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2 13: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下列内容与该会议不相关的是 (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在( )
A.“千年巨变” B“中国新生” C.“伟大转折” D.“世纪跨越”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我国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政府机关 D.学校
4、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5、下列表述与“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寓意相吻合的是(  )
A.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6、“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7、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二大的召开
8、“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 ”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9、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
C.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10、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1、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2年,习近平提出 B.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C.中国梦要弘扬中国精神 D.2010年,习近平提出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13、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人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4、曾经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5、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最早拥有一部印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  )
A.中共十五大后 B.中共十九大后
C.中共十七大后 D.中共十八大后
16、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其最重大的历史作用是( )
A.回答了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B.实现了历史发展的转折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了完善的规划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是什么。它有何历史意义?
【见证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 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的错误方针。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有什么重大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而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二
1980 2005 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 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 9年 7年 5年 3年

(1)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我国哪两个省实行?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首先在这两个省份设立经济特区?
(3)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的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1)习近平讲话中提出的,为实现中国梦指航向的“三个必须”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2020—2021学年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下列内容与该会议不相关的是 (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D
2、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在( )
A.“千年巨变” B“中国新生” C.“伟大转折” D.“世纪跨越”
【答案】C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我国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政府机关 D.学校
【答案】B
4、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答案】C
5、下列表述与“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寓意相吻合的是(  )
A.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答案】B
6、“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答案】C
7、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二大的召开
【答案】C
8、“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 ”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答案】D
9、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
C.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答案】A
10、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答案】B
11、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2年,习近平提出 B.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C.中国梦要弘扬中国精神 D.2010年,习近平提出
【答案】D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答案】B
13、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人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答案】D
14、曾经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答案】B
15、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最早拥有一部印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  )
A.中共十五大后 B.中共十九大后
C.中共十七大后 D.中共十八大后
【答案】D 
16、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其最重大的历史作用是( )
A.回答了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B.实现了历史发展的转折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了完善的规划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是什么。它有何历史意义?
【见证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 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的错误方针。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有什么重大影响。
【答案】(1)方针:“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的继续。
(2)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3)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尊重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4)有利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改革开放环境;有利于进行经济建设;等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而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二
1980 2005 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 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 9年 7年 5年 3年

(1)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我国哪两个省实行?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首先在这两个省份设立经济特区?
(3)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的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1)广东、福建。
(2)这两个省份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引进资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3)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并不断加速。
(4)经济特区对我国进步开放起了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力。
3、(1)习近平讲话中提出的,为实现中国梦指航向的“三个必须”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案】(1)主要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个必须: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 “中国梦”的实质:?
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 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