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钟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2.观:观察自家附近常见的花,了解它们开花的时间、形态、颜色及其他相关特点。
教学内容
迁移运用第1自然段的写法,朗读、理解第2、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迁移运用第1自然段的写法,学习运用拟人手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2.理解第2自然段的意思,能以举例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体会植物学家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创造力,懂得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中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重点
迁移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懂得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仿写出贴切生动的拟人句,理解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领悟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课件,自制的“花钟”示意图。学生用具:自制的“花钟”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
借助自制“花钟”,巩固第1自然段的背诵。
新授
探究一:小结写法,迁移练笔。1.听写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2.仿写拟人句。
3.串联拟人句,添加总起句,形成一段话。探究二:读懂原因,解说昙花。1.体会第2自然段第1句话的作用。2.通过欣赏视频、角色扮演,理解“原因①”。3.通过课外补充例子,理解“原因②”。探究三:适度拓展,领悟观察。1.抓住“大致”,体会语言的准确严谨。2.资料链接:植物学家林奈。3.引导领悟:科学发现离不开“留心观察”。
练习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鲜花(
)
争()斗()
含笑()芬芳(
)
欣然(
)
依次()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了这篇课文,我不仅知道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儿开放时间不同,还了解了原因。原来花儿开放的时间和、、密切相关,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其开放时间往往和相吻合。我特别敬佩植物学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创造力。3.围绕第一句话的意思,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注意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花开了”的意思。
花园里,不同季节的鲜花相继绽放。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回顾学习经历,提示“观察”的重要性。
作业
1.基础作业:向家人讲述“花钟”的秘密,并举例说明开花时间不同的科学原理。①讲得准确(星级评定:☆☆☆)②讲得明白(星级评定:☆☆☆)③讲得生动(星级评定:☆☆☆)2.拓展作业:观察自家附近的花草树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要是能用上拟人的写法把植物写得活灵活现,那就更棒了!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观:观察自家附近常见的花,了解它们开花的时间、形态、颜色及其他相关特点。
【教学目标】
1.迁移运用第1自然段的写法,学习运用拟人手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理解第2自然段的意思,能以举例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体会植物学家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创造力,懂得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中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重点】
迁移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懂得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仿写出贴切生动的拟人句,理解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领悟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课件,自制的“花钟”示意图。
学生用具:自制的“花钟”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重温背诵:谁能借助“花钟”的提示背诵第1自然段?
2.巩固背诵:去除文字提示,借助“钟面”数字集体背诵第1自然段。部分背诵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自己制作的“花钟”进行提示。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怎样把有趣的“花钟”及其背后的原因写清楚。
设计意图:
导课中再次利用师生自制的“花钟”,复习巩固第1自然段的背诵,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夯实了教学基础,为后续的迁移练笔作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小结写法,迁移练笔。
1.听写词语。
自主核对:争奇斗艳
芬芳
迷人
艳丽
睡莲
醒来
万寿菊
欣然
苏醒
含笑
展示
昆虫
修建
组成
订正要求:将出错的字词在第122页词语表中做好记号,将正确的词语抄写3遍。
2.仿写句子。
(1)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中的拟人句,课件出示。
(2)请你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课后第3题)
示例:
牡丹花穿上了节日的盛装。
向日葵热情地冲我们点头欢笑。
马蹄莲仰天吹响了银色的唢呐。
蝴蝶兰展示着她轻盈优美的舞姿。
出示练笔小贴士:
①观察花的形状和颜色,联想到人的音容笑貌;
②将一般专用于写人的外貌、服饰、言行、心理的词语直接用来写花;
③写完后朗读一遍,检查:联想想象是否贴切合理?
3.仿写片段。
(1)回顾第1自然段的写法:
①整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写;
②同样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写法;
③能用上拟人等修辞方法。
(2)尝试将前面仿写的句子加上一个总起句,变成一段连贯的话。
示例:
五颜六色的鲜花赏心悦目,营造出喜气洋洋的氛围。牡丹花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热热闹闹;向日葵热情地冲我们点头招手,欢欢喜喜;蝴蝶兰展示着她们轻盈优美的舞姿,潇潇洒洒;马蹄莲仰天吹响了银色的唢呐,嘀嘀哒哒……
学生朗读体会。
(3)挑战:试一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花开了”。
①出示练习:
花园里,不同季节的鲜花相继绽放。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口头展示交流,教师评点指导。
③样例赏析:花园里,不同季节的鲜花相继绽放。春天,桃花露出了笑脸;夏天,荷花展开了自己的裙摆;秋天,菊花吐出了丝丝金黄;冬天,寒梅傲然地挺立在枝头。
设计意图:
探究一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从迁移运用拟人写法、仿写拟人句,到增补总起句变成一段话,再到迁移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写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阶梯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落实了语文要素。
探究二:读懂原因,解说昙花。
1.自然过渡。
师:读完第1自然段,我们的心中会自然而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师:课文就用这个问题引出了第2自然段,整一段话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请你用“”画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说说你所理解的“原因”。
2.导读“原因①”。
(1)抓住关键句。
①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辨析词语:密切,亲密)
②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2)复现拟人句。
师:文中也有一个拟人句,请找出来,标出写人的词语,有感情地读一读。
预设: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3)观赏昙花美。
视频欣赏:昙花一现。
师: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花开得很美,但花期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非常难得一见,因此还诞生了一个成语叫“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短暂出现了一下,就消失了。
(4)昙花来解说。
①师:为了说明第1个原因,课文举了一个昙花的例子,你读懂了吗?
