
合作探究
1.概括娜拉形象。
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美丽、活泼、真诚、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在脉脉温情之中,从未考虑过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问题。但她是位品格高尚的女子,她忠于爱情,为了丈夫治病,勇敢地假签支票借据,并独立地还债,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而准备自杀。
合作探究
1.概括娜拉形象。
她对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抱着真正的同情心,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有屈服,而是准备承担一切责任。识破海尔茂虚伪、自私自利的面目后,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可悲状况,对于以男权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和宗教产生怀疑并进行谴责,毅然离家出走。
合作探究
2.总结海尔茂形象。
海尔茂是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者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传统观念的维护者。他实质上是一个极自私、冷酷、虚伪的伪君子。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待娜拉的态度和待人接物上。在家中他将娜拉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玩偶,满嘴甜言蜜语。然而一旦他认为娜拉的行动“危害”到他的名誉地位时,立刻暴露出他的卑劣和自私。
合作探究
2.总结海尔茂形象。
当柯洛克斯泰还回借据,没有任何危险时,立刻又换回原来的面孔。当他看到用所谓的“爱”的言辞无法让娜拉回心转意时,便搬出道德和宗教来阻止娜拉的出走,甚至宣扬资产阶级法律的“威力”,企图使娜拉继续忍受其玩偶地位。他是一个一切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个人主义者。
合作探究
3.谁应该为娜拉玩偶地位买单?
海尔茂的男权思想,这种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娜拉玩偶地位的主观原因: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生活目的、具有孩子脾性、思想深处有男尊女卑意识和高低贵贱观念、骨子里存在对男性的依附思想等原因。
合作探究
4.娜拉离家出走的巨大社会意义是什么?
娜拉为追求人格的独立,不甘做丈夫的玩偶,毅然深夜离家出走。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我首先是一个人,不是玩偶。”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鼓舞作用。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
合作探究
5.分析概括戏剧的主题。
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合作探究
6.娜拉出走所表现出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娜拉毅然出走,她的话是一篇“妇女独立宣言”,意味着以娜拉为代表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先进妇女已经意识到了男权社会中自己的可悲地位,决心争得自身的解放,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但是,娜拉出走后真的能取得那么好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格独立只有附于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才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所以,娜拉出走,如果她没有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她是不能真正地获得个人地位的真正解放的。
品读技巧
2021
品读技巧
1.课文第101页“娜拉:是,是,是,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连用三个“是”表现了娜拉的内心对海尔茂的厌烦。
品读技巧
2.课文第107页“海尔茂:娜拉!喔,别忙!让我再看遍!不错,不错!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海尔茂得知柯洛克斯泰归还借据之后的激动,同时重复说“我没事了”,又表现了海尔茂的自私。
品读技巧
3.以“因信而起的冲突”为例,说说“戏剧事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发展的意义。
(1)从“戏剧事件”对情节的作用来看,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神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发的“事件”在戏剧性的构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品读技巧
3.以“因信而起的冲突”为例,说说“戏剧事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发展的意义。
(2)从“戏剧事件”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来看,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具有精神反叛、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
品读技巧
4.本剧结尾的戏剧动作是一声门响。此处的门仅仅是一扇门吗?其中蕴涵怎样的深意?谈谈你的理解。?
娜拉不仅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问题,跟海尔茂的见解完全不同,她意识到她面前摆着一个
“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的严重问题。觉醒了的娜拉要争取做一个独立、平等的人,这种思想支持她勇往直前。她终于和海尔茂诀裂,毅然离开了那个“玩偶之家”。
品读技巧
5.片段演读:请同学分角色扮演男女主人公言行举止,演读下面三个片段,要求读出感情。
(1)海尔茂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来信后对娜拉由之前百般宠爱到咆哮痛斥的经过的片段。(从“阮克大夫的?”至“只推托有病。”)
(2)海尔茂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后,态度又大尺度逆转,娜拉的觉醒初出端倪的片段。(从“你正像做老婆的应该……”至“又换衣服干什么?”)
