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1
2
3
4
A
D
D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5
6
B
D
8
10
语言建构·能力练
9
7
1.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薪金 校对
B.油腻(nì) 绞肉(jiǎo) 楷油 吩咐
C.竭力(jié) 弄堂(nòng) 阖家 深恶痛绝
D.草率(shuài) 咳嗽(sou) 抹杀 叮瞩
A
【点拨】B项“楷”应为“揩”;C项“弄”应读lòng;D项“瞩”应为“嘱”。
?
?
?
?
?
?
?
?
2. 【2020·荆门改编】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D
【点拨】“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用在这里不恰当,此处应用“不以为意”。
?
?
?
?
?
?
?
?
?
?
?
?
?
?
?
?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D
【点拨】D项括号及括号中的内容应紧跟在“三十年集”后。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备受欢迎的。
B.我原来打算让王宾向张凯借阅《鲁迅小说集》,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回老家去了。
C.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 “藏书” “祭祀”的功能。
C
【点拨】A项语序不当,可将“备受”调至“广大文学爱好者”之前;B项有歧义,“他”指代不明;D项成分残缺,应在“‘修旧如旧’”后添加“的原则”。
5. 下列对语法知识判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中的“快乐”“苦痛”都是形容词。
B.“这是很清楚的”“她英语讲得相当好”中的“很”“相当”是副词。
C.“他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干部”与“我们应该为了我们的理想不懈地奋斗”两句中的“理想”都是名词。
D.“他每天早晨都沿河边跑步”与“这个学生很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都向老师问好”两句中的“沿”“向”分别是动词和介词。
B
【点拨】A项“快乐”“苦痛”在句中都是名词。C项前一个“理想”是形容词。D项“沿”在句中也是介词。
6.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这句话中的“从”是介词,强调鲁迅陪客人的时间之长。
C.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本文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鲁迅斗士的形象。
D
【点拨】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展现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人格魅力,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D项“展现了鲁迅斗士的形象”错误。
内容概括
初见梅先生,描写其外貌。
耳闻目睹梅先生为人处世的一些事情。
听梅先生英语课的经历。
在张维教授家巧遇梅先生。
人物品性
①
②
学识渊博、诲人不倦
③?
7. 简要概括梅先生的人物品性,在下面表格中填写完整。
举止优雅、气质高贵
言传身教、一丝不苟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8.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1)梅先生很认真地看了同学们写的英文论文,我的论文得到了梅先生的好评,这着实让我得意了一番。
(2)不想那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梅先生。
表达出“我”得到赏识时的自豪之情,也看出“我”对先生的崇拜。
?
?
表达出“我”对先生的哀思与不能再见的遗憾。
?
9. 文章记述的是梅祖彦先生,开头却从他的父亲梅贻琦校长写起,有何作用?
引出对梅祖彦先生的回忆;表达对校长、先生的敬仰之意和有幸得到先生指导的感激之情;写出梅先生的优雅高贵是有其家族渊源的。
10. 作为回忆性散文,本文结尾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见下图)有何不同?请从内容与情感表达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结尾概述梅先生崇高的声誉与高贵的人格,以及对后辈的影响,表达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与追思;《回忆鲁迅先生》的结尾以时间的推移描述鲁迅先生过世前的情景,表达作者对先生过世的哀痛以及对先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