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压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压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3 07:4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第一节 压 强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学情分析: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意义。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的现象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压力的例子及亲自体验,了解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
2、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
3、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4、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探究与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教学用具:海绵、细沙、小板凳、削尖的铅笔、气球、缝钩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图片展示:
观看雪地、蚊子和骆驼相关的三幅图画: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呈现的情景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展开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展示目标 课件展示:
本节课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本节知识点
通过目标展示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教材P29-32内容
1、了解压力、压力作用效果及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什么是压强,压强公式、单位?
3、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对自己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学习障碍和疑问进行整理
便于在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小组合作 压力的概念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压强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一、压力的概念
课件展示: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压力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压力的概念,并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通过课件展示图画现象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发现“大小相同的压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一现象。并引导学生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2、通过课件展示:(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这一个实验探究过程。
(2)在实验前对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演示。
(3)巡堂指导,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并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压强
1、设疑:怎样方便地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呢?
2、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与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及“比值定义法”等得出压强的概念,并通过课件学习与压强相关的一些重点知识。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通过压强的物理意义,启发学生,使他们明白生活中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的原因。
2、课件展示,让学生认真观察,从图片中获取一些生活中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利用压强的计算公式,通过适当地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相关方法。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积极思考、小组讨论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做出猜想
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体验、积极猜想、主动参与实验、认真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过程,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
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归纳总结得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简单方法——
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来表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压强的相关知识。
观察课件图片,获取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压力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
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达标测评

课件展示1-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达标测评反馈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
小组评价与反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本节有个整体认识
通过对各小组的评价,促进小组间的竞争
布置作业

课本P32:2、3、4.
学生课下完成

板书设计 第九章 第一节 压 强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P=F/S
单位:Pa 1Pa=1N/1m2
4、增大或减小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