(3)娜拉觉醒后对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主义的强有力的冲击的对话片段。(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至结尾。)
品读技巧
5.片段演读:请同学分角色扮演男女主人公言行举止,演读下面三个片段,要求读出感情。
戏剧的艺术特点之一:通过人物动作表现戏剧冲突。动作是戏剧的核心和灵魂;《玩偶之家》中侧重于外部动作;《玩偶之家》戏剧冲突尖锐激烈,冲突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品读技巧
5.片段演读:请同学分角色扮演男女主人公言行举止,演读下面三个片段,要求读出感情。
戏剧的艺术特点之二:心理刻画深入细腻。《玩偶之家》中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除了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外,巧妙利用细节和人物动作描写折射人物心理也是其突出特点。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如“(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离家出走的心意已决。
品读技巧
5.片段演读:请同学分角色扮演男女主人公言行举止,演读下面三个片段,要求读出感情。
动作化是人物心理的外在体现,通观全剧的舞台说明,有非常多表现力极强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想破灭,最后到觉醒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细节刻画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人物心理变化更加具体可感。
品读技巧
6.分析《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①戏刷场景高度集中。
将戏剧场景高度集中于海尔茂和娜拉的家中,有利于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展现。
②运用“突转”的手法。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玩偶之家》中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除了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外,巧妙利用细节和人物动作描写折射人物心理也是其突出特点。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如“(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离家出走的心意已决。动作化是人物心理的外在体现,通观全剧的舞台说明,有非常多表现力极强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想破灭,最后到觉醒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细节刻画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人物心理变化更加具体可感。
课堂总结
《玩偶之家》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1923年鲁迅发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你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一:我同意鲁迅先生的看法。因为娜拉长期以来就依附着父亲和丈夫而生活,衣食无忧,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在当时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下,她很难独自生存下去。而且,她的三个孩子在家中,所以,她要么会堕落,要么就不得不回到原来家中。
课堂练习
1.1923年鲁迅发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你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二:我不同意鲁迅先生的看法。娜拉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她在家中的“玩偶”地位,并且觉醒后的她也认识到“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她一定会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会生存的技能,不会堕落、饿死或是回来。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2020年10月,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她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共有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近日在一段采访视频中,张桂梅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了全职太太,而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视频中“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的言论更是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全职太太”的热议。对张桂梅校长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写出你的感想,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送走林丹太太
顺从的娜拉
阮克大夫来访
觉醒的娜拉
收到柯洛克斯泰的来信
反抗的娜拉
娜拉与海尔茂决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
一、新知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玩偶之家(节选)》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玩偶之家》的人物形象及主旨内涵。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感受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戏剧的主旨和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咀嚼戏剧的语言,体会戏剧的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激烈的戏剧冲突,把握其集中化、尖锐化的语言;通过分析娜拉形象,提高学生理解把握作品的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多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把握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意识。
三、合作探究
1.概括娜拉形象。
明确:
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美丽、活泼、真诚、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在脉脉温情之中,从未考虑过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问题。但她是位品格高尚的女子,她忠于爱情,为了丈夫治病,勇敢地假签支票借据,并独立地还债,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而准备自杀。她对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抱着真正的同情心,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有屈服,而是准备承担一切责任。识破海尔茂虚伪、自私自利的面目后,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可悲状况,对于以男权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和宗教产生怀疑并进行谴责,毅然离家出走。
2.总结海尔茂形象。
明确:
海尔茂是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者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传统观念的维护者。他实质上是一个极自私、冷酷、虚伪的伪君子。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待娜拉的态度和待人接物上。在家中他将娜拉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玩偶,满嘴甜言蜜语。然而一旦他认为娜拉的行动“危害”到他的名誉地位时,立刻暴露出他的卑劣和自私。当柯洛克斯泰还回借据,没有任何危险时,立刻又换回原来的面孔。当他看到用所谓的“爱”的言辞无法让娜拉回心转意时,便搬出道德和宗教来阻止娜拉的出走,甚至宣扬资产阶级法律的“威力”,企图使娜拉继续忍受其玩偶地位。他是一个一切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个人主义者。
3.谁应该为娜拉玩偶地位买单?
明确:
海尔荗的男权思想,这种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娜拉玩偶地位的主观原因: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生活目的、具有孩子脾性、思想深处有男尊女卑意识和高低贵贱观念、骨子里存在对男性的依附思想等原因。
4.娜拉离家出走的巨大社会意义是什么?
