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世说新语》两则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1 19: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
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南朝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独立翻译;
2、合作学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大声诵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语调、
节奏;
2、整体把握课文,复述课文。
五分钟后看你精彩表现!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准字音
雪骤( ) 差可拟( )
无奕女( ) 谢道韫( )
zhòu


yùn
读顺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质疑问难
1、“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
读一读,并说说它的意思。
你知道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你能说出几句关于写“雪”的古诗词名句吗?
读一读 品一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
你认为哪句对大雪纷飞的景象描述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形似
神似
有韵味
比一比
看谁能够当堂背诵?
拓展阅读: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⒈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A
偷偷地、悄悄地
⒉简答。
⑴“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
⑵“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⑶“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王冕
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⑷“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要求:
1、大声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找出文中所写的主要人物;
3、说说故事梗概。
再读课文,疏通语句
自读《陈太丘与友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
请俩人为一组合作学习,质疑解惑。
理解字词句,翻译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在《陈太丘与友期》中,使用了许多不同的称呼,找出来,说说他们的意思。
“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补充举例: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家 兄、家姊、舍妹(弟)、犬子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
友人
太丘
友人
元方
我父亲
精读课文 质疑探究
要求: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问题探究:
1、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3、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友人
元方
问    怒    引之   
答 曰 不顾
聪明伶俐,懂礼识仪
暴躁易怒,知错就改
对话展示人物性格
课堂作业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约定
过去的
离开
回头看

放开
放弃
牺牲
诚实,守信
随意、随便
回头看
约定
⒈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 去日苦多
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下车引之 引吭高歌
太丘舍去 舍己为人
则是无信 信口开河
⒉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⒊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 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令尊 令郎 陛下 足下 麾下
谦词有:敝人 卑职 寡人 老朽
⒋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例句中“不”通“否”
“女”通“汝”
“见”通“现”
“说”通“悦”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拓展阅读
自由背诵
积累文句
课后作业:
1.假如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你再写出一两个比喻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2.课外阅读《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