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二下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P71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
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李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来。请看大屏幕,这些笑脸娃都是按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重复摆放的,如果照这样继续摆下去,你知道10号笑脸娃是什么颜色吗?17号呢?我知道,10号笑脸娃是红色,17号笑脸娃是黄色。检验一下,老师猜对没有?(出示剩余的笑脸娃)没有掌声吗?谢谢孩子们的鼓励!那你们是不是觉得老师特厉害啊?想不想学一学这个大本领,探究其中的奥秘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之旅吧。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认真学习,你一定能破解其中的奥秘。孩子们有信心吗?用坐姿告诉我。真是有信心的好孩子!
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师:拿出准备好的圆片,按要求分一分。生:看课件,读要求。
(一)、课件出示:分圆片的要求。
开始:
学生动手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课件出示:有6个圆片,每3个分一堆,可以分成( )堆。)
3、列出算式。(你能根据刚才分的过程写出算式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板书:除法;6÷3=2(堆)
3、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4、再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有7个圆片,每3个分一堆,可以分成( )堆。
师:与这种分法不同的还有?
2、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课件出示:有7个圆片,每3个分一堆,可以分成( )堆,还剩( )个)。
3、 比较,这次的分法与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前一次刚好分完,没有剩余,这次没有分完,还剩下1个)师板书:没有剩余;还剩1个
4、问:这1个还能再继续分吗?(不能)我们把这个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板书:余数 像这种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像这道题就可以写成算式:
5、算式写成,列式:7÷3=2(堆)剩1个。 为了方便书写,这剩下的1个我们用“......”来表示。
6、读算式:7除以3等于2余1。
7、说出7、3、2、1表示的意义。
(三)、议一议: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余数?
刚才,我们认识了余数,知道了平均分之后有剩余的情况就用有余数的的除法来解决,其实呀,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面,还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孩子们想不想再去研究研究呢?请看大屏幕:
(三)、课件出示:
1、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学生摆)列式:8÷4=2(个)
2、依次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来摆出正方形的个数。列出算式。3、仔细观察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除数都是4,余数都是1、2、3)
讨论: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数?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4,或者比4大的数?
结论:余数总是比除数小。除数必须比余数大。余数最小是1,最大比除数小1。
当堂训练。
孩子们,你们都记住了吗?能接受一下挑战吗?这宏亮的声音告诉我,你们都是些自信的孩子,小背直直的,老师特别喜欢!来吧,请看:
挑战一:
厉害,难不到你们!老师竖起大拇指。再来:
挑战二:
哟!真是厉害,再来
挑战三:
读题,按要求完成题单。
师巡视。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你能用今天的知识破解笑脸娃的奥秘了吗?我们来看一下。
六、拓展训练:智力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