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综合学力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门镜的作用于一个:(
???)
A.?照相机镜头??????????????????????????B.?幻灯机镜头??????????????????????????????C.?放大镜??????????????????????????D.?凹透镜
3.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
)
A.?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B.?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4.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6.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
(???
)
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B.?变低了的树的虚像???C.?变高了的树的实像?????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8.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如图所示的日食奇观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
A.????????B.????????????C.??????????????D.?
9.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则(
??)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子??????????????????????B.?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C.?都是由于小孔成像??????????????????????????????????????????????D.?都是影子
10.在夏天阳光强烈时外出,人们通常要戴帽子或撑遮阳伞,目的是为了(??
)
A.?防止阳光中的各种可见光对人体的作用,以免皮肤变黑
B.?防止红外线的热作用,使得人体的温度升高,引起不适
C.?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裸露皮肤产生伤害
D.?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这种举动是不可取的
1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阳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
②红外线在红光外侧,紫外线在紫光外侧
③红外线在红光内侧,紫外线在紫光内侧
④红外线为红色,紫外线为紫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操作:在深水槽中盛上一些水,槽内边缘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上,动手做一做,并回答:你将会看到(
??)
A.?白墙上没有任何光??????????????????????????????????????????????B.?白墙上有白色光
C.?白墙上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D.?白墙上有一条彩色光带
13.(2020七下·长兴期末)绘制图形是科学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下列图形绘制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反射
C.?凹透镜折射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14.(2020七下·仙居月考)下列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5.(2020七下·仙居月考)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6.(2020七下·新昌期末)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B.?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屏上的像性质不变
C.?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45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得不到像
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把透镜向上移动可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17.(2020七下·江干期末)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放大镜
B.?推算出焦距为10cmC.?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仍然成像
D.?实验过程中飞来一只小甲虫停在凸透镜上,光屏上会出现暗一点的甲虫的像
18.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2020七下·上城期末)小陈在西藏旅行时看到当地的人烧水时将装满水的水壶放在一个铁皮之上(如图),利用阳光的反射就能完全把水烧开。能正确反应原理的光路图是(??
)
A.???B.?
C.?D.?
20.(2020七下·温州月考)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酒和凸透镜对光产生折射,出现放大的像
B.?空杯时,“七仙女”的图片可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小,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21.(2019七下·温州期中)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时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的。
22.(2019七下·衢州期中)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3.(2019七下·湖州期中)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________而成的像。
24.(2019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同学的一幅漫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小猫也可以看到同学,此现象说明________;
(2)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同学观察到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________度
(3)如果小猫向平面镜靠近,它的像大小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5.(2019七下·金华期中)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右表。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10°
15.1°
2
20°
30.9°
3
30°
48.6°
4
40°
74.6°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_______。(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26.(2019七下·嘉兴期中)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________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F
处,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3)道路拐弯处立的是________镜,用来扩大视野。
27.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8.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_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
(4)人们看见星空中有的星星在闪烁其原理与上述现象是________(填“相同”、“不同”)的。
三、解答题(共3题;共16分)
29.(2020七下·温州期中)五一假期,小赞同学一家驾车到瑞安周边景点游玩。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了小轿车中运用了许多的光学知识。
发现1: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而不是竖直安装(如图甲所示)。
发现2:小轿车两侧的观后镜都是凸面镜(如图乙),它们的可视范围比车内的观后镜(平面镜)要大。
发现3:小轿车的远光灯是凹面形,安装在车前方较低的位置,灯丝位于焦点,夜间开灯时,发现照射的距离特别远(如图丙所示)。
请你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和原理,解释小赞同学的这三个发现。
30.(2020七下·丽水期中)???????
