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的感知
(课时1 眼和视觉)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活体验想一想:
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候,你会怎样做呢?
——找地方避雨
2、你对天气骤变的一系列反应,是通过身体的眼、耳、皮肤等器官和________系统作出判断的。
1、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
乌云闪电:
看 ——视觉( )
感 ——触觉(皮肤)
听 ——听觉( )
狂风:
雷鸣:
眼
耳
神经
观察
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听觉
人体的感觉的类型
视觉(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
听觉(耳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居第二位)
触觉(皮肤感受冷、热、痛、压等刺激)
味觉(舌辨别酸、甜、苦、咸)
嗅觉(鼻对气味敏感)
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维持自身的生存。
1、人的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2、人的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3、形成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预防近视?
*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眼和视觉
阅读教材P78---P82,时间为3分钟,完成:
1、观察79页的眼球图,说出眼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描述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
3、什么是近视?如何矫正?预防近视要做到哪“三要”和“四不看”?
学会区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比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器官: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
玻璃体
虹膜
瞳孔
角膜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睫状体
②
①
③
④
⑥
⑤
⑦
⑧
⑨
⑩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孔 三体 五膜”
黑眼球
白眼球
虹膜(褐色或蓝色)
巩膜(白色)
瞳孔
①
②
③
考考你
眼球
内容物
中膜
外膜
眼球壁
内膜
外膜
角膜(通光)
巩膜(保护)
中膜
虹膜(调节瞳孔大小)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营养,暗室)
内容物
视网膜(感受光刺激并成像)
晶状体(折光)
玻璃体(支撑眼球壁,折光)
内膜:
光线
1、请详细描述视觉形成的路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2、成像的部位是_______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视觉的形成
1
2
3
4
视网膜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哪部分结构发生了病变?
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1.眼球的结构完好;
2.视神经无损伤;
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
动动脑
大脑
(视觉)
光线
角膜、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有感光细胞
视觉神经
(折射)
【小结】视觉的形成过程
(成像)
3、视觉的调节
思考:为什么我们看电影迟到时,刚进电影院伸手不见五指,过一会儿,才能看清周围 的座位。当我们刚走出电影院时,会觉得外面太亮,不由地眯起双眼?
观察比较猫的眼睛在亮处和暗处的不同,说说这是为什么?
在亮处
在暗处
环境中光线较强
瞳孔变( )
环境中光线较弱
瞳孔变( )
小
大
人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光线,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4、近视及其预防
为什么近视的同学看到的东西总是模糊的?
近视眼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矫正?
远视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可以怎样矫正?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
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
矫正
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眼配戴凸透镜矫正
矫正
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
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眼的结构:
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近视及其预防
视觉感知
【课堂小结】
1、人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2、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C
D
达标与提高
D
5、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
A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C
4、亚洲人与欧洲人的眼睛颜色不同,实际上是______颜色不同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虹膜
D
6、盲人“阅读”盲文时,首先通过下列哪种感受器接受文字信号( )
A、痛觉 B、触觉 C、嗅觉 D、味觉
B
7、正常人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看清楚,这是因为( )
A. 视网膜可以调节前后移动;
B.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 瞳孔可以扩大和缩小;
D. 视神经可以传导图像信息。
8、人们把眼睛比喻为自动相机。下列具有胶卷功能的结构是( )。
A. 脉络膜 ; B. 视网膜; C. 虹膜; D. 角膜。
9、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 )
A. 由大到小; B. 由小到大;
C. 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D. 无法确定。
B
B
A
(3)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____上,这个信息通过[]_____,传到____,而形成视觉。
(1)对光线的折射起决定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
(2)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会变______。
(3)如果眼球的前后径______或者晶状体______,远处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落在视网膜的 ,看不清物体,称为 眼,可以用配戴________的方法来纠正。
1
晶状体
小
9
视网膜
11
视神经
大脑
达标与提高
过长
变凸
前方
近视
凹透镜
视觉诊断:
红色的星星
黄色的蝴蝶
数字6
视觉诊断:
红色的麋鹿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的感知
(课时2 耳和听觉)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自主学习:耳和听觉
阅读教材P83---P85,时间为3分钟,完成:
1.观察84页的耳的基本结构图,说出耳的结构。
2.描述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
3.如何保护耳和听觉?
4.除了眼和耳之外,还有那些感觉器官?它们的作用有哪些?
请观察书本P83的图片,讨论以下问题:
1、假如人失去听觉,图中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2、请列举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其他实例。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廓:
外耳道:
收集声波
传声波至鼓膜
1、外耳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将振动传至内耳
2、中耳
随声波振动并带动听小骨振动
内悬听小骨,并有咽鼓管通于咽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3、内耳
内有位置感受器
内有听觉感受器
二、听觉的形成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大脑(产生听觉)
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导
产生振动
想一想: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1)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
(2)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 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
即传导性耳聋
即神经性耳聋
1.耳朵结构的完好
2.听觉神经正常
3.大脑的听觉中枢正常
听觉形成的三个条件是?
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请你当医生:
有一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说一说:遇到下列情况,会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
*遇到巨大声响时……
*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鼻咽部有炎症时……
三、用耳卫生
*遇到巨大声响时——
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
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不要使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耳屎”是什么东西?
它产生于耳的什么结构中?
外耳道皮肤的 耵聍腺 所分泌的一种蜡状物,叫做耵聍 ,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耵聍干燥后成为固体,就是常说的“耳屎”。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保护耳和听力
1、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2、减少和消除噪声
3、鼻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其感染。
5、遇到巨大的声音,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 闭嘴。保持鼓膜大气压力平衡。
鼻——嗅觉
鼻、舌和皮肤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知识延伸:
1、组成中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组成内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膜的作用是 (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导
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向内传导
D、接受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3、听觉的形成是在 ( )
A、中耳 B、耳蜗内
C、内耳 D、听觉中枢
4、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微微张开口,其目的是 ( )
A、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B、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以防鼓膜受损
C、减缓紧张的情绪
D、避免出现呕吐
D
B
5、下列各组中,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 )
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