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2.4-2.6)
阶段学力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17七上·乐清期中)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2.(2020·越城模拟)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
3.(2020·温州模拟)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负折射材料。所谓“负折射”,是指当光线在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始终位于法线同一侧。则当有一束光线射到负折射材料上时,正确的折射光路是(???
)
A.?????B.?????C.????D.?
4.2019年11月5日,上海的天空水晶蓝、日晕、彩云齐现,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其由内到外的颜色分布和彩虹相反),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晕”的内圈为紫光,外圈为红光??????????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5.一块由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在空气中使用时焦距为f,如将它放在水中,则它(???
)
A.?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大????????????????????????????????B.?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小
C.?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不变????????????????????????????????D.?将成为发散透镜
6.(2020七下·新昌期末)下面四幅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中,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是一束光在海波溶液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B.?图2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光漫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3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图4是渔夫叉鱼的情景,他叉鱼时,鱼叉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上方方向才能叉到鱼
7.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如图所示.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折射
8.2013年10月24日,温州瑞安一辆工程车司机在倒车时将自己1岁半的儿子不慎碾死.悲剧的产生源于司机的疏忽,没有观察四周及后视镜.下面关于汽车后视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后视镜是平面镜
B.?光线在汽车后视镜上发生折射现象
C.?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
D.?汽车后视镜是凸透镜,镜中成的像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9.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10.我们经常提到各种像,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显微镜成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②⑤?????????????????????????????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③④⑤
11.(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刚同学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
)
A.?乙?
甲??????????????????????????????????B.?丙?
甲??????????????????????????????????C.?乙?
丁??????????????????????????????????D.?丙?
丁
12.(2016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D.?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13.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
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正立的像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
B.?只将透镜向左移动,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光屏上可以出现缩小的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片,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16.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②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8.下列关于对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
C.?图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9.如图所示,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后的光路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人是近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乙??????????????????B.?该人是远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乙
C.?该人是近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丙??????????????????D.?该人是远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丙
20.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
)
A.?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B.?晶状体
虹膜 脉络膜????
C.?玻璃体 瞳孔 角膜???D.?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21.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2.如图为一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器,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该原理说明:
(1)红外线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红外线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穿透人体。
(3)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才能证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有红外线?请简述:________。
23.(2020·越城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需在__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5.(2019七下·诸暨期中)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
?
26.(2019七下·嘉兴月考)(1)小晨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她一听就知道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判断的,听觉是在
________形成的。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右图所示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
0.6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
2m。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大鱼应该选择
A,B,C
哪条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________。
27.(2019七下·长兴期中)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张照片,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______(选填“像距”或“物距”)。
28.(2019七下·诸暨期中)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2
3
4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_______(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三、解答题(共3题;共17分)
29.小河对岸有幢傍水而建的10米高的楼房,一个身高1.6米的人站在岸上,此人距岸边2.4米远处恰能看见楼房在水中的全部倒影,如果河岸距水面1米高,求河宽。
30.(2019七下·温州期中)?????????
(1)完成图甲的光路图。
(2)图乙中有发光点s和像s′,请作出一条由s点发出的光线由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反射光线。(保留作图辅助线)
31.(2017七下·萧山期中)按要求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4)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四、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3分)
32.(2020七下·乐清期末)小徐在STEAM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导,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镜,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________。
(3)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这说明不同色光在入射三棱镜(或凸透镜)时,蓝光偏折的程度会最大。于是,小徐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住距(f)大小(如图丙)。以下关于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红>f黄>f蓝
B.f红C.f红=f黄=f蓝
D.f黄>f红>f蓝
33.晓彤和小雪在复习光学知识时,回想起利用激光笔可以做许多光学实验,于是找来了激光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的实验中,晓彤进行了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小雪利用激光笔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可以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__。
(3)晓彤利用多个激光笔组成平行光源,将平行光射在物体表面上,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呈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这说明物体表面发生的是________反射。
(4)小雪将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该实验还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
34.(2020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下面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A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
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
.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
.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
.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从中得出相应的规律________。
35.(2019七下·台州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
15cm
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
1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
A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________;
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________(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
来的实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6.(2019七下·温州期中)某同学选择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如下:
①
跳棋、②
平面镜③
透明玻璃板、④
方格纸、⑤
白纸
(1)实验时同学不用刻度尺,选用了三种合适的器材也完成了实验,它们是________。
(2)如果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同学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后,根据结论他推测若图中人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曲线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竖直移一段距离,则人的头部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37.如图所示,小屹在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个角度射到0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光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可见________?.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小屹又做了三次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1:
???
表1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15°
???
2
???
45°
???
45°
???
3
???
60°
???
6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的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如表2所示的不同数据。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
表2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75°
??
?2
???
30°
???
60°
???
3
???
45°
???
45°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A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C
9.【答案】
C
10.【答案】
D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B
14.【答案】
A
15.【答案】
D
16.【答案】
C
17.【答案】
C
18.【答案】
B
19.【答案】
C
20.【答案】
A
二、填空题
21.【答案】
倒立;变大;不变
22.【答案】
(1)是(2)不能(3)用红外夜视仪观察
23.【答案】
4;变小
24.【答案】
放大 ;靠近
25.【答案】
折射;乙
26.【答案】
(1)音色;大脑皮层听觉神经中枢(2)C
27.【答案】
反射;靠近;物距
28.【答案】
(1)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空气射向玻璃
三、解答题
29.【答案】
18米
30.【答案】
(1)
(2)
31.【答案】
(1)
(2)
(3)
(4)
四、实验探究题
32.【答案】
(1)缩小(2)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3)A
33.【答案】
(1)光不都是沿直线传播的(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4)逐渐增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4.【答案】
(1)CDBA(2)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35.【答案】
(1)C
(2);倒
36.【答案】
(1)①④⑤
(2)在判断物体与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3)C
37.【答案】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看成反射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