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 第六课 美术中的比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 第六课 美术中的比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02 21:5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术中的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并运用比例的形式美法则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比例的美感。???
2、以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学“黄金分割比”的知识,设计一个比例关系适宜且装饰美观的花瓶。???
3、培养学生对比例这一形式法则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识,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感受“黄金分割比”的美,并能够找到生活和艺术作品的“黄金分割比”。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进行艺术实践。
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师:教具、ppt课件
生:彩色卡纸A4一张,白色卡纸A4一张,彩色手工纸一袋,剪刀、固体胶、彩色笔。
(二)组织教学
课前与学生互动,简洁告知课堂要求,分组、分发学习材料。
(三)活动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比例
活动一:哪件衣服最合适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衣服,让学生挑选,引导生体会衣服与身材大小比例的关系。
师:孩子们,老师带来了几件衣服,如果让你来当模特,你会选哪一件?
学生上台挑选。
师:你为什么会挑这一件呢?
学生互动
小结:看来,不管款式如何,我们在选衣服时首先考虑到身高、胖瘦与衣服的大小关系。?
活动二:巧选礼物盒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和物品,让学生进行分装。
师:我这有这样一些礼物,我要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我想把它包装起来,我这有几个礼物盒,看看怎么摆放是最合适的?
师:你们觉得他们的选择合适吗?这个小的为什么不装进这个大的里面呢?
小结:看来,我们摆放物件会考虑到物件与盒子的大小的关系,要适合。
活动三:美化上墙
师:你们真会选择,看来我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们了,来再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把,我的家想要挂一幅画,能从下面的画帮我选一选吗,哪一幅挂在墙上更合适?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孩子们真棒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面临这样大小、长短的选择,而生活中这些大小、长短关系,我们就称为比例。(板书——大小、长短、比例)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大小、长短等视觉关系,从而体会和认识生活中的比例。
(四)作品赏析,认识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1、欣赏《溪山行旅图》,了解中国画中的比例法则和美感。? ? ? ? ? ? ? ? ? ? ? ? ? ? ? ? ? ? ??师:哎呀,说到挂画,其实我特别喜欢一幅画,看,它叫《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代表作,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师:山峰的高大画家是怎样给我们传达这种感受的呢?
师:除了山还有什么?书翻开13页仔细找找,画里还有人和马,在哪,对比这些内容(山、树、马、人),你发现了吗?山的高大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
课件出示空白线条比例比
师:看,山画得非常高,而正人、马都相对画的很小,高度、大小在比例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使这座山显得山高大、雄伟。
课件回到画面
?小结:之所以范宽这幅画是他非常著名的作品,其原因是他非常巧妙的运用了中国绘画的审美法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法则“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了解中国画的比例运用,及中国画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素材:
《溪山行旅图》范宽
2、欣赏尼德兰勃鲁盖尔的油画《冬猎》,感受西方绘画中的比例视觉美感。
师:中国画在比例上有他的审美法则,有巧妙的运用,那西方的油画有没有呢?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二幅画,尼德兰著名画家勃鲁盖尔的名作《冬猎》,孩子们,在这幅画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在画面的哪些位置看到了人?们的大小一样吗?一大一小,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师:一个非常大一个非常小,让画面有了近和远的空间感,这就是对比例的一种巧妙运用。
小结:可见虽然中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画家都有意识的在画面中运用比例的变化,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了解国外油画的比例运用,及带给我们视觉感受。
?
教学素材:
?
《冬猎》勃鲁盖尔?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外绘画作品赏析中,感知美术中有目的的运用不同的比例关系,为了给人们带来不同视觉效果。?