教师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解释昙花在夜晚九点左右开放的原因。
师:请问昙花姑娘,你真美!可你为什么要到这么晚才“悄悄”开放呢?
示例:我之所以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含笑一现”,原因在于我从小娇生惯养,皮肤水嫩。白天太热,我会被烧伤;深夜又太冷,我会被冻坏的!而晚上9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对我来说刚刚好,所以我对这个时间点情有独钟。你们如果真的喜欢我,就在晚饭后耐心地等我吧!等到夜深人静、气温适宜,我就会给你们表演“昙花一现”,绝不辜负你们的诚心以待!
3.导读“原因②”。
(1)出示: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师:谁能解释,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会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系?
(2)知识链接:因为蜜蜂很早就会飞出来,所以靠蜜蜂传播花粉的花会开得比较早;蝴蝶要到上午10点才开始活动,所以靠蝴蝶传播花粉的花会在上午9点左右开;飞蛾一般在晚上6点以后才出来活动,所以靠飞蛾传播花粉的花会在傍晚才开花。
3.适度拓展。
师:花儿各自的特性不同,
受周围条件的影响,它们会在各自适应的时间段开放。除了昙花,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开放受什么条件影响吗?
补充资料:牵牛花一一早晨的空气湿润,阳光柔和,对牵牛花最为适宜,这时牵牛花花瓣的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生长得快,于是花瓣向外弯曲,这样,花就开了。到了中午,阳光强烈、
空气干燥,娇嫩的牵牛花花朵因缺少水分只好萎谢了。
设计意图:
探究二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第2自然段的意思,针对本段话中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第1个原因,在视频欣赏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模拟说话的方式;针对第2个原因,教师采用了补充事例的方式,多种方法的运用,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探究三:适度拓展,领悟观察。
1.自读,理解“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的句意。
①大致是什么意思?(大约)
②这个词能去掉吗?
预设:不能,能根据花朵的开放情况来判断时间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发现,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天气、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花儿的开放时间会或早或迟。气候在变化,周围环境在变化,花儿们的开放时间也没有那么确切。“大致”表示一种估计,根据花开推测时间。可见作者写作时的语言表达很严谨。
2.质疑:文中提到的“一位植物学家”是谁呢?为什么他能制作出“花钟”来?
3.资料链接: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植物报时”的研究。最先制作出花钟的是18世纪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他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搜集了大量植物标本,细心观察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为生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4.追问:植物学家是如何发现这一奇妙现象的?
预设:课文第1自然段写道:“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可见,正是因为植物学家留心观察,他才能够发现花儿开放时间的规律,才能创造出我们所看到的奇妙的“花钟”。
5.小结:留心处处皆学问,科学发现离不开“留心观察”。
设计意图:
探究三抓住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一位植物学家”,通过资料链接,了解该植物学家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课文描写内容的真实性,并由此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领悟“留心观察”的重要性。“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这是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学生领悟到了仔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了仔细观察的方法,可以为这一写作目标打下基础。
三、练习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鲜花(
)
争()斗()
含笑()
芬芳(
)
欣然(
)
依次()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本文,我不仅知道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儿开放时间不同,还了解了其内在原因。原来花儿开放的时间和、、密切相关,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其开放时间往往和相吻合。我特别敬佩植物学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创造力。
3.围绕第一句话的意思,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注意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花开了”的意思。
花园里,不同季节的鲜花相继绽放。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练习1用于巩固本课要写的生字与词语,练习2帮助学生总结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练习3迁移运用第1自然段的写法,3道练习从记忆到理解再到运用,难度逐步提高。学生拾级而上,提高了语文能力。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模仿第1自然段,创作了拟人句、仿写了段落,懂得了表达要富于变化的道理。我们还从植物学家身上领悟到了要学会观察。留心观察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秘密,还能帮助我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向家人讲述“花钟”的秘密,并举例说明开花时间不同的科学原理。
①讲得准确(星级评定:☆☆☆)
②讲得明白(星级评定:☆☆☆)
③讲得生动(星级评定:☆☆☆)
2.拓展作业:观察自家附近的花草树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要是能用上拟人的写法把植物写得活灵活现,那就更棒了!
设计意图:
基础作业通过亲子互动检测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拓展作业在课内练笔迁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课内所学的写作、观察技能描写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将教学与真实情境链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花钟1.花儿开放时间不同2.原因①温度、湿度、光照
②昆虫活动时间3.运用规律,创造“花钟”
☆借助
关键语句
留心观察学会创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