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第二学期开学考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一、单选题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类历史上,重金属的发现和应用较早,而轻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则较晚B.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
C.现已发现的金属元素的种类多于非金属元素的种类D.司母戊方鼎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铁制品之一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u0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⑨
C.①④⑥⑦⑧
D.①④⑤⑥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a2O
和
Na2O2
混合物含有离子总数一定为
3NA
B.0.1molFeCl3
完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
0.1NA
个
Fe(OH)3
胶粒C.电解
13.35
g
熔融态
AlCl3,所得
Cl2
的分子数目为
0.15NA
D.标准状况下
22.4
L
CS2
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4NA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错误的是(
)
A.用图
1
可鉴别
ua2C03和
uaHC03固体
B.用图
2
可分离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C.用图
3
可蒸发
uaC?溶液得到
uaC?晶体
D.用图
4
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5.煤矿瓦斯(含甲烷和氧气)爆炸是指,甲烷与氧气的比例在一定的范围内点火即爆炸。当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1:2
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1
B.1:2
C.1:4
D.2:1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3+、Fe2+、I—、HC0—、C?—、u0—六种离子中的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3
3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
KSCu
溶液,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盐酸,溶液的棕黄色加深。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I—、HC0—
B.Fe2+、HC0—、u0—
3
3
3
C.I—、HC0—、C?—
D.Fe3+、I—、HC0—
3
3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2S04和
ua0H
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4
B.2:3
C.3:2
D.4:1
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单质沸点的高低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溶质
酸
盐
碱
HCl
H2SO4
NaCl
NaHSO4
NH4Cl
NaOH
NH3
?
H2O
电离出的离子
H+
、Cl-
H+
、SO2-4
Na+
、Cl-
Na+
、H+
、SO2-4
NH+
、4Cl-
Na+
、OH-
NH+
、OH-4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
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D.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
Cu2+、K+、H+、Cl-、CO32-、OH-6
种离子中的
3
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碱性,则乙烧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K+、H+、CO32-
B.CO32-、OH-、Cl-
C.K+、CO32-、Cl-
D.Cu2+、H+、Cl-
分别将
23
g
金属钠放入足量的
m
g
水中和
24
g
金属镁放入足量的
m
g
稀盐酸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别为
a
g
和
b
g。那么
a
和
b
的关系应是(
)
A.a>b
B.aC.a=b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
,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e→i→h→f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的NaOH
溶液蒸发掉
mg
水后,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2a%的
NaOH
不饱和溶液
VmL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
—定条件下,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
A.1:1
B.3:4
C.2:3
D.4: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P、S、Cl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HF、HCl、HBr、HI
稳定性依次减弱
C.C、N、O、F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NaOH、Mg(OH)2、Al(OH)3
碱性依次增强
在元素周期表这哪个区域寻找新的催化剂和制造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A.碱金属
B.周期表右上角非金属元素
C.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过渡元素17.某课外活动小组收集了一种合金进行研究。
外观暗灰色,表皮光滑。
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绿色;合金片熔化,但不滴落。
取刮去表皮的金属
10.0
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
H
2
9.96
L。
另取刮去表皮的金属
10.0
g,放入足量
NaOH(aq)中,也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
H
2
9.96
L。试据此判断,合金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Zn
Mg
B.Al
Cu
C.Al
K
D.Fe
Cu
短周期元素
X、Y
的单质分别为
M、N,在水溶液中可发生置换反应:M+化合物(Ⅰ)=N+化合物(Ⅱ)(反应条件及物质状态省略)。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若
X
为金属元素、Y
为非金属元素,则
X
和
Y
可能位于不同主族
若
X、Y
均为非金属元素,则
X
和
Y—定位于同一主族
若
M、N
在常温下呈气态,则
X、Y
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若在常温下
M
为气态、N
为固态,则
X、Y
位于同一周期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9.(14
分)Ⅰ.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
②Cu
③BaCO3
④Fe(OH)3
胶体
⑤酒精
⑥CO2
⑦稀硫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空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Ⅱ.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3)如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
(填字母)。
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
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宋代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为
4Ag+2H2S+O2=2X+2H2O,
则
X
的化学式是
,其中
H2S
在该反应中
(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0.(14
分)A、B、C、D、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
同周期,E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D
的氢化物及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
B、C、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混
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D
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A
和
D
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填化学式)。
元素
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D、E
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
A、D、E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2:1,该盐的名称为
。它的水溶液与
D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
D
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反应生成
1molD
的单质时,
转移电子
mol。
21.(12
分)某中学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烟气脱硫(SO2)。
甲组采用如下装置脱硫(部分装置略)。
①
CaO
脱硫后的产物是
。
②
b
中品红很快褪色,说明脱硫效果不好。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果的是
。
加快
SO2
气体流速
将堆集在一起的
CaO
平铺在整个玻璃管
加热
a,脱硫效果可能会更好
③
小组拟通过
CaO
的增重评价其脱硫能力。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乙组选用
AgNO3
溶液脱除
SO2
。
现象:通入
SO2,立即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A。对白色沉淀
A
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假设:
假设
1: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依据是
AgNO3
溶液中含有
O2、NO3-等具有氧化性的粒子,沉淀
A
主要是
Ag2SO4(微溶)。
假设
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依据是
SO2
与水生成酸,能与
AgNO3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
①
取沉淀
A,加入蒸馏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NO3)2
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
取
,加入蒸馏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NO3)2
溶液,产生沉淀。实验证明“假设
1”不成立。
③
为进一步确认“假设
2”,向
A
中加入浓
HNO3,立即产生红棕色气体。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
;经确认,反应后混合液存在
SO
。
实验证明“假设
2”成立。
④
产生沉淀
A
的化学方程式是
。AgNO3
溶液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但因其价格高,
未能大规模使用。
22.(15
分)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同浓度的盐酸
30mL,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得):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质量/g
0.255
0.385
0.459
生成气体/ml
280
336
336
甲组实验中,盐酸
;乙组实验中,盐酸
(填“过量“、“适量“或“不足“)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合金中
Mg、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在丙组实验后,向容器中加入
1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使合金中的铝元素全部转化为
Al(OH)
-,并使
Mg2+刚好沉淀完全,则溶液中
Al(OH)4-的物质的量为
mol;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为
mol。
42020-2021第二学期高一开学考试化学答案
1-5:DCADC
6-10:ACBAD
11-15:CBBBB
16-18:DBB
19题
20题
(1)Na;HCl;
(2)第3周期ⅢA族;
NaOH+Al(OH)3=Na[Al(OH)4]
(3)次氯酸钙;ClO-+2H++Cl-=Cl2↑+H2O;
1
21题
CaSO3
ⅱ、ⅲ
装置a的质量;盛放CaO后装置a的质量;吸收SO2后装置a的质量
Ag2SO4固体
检验白色沉淀是否具有还原性
H2O
+
SO2
=
H2SO3
,
H2SO3
+
2AgNO3
=
Ag2SO3↓+
2HNO3
22题
(1)过量
不足(2)1mol/l(3)1:1(4)0.009
0.039
1)④⑦①③(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C(4)Ba2++20H+2H+
+SOX-BaSO4\+
H2O(或其他合理答案)(5)Ag2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