(五)黄金比例
过渡:然而在我们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形状,因为不同的比例也能带给我们不同视觉感受。
课件出示几个比例不同的矩形,选一选、量一量。
1、选一选
师:你看这有个形状,我来试着改变他的比例,变长变瘦,像竹竿不好看,再变矮变宽,太胖了不好看,再来变瘦变高,现在呢,是不是觉得这个形状的身材很合适了?太高太胖我们都觉得不太好,还是这个标准身材我们最满意,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那他形成的这种比例关系,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最适合的,像这样的比例我们把他称为黄金比例。(板书——黄金比例)
2、介绍黄金比例
师:有没有同学听说过,有的同学可能比较陌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因为这个矩形的宽除以长其比值约等于0.618,人们在多次探索中发现,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是公认最和谐的比例,而被称为黄金比例,黄金比在运用中没有那么精确去计算比值非要为0.618,人们常将在0.618范围内的2:3,3:5,5:8等这样的比例进行代替应用。
设计意图:感受黄金比例的美感,学习黄金分割比的知识定义。
3、找一找画一画,小组探究,分发建筑、工艺作品,画出黄金分割比。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了黄金比例了,我想考考你们,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些图片,想让你们在这些建筑和工艺品中找出运用了黄金比例的结构?你们能不能办到?刚才你们也看了这些图片,根据你们肉眼的感觉和比例,来试着找一找。
课件出示帕特农神庙图片,引导学生找黄金比例
师:看看哪些部分形成黄金分割比?
师:帕特农神庙全部用洁白大理石砌成,给人雄伟、庄严、优美的形象美感,其源于神庙的长宽严格的按照黄金比例设计。
分小组活动:请各小组分别找出泰姬陵、巴黎圣母院、双耳四系瓶、贯耳瓶图片上黄金分割比,用线勾画出来。
每组派代表上台检验是否找出。
师:根据资料记载泰姬陵的这些常和宽形成黄金比例,而形成泰姬陵巨大的陵墓清真寺的庄严和谐之美。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是法国天主教的宗教性建筑,他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座建筑以及每一层的高和宽的比例,全都运用了黄金分割比,同样给人庄严、雄伟的美感,所以说巴黎圣母院是集审美与智慧一体的艺术作品,花瓶运用了黄金分割比,更能带给人们平稳的视觉美感。
设计意图:在建筑和工艺品中找黄金分割比中,了解美术中的黄金分割比的运用,及感受黄金分割比运用下产生的视觉美感。
教学素材: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了解美术比例中“黄金分割”的知识,及在美术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并感受其特有的视觉美感。
?(六)讲解实践
1、欣赏花瓶,感受花瓶造型、花纹、比例的美感。
师:这些建筑如泰姬陵这些,因为我们在教室无法实地去测量,在图片上我们是通过肉眼观察和基本的比较,老师给大家回馈的信息也是我在网上查的资料。但是接下来我们的一个设计作业就需要大家精准计算了,运用到黄金比例,就要经过自己的测量比较了。
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的花瓶图片。
师:请看这些花瓶美不美,他们的设计都用到了黄金比例。看他们宽和高形成了黄金比例,形成了端庄典雅的美。
?
2、教师示范,如何将黄金分割运用在花瓶的设计及制作方法。
出示课件讲解如何运用黄金比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瓶子,让他具有黄金比例,让他的外形约等于0.618,你们觉得我们该怎么做呢?
师:老师找到一个简洁的方法,你们知道A4纸的长宽是多少?其比例是黄金比,如果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能让瓶子的高度和宽度达到两端,这样的一个瓶子至少在外形上是不是就能能达到黄金比例?
教师示范花瓶的设计及制作方法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利用花瓶的对称性,将纸竖着对折,接下来从平底剪出,不管你设计什么样的造型,都必须将花瓶高度和宽度达到这张纸的边缘进行剪,最后形成花瓶的造型。
3、学生作品欣赏,拓展思维
师:剪出造型后怎么设计才美观呢?
师:花纹我们怎样加上去呢,可以运用哪些表现方法?
自由发言
师:看花纹的设计,可以是植物动物人物等等,以及表现方式上,不仅可以选择剪纸,还以选择绘画和剪贴的方式。
设计意图:感受花瓶的美感,拓展学生思维,学会“黄金分割比”在花瓶的设计中进行运用。
(七)学生实践
请你根据所学的“黄金分割比”知识,设计一个比例关系适宜且装饰美观的花瓶。
提示:
1、花瓶比例要符合黄金分割比
2、花瓶造型设计独特
3、设计美观
(八)展示评价
1、花瓶设计是否运用黄金分割比?
2、花瓶造型设计比较独特?
3、得哪个花瓶的花纹设计比较美观??
(九)拓展延伸
黄金分割比带给我们视觉的美感,比如商标设计、影视作品的设计等等,通过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大家学会了设计花瓶,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运用“黄金分割比”让生活变得更具美感。?
板书:??????????
美术中的比例
大小长短
黄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