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悲剧》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08 14: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作者简介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
《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等。中短篇小说有
《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等,唯一的长篇小说是《焦躁的心》。
二、你了解南极吗?
1、南极气候:酷寒、烈风。
2、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
3、背景介绍。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解释下列词语。
2、初读抢答:
1)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共几人?分别是谁?
2)先期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3)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3、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四、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1、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失败之悲
2、“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作证之悲
3、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死亡之悲
讨论: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为什么?
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在整个故事中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五、合作探究: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你是怎样理解的?
2、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3、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 他不接受不行吗
讨论:第二段中作者两次引用斯科特的日记,请把它找出来,说说为什么引用。
作用:表明言之有据,使内容显得真实可信。
4、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讨论:奥茨要去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他“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 ——为保护同伴。
6、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 出哪里可以体现?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7、作者借此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颂扬: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讨论:1)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的故事,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2)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又“伟大”在哪几个方面?
事业伟大: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精神伟大: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人格伟大:为对手作证,有令人敬佩绅士风度和伟大胸怀。
态度伟大: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情感伟大:生命的最后一息惦记的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
8、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斯科特虽然是“失败者”,但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绝不亚于阿蒙森。
六、扩展延伸:
1、还有哪些人、哪些事可以算作“伟大的悲剧”?
2、人类进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世界 挑战自我 激励后人 实现人生价值
3、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
4、成功的英雄:
张骞 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
玄奘是第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
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t "_blank ),历时四年多于1265年到达蒙古帝国的夏都上都,与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了《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3622.htm" \t "_blank )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
5、失败的英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刺杀秦皇失败的荆轲
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
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
如果斯科特在你面前,在他沮丧时,你会如何劝说他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努力付出了就无怨无悔,在世人眼里,你仍然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