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导入新课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导入新课
北京奥运会视频片段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5000米预赛发生最感人一幕,美国选手达戈斯蒂诺被新西兰选手汉布林绊倒受伤,却仍先将她扶起,并互相鼓励跑到终点,坚持到底的运动精神感动全场。
导入新课
庆祝奥林匹克
运动复兴25
周年
1.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
2.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体会本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学习目标
顾拜旦(1863-1938)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他担任了近20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由于他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卓越贡献,被国际奥委会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他光辉的一生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雷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汉全、邹丽等译。有改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古奥运会停办一千多年后复兴起来的。19世纪末,顾拜旦积极推动奥运会的复兴。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1896年,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召开。现代奥运会计划每4年举办一次,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发表了《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资料链接
经典战争电影片段—《拯救大兵瑞恩》
资料链接
骤雨(
)
挚爱(
)
襁褓(
)
崩溃(
)
枷锁(
)
拙劣(
)
阐述(
)
诞生(
)
祈祷(
)
湛蓝(
)
萦绕(
)
声誉(
)
浩劫(
)
凋零(
)
沉甸甸(
)
携手(
)
相辅相成(
)
zhòu
zhì
qiǎnɡ
bǎo
kuì
jiā
zhuō
chǎn
dàn
qí
dǎo
zhàn
yínɡ
yù
jié
diāo
diàn
xié
fǔ
自主学习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了。木,棺材。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自主学习
1.五年前具体是指导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
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2.顾拜旦阐述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3.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
4.“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指出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精神是什么?
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整体感知
1.五年前具体是指导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
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2.顾拜旦阐述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五年前是指1914年,这一年在巴黎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
奥林匹克的精神两个重要内涵是平和与自信。
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整体感知
3.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
4.“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体育运动是勇气,带给运动员是拼搏的乐趣,
“只涉及自身”;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的是自信、平和,
“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作者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少年。
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整体感知
5.作者指出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精神是什么?
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大众参与,促进和平、公平、公正,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受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强身健体的乐趣”。
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整体感知
顾拜旦的演讲主要是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展开的,自己阅读演讲词,想想顾拜旦所讲的奥林匹克精神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平和与自信;奥林匹克运动不同于一般体育运动,它不仅给人带来拼搏的乐趣,更带来愉悦感、美感和荣誉感;它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教育意义,可以让青少年在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中挣脱出来。
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公正,推动社会进步。
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整体感知
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心,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梳理文章,给演讲词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回顾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引出奥林匹克主义。
第二部分
(2—7):分析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第三部分(8—10):总结,表示对纪念活动主办方的感谢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整体感知
顾拜旦的这次演讲是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展开论述的。首先在世界政治格局动荡的大背景下引出奥林匹克的独特意义;再从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运动的区别、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意义、近代奥林匹克运动面向大众的三个方面特点进行阐述,深刻的揭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最后进行总结,表达谢意和美好祝愿。
整体感知
在世界动荡不安爆发战争的时候,奥林匹克运动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感受奥林匹克风采—析内涵
现代奥运会计划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细读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形势严峻。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世界应该重新找到和平,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奥林匹克精神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可以肩负起倡导世界和平这一神圣使命。
感受奥林匹克风采—析内涵
细读探究
站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顾拜旦竭力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在洛桑国际奥委会这样庄重的场合下进行了这样一番站位高、格局广的演讲。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谈谈你对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广的理解。
感受奥林匹克风采—析内涵
细读探究
(1)在演讲开头,演讲者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以战略家的视野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立足于世界格局、时代的背景,站位高、格局广。
(2)第二段的“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演讲者从人类文明的立场出发,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涵;
(3)第五段“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将奥林匹克运动和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奥林匹克崇高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
以上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演讲者宏大的视野,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刻的认知。
感受奥林匹克风采—析内涵
细读探究
顾拜旦的演讲对奥林匹克精神给予高度的赞美,这种赞美之情还体现在他庄重而典雅的语言之中。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占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庄重而典雅的语句,体会顾拜旦语言的魅力。
感受奥林匹克风采—析内涵
细读探究
模拟演讲——演讲技巧
“讲”的技巧包括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
语调:降低调、高升调、平直调……
语气:平和、激昂、严肃、庄重、愤怒……
语速:快速、中速、缓慢
“演”的技巧包括手势、表情、视线、身姿等。
手势:手掌向上、向前或手向下、向后,空中劈掌,手握拳头,手指微摇。
表情:自信,沉着等。
视线:聚焦于听众,眼神交流。
姿势:身体放松,站立姿势。
活动展示
演讲技巧运用示例
“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
神情庄严、肃穆,体态稳重,语气坚定,语调低沉,重读“并没有、而是、而今”,运用手势,简短有力,手掌向前、向外展开,表达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自信与赞美,强调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
模拟演讲——演讲技巧
活动展示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尚”,应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神态。(即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语。
“包括但又超越了”
这几个关键词语需要重读。
模拟演讲——演讲技巧
活动展示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呢?