明确:
娜拉为追求人格的独立,不甘做丈夫的玩偶,毅然深夜离家出走。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我首先是一个人,不是玩偶。”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鼓舞作用。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
5.分析概括戏剧的主题。
明确:
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6.娜拉出走所表现出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明确:
娜拉毅然出走,她的话是一篇“妇女独立宣言”,意味着以娜拉为代表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先进妇女已经意识到了男权社会中自己的可悲地位,决心争得自身的解放,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但是,娜拉出走后真的能取得那么好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格独立只有附于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才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所以,娜拉出走,如果她没有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她是不能真正地获得个人地位的真正解放的。
作品中,当娜拉认清海尔茂的真面目后,感到自己“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完全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这说明易卜生已经洞悉到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是因为她们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尽管易卜生还不能回答妇女如何才能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如何才能从男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问题,但光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对娜拉出走这一行动的肯定,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有力反抗,就足以给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以摧毁性打击。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四、品读技巧
1.课文第101页“娜拉:是,是,是,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
这句话连用三个“是”表现了娜拉的内心对海尔茂的厌烦。
2.课文第107页“海尔茂:娜拉!喔,别忙!让我再看遍!不错,不错!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
表现了海尔茂得知柯洛克斯泰归还借据之后的激动,同时重复说“我没事了”,又表现了海尔茂的自私。
3.以“因信而起的冲突”为例,说说“戏剧事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发展的意义。
明确:
(1)从“戏剧事件”对情节的作用来看,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神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发的“事件”在戏剧性的构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2)从“戏剧事件”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来看,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具有精神反叛、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
4.本剧结尾的戏剧动作是一声门响。此处的门仅仅是一扇门吗?其中蕴涵怎样的深意?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娜拉不仅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问题,跟海尔茂的见解完全不同,她意识到她面前摆着一个
“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的严重问题。觉醒了的娜拉要争取做一个独立、平等的人,这种思想支持她勇往直前。她终于和海尔茂诀裂,毅然离开了那个“玩偶之家”。
5.片段演读:请同学分角色扮演男女主人公言行举止,演读下面三个片段,要求读出感情。
(1)海尔茂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来信后对娜拉由之前百般宠爱到咆哮痛斥的经过的片段。(从“阮克大夫的?”至“只推托有病。”)
(2)海尔茂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后,态度又大尺度逆转,娜拉的觉醒初出端倪的片段。(从“你正像做老婆的应该……”至“又换衣服干什么?”)
(3)娜拉觉醒后对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主义的强有力的冲击的对话片段。(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至结尾。)
明确:
戏剧的艺术特点之一:通过人物动作表现戏剧冲突。动作是戏剧的核心和灵魂;《玩偶之家》中侧重于外部动作;《玩偶之家》戏剧冲突尖锐激烈,冲突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戏剧的艺术特点之二:心理刻画深入细腻。《玩偶之家》中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除了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外,巧妙利用细节和人物动作描写折射人物心理也是其突出特点。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如“(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离家出走的心意已决。动作化是人物心理的外在体现,通观全剧的舞台说明,有非常多表现力极强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想破灭,最后到觉醒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细节刻画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人物心理变化更加具体可感。
6.分析《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明确:
①戏刷场景高度集中。
将戏剧场景高度集中于海尔茂和娜拉的家中,有利于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展现。
②运用“突转”的手法。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五、课堂总结
《玩偶之家》中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除了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外,巧妙利用细节和人物动作描写折射人物心理也是其突出特点。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如“(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离家出走的心意已决。动作化是人物心理的外在体现,通观全剧的舞台说明,有非常多表现力极强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想破灭,最后到觉醒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细节刻画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人物心理变化更加具体可感。
《玩偶之家》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
六、课堂练习
1.1923年鲁迅发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你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
观点一:我同意鲁迅先生的看法。因为娜拉长期以来就依附着父亲和丈夫而生活,衣食无忧,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在当时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下,她很难独自生存下去。而且,她的三个孩子在家中,所以,她要么会堕落,要么就不得不回到原来家中。
观点二:我不同意鲁迅先生的看法。娜拉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她在家中的“玩偶”地位,并且觉醒后的她也认识到“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她一定会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会生存的技能,不会堕落、饿死或是回来。
七、作业布置
1.2020年10月,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她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共有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近日在一段采访视频中,张桂梅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了全职太太,而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视频中“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的言论更是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全职太太”的热议。对张桂梅校长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写出你的感想,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