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全国人大召开
2、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支威武之师,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4、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在农村减租减息 B.打击地主阶级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5、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制定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下图,中国人民国此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这是指(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7、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9、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是因为(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B.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C.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1952 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11、全国政协一届某代表回忆说:“国旗升到杆顶的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30万群众再一次沸腾了!那震撼人心的呐喊声甚至盖过了隆隆的礼炮声。”该代表所忆之事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的诞生
C.鹰厦铁路建成 D.“四人帮”倒台
12、在朝鲜战争中,为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舍身堵枪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黄继光 B.罗盛教 C.董存瑞 D.邱少云
1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14、我市某中学为扎实推进“向日葵工程”,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仪式的第一项议程是升国旗、唱国歌。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5、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图中的人物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 B.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英雄 D.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16、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28%,1952 年比 1949 年增加 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完成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协议规定:“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驱帝国主义的势力出西藏;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时由哪双方签订的何文件?该文件签订的意义是什么?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影响?
(2)请举两例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谈谈你对当今所谓“西藏独立”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说:“美国把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它侵略朝鲜,我们出兵去管……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
材料二 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三 我国军队一位领导人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
返了。”
(1)材料一中周恩来说“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的证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3)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和认识。
(4)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数字应引起美国人怎样的反思呢?
3、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实篇——贫富不均阻碍发展】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经济制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政策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
展农业生产……
(2)材料二的内容所反映的文件颁布于哪一年?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改革篇——土地改革欢欣鼓舞】
材料三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分析,材料二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了?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
更加巩固。请再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2021春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全国人大召开
【答案】C
2、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支威武之师,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答案】B
4、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在农村减租减息 B.打击地主阶级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答案】C
5、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制定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B
6、.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下图,中国人民国此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这是指(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答案】D
7、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答案】C
9、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是因为(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10、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B.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C.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1952 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答案】B
11、全国政协一届某代表回忆说:“国旗升到杆顶的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30万群众再一次沸腾了!那震撼人心的呐喊声甚至盖过了隆隆的礼炮声。”该代表所忆之事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的诞生
C.鹰厦铁路建成 D.“四人帮”倒台
【答案】B
12、在朝鲜战争中,为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舍身堵枪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黄继光 B.罗盛教 C.董存瑞 D.邱少云
【答案】A
1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答案】A
14、我市某中学为扎实推进“向日葵工程”,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仪式的第一项议程是升国旗、唱国歌。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15、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图中的人物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 B.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英雄 D.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答案】D
16、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28%,1952 年比 1949 年增加 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完成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协议规定:“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驱帝国主义的势力出西藏;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时由哪双方签订的何文件?该文件签订的意义是什么?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影响?
(2)请举两例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谈谈你对当今所谓“西藏独立”的看法。
【答案】(1)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宣布西藏和平解放;
影响: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等。
(2)例1.元朝时设立西藏行省;清朝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例2.“西藏独立”是分裂祖国的可耻行为;坚决维护祖国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说:“美国把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它侵略朝鲜,我们出兵去管……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
材料二 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三 我国军队一位领导人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
返了。”
(1)材料一中周恩来说“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的证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3)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和认识。
(4)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数字应引起美国人怎样的反思呢?
【答案】(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美国侵略朝鲜,进而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彭德怀;1950年。
(3)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腐败落后,在多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丧权辱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西方国家不能为所欲为了。
(4)侵略战争不但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同样也伤害到自己。在纪念历史的同时,更多地应去感受历史,昭示后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3、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实篇——贫富不均阻碍发展】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经济制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政策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
展农业生产……
(2)材料二的内容所反映的文件颁布于哪一年?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改革篇——土地改革欢欣鼓舞】
材料三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分析,材料二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了?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
更加巩固。请再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答案】(1)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旧时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措施:实行土地改革。
(2)时间:1950年。直接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根本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人民政权。
(3)变化: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免去每年向地主缴纳地租;等等。
(4)实现了。举例: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