运用平和的语调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应用怎样的语调语气朗读呢?
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模拟演讲——演讲技巧
活动展示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已的话。
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课堂小结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剧变的局面,以战略家的视野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平和自信的内涵,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教育,是面向大众,是促进和平、公平、公正,他激情澎湃的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般普照大地。整篇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大,语言庄重、典雅,值得我们用心体会。
课堂小结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赞颂奥运精神
畅想美好前景
回顾5年历史
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
奥林匹克运动的另一个特点——大众参与
平和
自信
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
盛赞盛会,表达祝愿
课堂小结
奥林匹克标志
拓展延伸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
最动容瞬间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
周年
教学目标:
1.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
2.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体会本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北京欢迎你……”同学们,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画面宛在眼前,从这首歌中,我们似乎能听出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在召唤。这种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它是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到那令人激昂澎湃的会场,听听顾拜旦为奥运会这项体育盛事在全世界推广所发出的声音吧!
二、自主学习展示
1.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8)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他担任了近20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由于他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卓越贡献,被国际奥委会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他光辉的一生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雷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汉全、邹丽等译。有改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古奥运会停办一千多年后复兴起来的。19世纪末,顾拜旦积极推动奥运会的复兴。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1896年,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召开。现代奥运会计划每4年举办一次,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发表了《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3.资料链接
经典战争电影片段—《拯救大兵瑞恩》
4.字词学习
(1)读准字音PPT
(2)解释词语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了。木,棺材。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三、整体感知——听顾拜旦讲奥林匹克
1.五年前具体是指导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2.顾拜旦阐述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3.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
4.“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指出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精神是什么?
预设
(1)“5年前”是指1914年,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而停办。
(2)平和与自信。
(3)一般体育运动带给运动员的是拼搏的乐趣,“只涉及自身”;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的是自信、平和,“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4)重启奥林匹克运动是因为“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希望能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少年。
(5)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大众参与,促进和平、公平、公正,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6.顾拜旦的演讲主要是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展开的,自己阅读演讲词,想想顾拜旦所讲的奥林匹克精神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平和与自信;奥林匹克运动不同于一般体育运动,它不仅给人带来拼搏的乐趣,更带来愉悦感、美感和荣誉感;它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教育意义,可以让青少年在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中挣脱出来。
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公正,推动社会进步。
7.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心,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梳理文章,给演讲词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回顾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引出奥林匹克主义。
第二部分
(2—7):分析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第三部分(8—10):总结,表示对纪念活动主办方的感谢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四、细读探究——感受奥林匹克风采—析内涵
1.在世界动荡不安爆发战争的时候,奥林匹克运动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现代奥运会计划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形势严峻。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世界应该重新找到和平,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奥林匹克精神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可以肩负起倡导世界和平这一神圣使命。
2.站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顾拜旦竭力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在洛桑国际奥委会这样庄重的场合下进行了这样一番站位高、格局广的演讲。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谈谈你对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广的理解。
(1)在演讲开头,演讲者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以战略家的视野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立足于世界格局、时代的背景,站位高、格局广。
(2)第二段的“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演讲者从人类文明的立场出发,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涵;
(3)第五段“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将奥林匹克运动和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奥林匹克崇高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
以上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演讲者宏大的视野,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刻的认知。
3.顾拜旦的演讲对奥林匹克精神给予高度的赞美,这种赞美之情还体现在他庄重而典雅的语言之中。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占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庄重而典雅的语句,体会顾拜旦语言的魅力。
五、活动展示——模拟演讲
1.演讲技巧
“讲”的技巧包括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
语调:降低调、高升调、平直调……
语气:平和、激昂、严肃、庄重、愤怒……
语速:快速、中速、缓慢
“演”的技巧包括手势、表情、视线、身姿等。
手势:手掌向上、向前或手向下、向后,空中劈掌,手握拳头,手指微摇。
表情:自信,沉着等。
视线:聚焦于听众,眼神交流。
姿势:身体放松,站立姿势。
2.演讲技巧运用示例
“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
神情庄严、肃穆,体态稳重,语气坚定,语调低沉,重读“并没有、而是、而今”,运用手势,简短有力,手掌向前、向外展开,表达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自信与赞美,强调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尚”,应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神态。(即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语。
“包括但又超越了”
这几个关键词语需要重读。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呢?
运用平和的语调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应用怎样的语调语气朗读呢?
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六、课堂小结
1.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已的话。
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2.文章主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剧变的局面,以战略家的视野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平和自信的内涵,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教育,是面向大众,是促进和平、公平、公正,他激情澎湃的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般普照大地。整篇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大,语言庄重、典雅,值得我们用心体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