(1)图甲为魔术“飞天仙女”的解密图。请你作图来说明为什么观众看不到演员本人却可以看到直立在空中的“飞天仙女”?(请用“↑”表示直立的人)
(2)如图乙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请作出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的光路图。
(3)如图丙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31.(2020七下·金华期中)作图题:补全下列光路图和作出物体ABC在水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4分)
32.(2020七下·长兴期末)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________(选填“A1”“A2”或“A3”)。
33.(2020七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先把一个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折叠的半圆形的屏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此屏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E、F连接而成,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屏上的直线ON为屏F可绕其转动的轴线,且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就可以通过反射光OB的情况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在图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贴着屏F沿B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2)如图乙所示,若以轴线ON(法线)为轴,在水平面内将屏F向后转动,则在屏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34.(2020七下·温州期末)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相关知识后,小明为了进一步探究:人在液体上方不同角度观察液体中同一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他利用透明水槽、白色硬纸板、橡皮泥板、激光笔等器材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水槽底部的顶点位置S处放置一激光笔,并向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清水。
②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传播,并调整激光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折射光线对准水面上方人眼的位置E点。
③用铅笔沿着E1O方向伸入水面以下并戳中橡皮泥板s滚光笔记录凹陷点为A,即为此时人在E1点所看到的激光笔。
④重复步骤②③,使激光笔分别射中水面上方的E2、E3点,并记录橡皮泥板上的凹陷点分别为B、C。
③倒掉水,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顶点S与檬皮泥板上的凹陷点A、B、C之间的距离为S1、S2、S3。
(1)实验中,小明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传播的目的是________。
(2)若人的视线与液面的夹角越小,观察到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越浅。则实验中所测量的s,s的大小关系应为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则小明还应进一步增加怎样的实验?________。
35.(2020七下·仙居月考)成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2)正确调节光屏后,在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了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清晰的实像;
(3)在实验时,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适当距离;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A.B.C.D.
36.(2020七下·上城期末)小徐准备了凸透镜、硬纸盒、胶水等材料,自制一款手机投影仪,请你参与小徐探究制作的过程:
(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则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硬纸盒上,如图乙,并调节手机投影画面(一张照片),为在幕布(如图丙)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手机应放在距离凸透镜________cm处(填写范围);
(3)调试好手机投影距离后,发现投影在幕布上的画面比较暗,如何调节________;
(4)小徐还可以用凸透镜制作________等生活中的仪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D
3.【答案】
A
4.【答案】
A
5.【答案】
A
6.【答案】
A
7.【答案】
B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C
11.【答案】
A
12.【答案】
D
13.【答案】
C
14.【答案】
C
15.【答案】
A
16.【答案】
C
17.【答案】
C
18.【答案】
C
19.【答案】
D
20.【答案】
C
二、填空题
21.【答案】
凸透镜;照相机;远离
22.【答案】
前;近视
23.【答案】
折射
24.【答案】
(1)光路具有可逆性(2)30°(3)不变
25.【答案】
(1)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玻璃射向空气
26.【答案】
(1)会聚(2)光路可逆(3)凸面
27.【答案】
顺时针;逆时针
28.【答案】
(1)沿直线(2)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
(3)墙上红色的光点在晃动(4)相同
三、解答题
29.【答案】
⒈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如果竖直安装,所成的像会在正前方,干扰司机观察路况,倾斜安装可以成像在斜上方,不干扰司机观察路况。
⒉凸面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能扩大视野;
⒊车灯装的较低,可使强光照在地面上或坑洼处等物体上,通过物体反射,司机就容易看清照到的物体。
⒋照得远是因为车头的远光灯发光点位于圆弧聚光点位置,这个位置发出去的光经过周围的反射圆弧反射后都是平行射出,所以射得远。
30.【答案】
(1)如图
(2)如图
(3)如图
31.【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
32.【答案】
(1)等效替代法(2)不能(3)A2
33.【答案】
(1)可逆(2)不能(3)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
34.【答案】
(1)将光的传播路径呈现在硬纸板上,便于观察和记录像的位置
(2)s135.【答案】
(1)下(2)放大(3)左(4)B
36.【答案】
(1)11(2)11~22(3)把手机亮度调亮(4)放大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