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的灯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冬夜的灯光》讲述了加拿大西部一个荒凉的小镇上,在一个暴风雪即将来临的夜晚,“我”冒着生命危险出诊,由于道路不熟悉,病人的家属通过电话请沿途的农家开亮电灯,为“我”照路。由于担心晚上还有人求诊,“我”壮着胆子返程,却没想到沿途农家的灯依然亮着。这寒夜里亮起的灯光是那么的明亮和温暖,深深感动了“我”,更感动了我们这些读者。这是一幅多么温暖人心的画面啊!
设计理念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设计特色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品读课文中习得语言的精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课文具体内容理解词语。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那些农民的友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沿途的农民点灯给“我”温暖和力量的友善,教育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那些农民的友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方法:引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题目引入,导入新课
1. 播放相关画面: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灯都亮着,仅仅是为了给一个出诊的医生照明路,多么感人的情景啊!
2.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寒夜的灯光》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读全篇文章,了解课文所写的这个感人故事。
2. 边读边勾画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交流讨论,合作解疑
1.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2. 教师把带倾向性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
3. 师生一起合作解决部分疑问,剩下的疑难问题留待深入学习课文时解决。
四、精读重点,品悟农家人的品质
1. 自读课文第3—8自然段,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特别能够打动自己的地方。
2. 把自己勾画出来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3. 说一说自己勾画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
4.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一些词语和句子,并通过这些描写来感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
(1)课件出示句子
A.今夜却如那位农民说的,沿途农家全都把灯开亮了。一路的灯都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b.沿途农家的灯都依然开着,那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前行。
①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
②注意体会“依然”的意思,说说从中感悟到了些什么?
③想一想,这些农家为什么会那样做?
(2)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讨论:
①“我”为什么不再孤独?(因为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他们的灯光,他们的友善伴“我”在黑夜里前行,所以“我”不孤独)
②“我”为什么在寒夜里感到温暖和力量?(这些全都是那些农家人守信、友善的行动所给予“我”的)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朗读想象,升华爱的力量
1. 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3—8自然段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根据作者的描绘想象当时的情景。
2. 同学评价。
3.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强调读出自己的感动。
4. 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寒夜的灯光”有怎样的深意。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寒夜的灯光给了“我”怎样的力量?
六、自主积累,完成书面作业
1.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读一读。
2. 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 交流自己写的精彩句子。
板书设计 11 寒夜的灯光
引路 照亮
//∣∣\\
温暖
力量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