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文档属性

名称 03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1 09: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课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
郴州市一中 宇宙之音工作室 E-mail:zhangshezhong@
一、城市化(《导》P84)
1、含义
2、标志
3、意义
①人口转化:
②产业结构:
③工业:
④科技和信息:
⑤文化、观念:
①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
②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带动农村的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①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最重要指标)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文化向乡村渗透,改变乡村生产生活
方式,提高乡村开放程度。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1、
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第一产业)
→劳动生产
率提高
工业发展(基本动力)
(第二产业)
服务业发展
(第三产业)
创造大量
就业机会
城市化
2、表现:
→劳动力
过剩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导》P84)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
1、世界城市化进程
阶段 初期 阶段 加速
阶段 后期 阶段 城市化水平随 时间变化曲线
特点 水平低, 发展慢 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速度快 水平较高,速度趋缓,甚至停滞 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
问题
较少 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中心城区出现衰落现象
趋势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分布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三、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特点 原因









起步早,目前速度趋缓
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已推进到相当成熟(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郊区设施完善
起步晚,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水平低,不平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
二战以后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75%左右)
(44%)
【高考真题】(2011浙江)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表1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 90 83 66 32
四、中国的城市化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⑴城市化进程快;
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速度加快;
⑶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中小城市增加较快;
⑷城市结构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⑸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2、城市化发展之路:
⑴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⑵合理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⑷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高考真题】(2010·江苏)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高考真题】(2010·江苏)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高考真题】(07全国)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⑵题
⑴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⑵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高考真题】(08四川)读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回答⑴~⑶题。
⑴1982年该国城镇化
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⑵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
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⑶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
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⑴~⑶题。
⑴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
人均GDP的关系是
A.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
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
影响的程度不同
B. 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
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 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
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 人均GDP水平越高,城
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练习】(04天津)
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⑴~⑶题。
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
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
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⑶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
中国的城市化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
【练习】(04天津)
2、世界城市化的总体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②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增多,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明显;
A
B
④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1900 1990 年
返回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上海人口的增加
1911年人口
1990年人口
1949年人口
1324万
538万
54万
返回
1900 1990 年
返回
世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变化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返回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年份 1900 1950 1960 1980 2000
特大城市数量(个) 13 71 114 222 408
占城市总人口(%) 29.5 33.4 34.0
②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增多,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图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2003年)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荷兰 加拿大
返回
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0年时城市人口比重为44%,我国只有41.76%(2004年)
返回
城市 人口(万)
1.纽约(美国) 1230
2.伦敦(英国) 870
3. 东京(日本) 670
4 .巴黎(法国) 550
5 .上海(中国) 530
6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500
7 .芝加哥(美国) 490
8 .莫斯科(前苏联) 480
9 .加尔各答(印度) 440
10.洛杉矶(美国) 400
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城市 人口(万)
1.东京(日本) 2880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0
3.圣保罗(巴西) 1750
4.孟买(印度) 1740
5.纽约(美国) 1650
6.上海(中国) 1400
7.洛杉矶(美国) 1300
8.拉各斯(尼日利亚) 1280
9.加尔各答(印度) 1270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30
返回
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昔日的深圳是一
个典型的小渔村
今日的深圳是一个
典型的城市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