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练习题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1 22: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施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 )
A.对外开放开始启航
B.对内改革初见成效
C.对外交往取得突破
D.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2. 20世纪90年代初,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确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提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下列关于沿海经济特区深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C.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D.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地方
4.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开始于(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B.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D.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 1981年,著名词作家陈晓光来到某省农村,深切感受到农村改革给中国大地带来的新活力,创作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经施南谱曲,后来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典歌曲。这个省是( )
A.湖南
B.广东
C.福建
D.安徽
6.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更加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 )
A.厦门
B.汕头
C.珠海
D.深圳
7.《中国的新面貌》: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美国总统)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假冒伪劣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1980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 灵活措施” ,以便发挥它们邻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区位优势,发展经济。由此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4个经济特区
B.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9.据报道,1984年,青岛、烟台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 1988年,山东半岛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3年,济南、淄博和潍坊被划为沿海开放区; 2019年,济南、青乌和烟台部分地区被划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说明山东省的对外开放( )
A.由沿海向内地,程度加深
B.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C.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D.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0.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经济特区建立
C.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1.浦东,原本非常落后,但是自1990年以来却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 逐渐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主要得益于( )
A.被设立为经济特区
B.被设立为开发区
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便利的地理位置
12.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从1962年开始,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通“三趟快车”, 把货物从内地不同省市经深圳运抵香港和澳门,保证港澳市场蔬菜、鱼、肉等农副产品供应稳定,这一政期策长期实行,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说明( )
A.香港和澳门得到祖国强有力地支持
B.港澳地区与内地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C.港澳地区成为对内地外贸易的窗口
D.“一国两制”具有可比拟的优越性
13. 20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二周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4.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回顾历史,海南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向内地的纵深推进
15. 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 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 )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带动内地同步发展
C.开创引进外资先河
D.探索引入市场机制
二、材料题
16. 新时期,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一一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BAD 5-10 DCADB 11-15 BDACD
二、材料题
(1)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
(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