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热胀冷缩
第一课时
铁轨的缝隙
(对应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知道铁、铜等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讨论,尝试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特性。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证明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教学准备:
活动名称
教具
学具
活动一
实验:铁片和铜球的热胀冷缩
铁片、木板、铁钉、酒精灯、火柴
固体体胀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
活动二
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p67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实验:铁片和铜球的热胀冷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火车铁轨的连接处为什么要留有缝隙。
观察:铁片热胀冷缩的演示实验。
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解释:火车铁轨的连接处为什么要留有缝隙。
预测:其它金属如铜有没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铜球的热胀冷缩。
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教师实验时可让学生预想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将实验条件与自然界天气条件联系起来。
让学生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二
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教材图片p67。
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讨论:火车车轮的耐磨圈是怎样套上的。
总结: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要求学生讲述图片现象。
提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应先介绍耐磨圈的作用。
教学建议:
铁片热胀冷缩的实验也可由学生操作。
在做铜球热胀冷缩实验时,为安全和便于操作,教材实验图解中特意将铁环拆下。实验前教师应根据烧杯和水的高度调节好铜球的高度,实验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将铜球放入冷水时,脸不要靠近烧杯。
教师也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关于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并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