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首都(dōu dū)
异(yì
ye)乡
一乘(shènɡ?
chénɡ)
江苏(shū
sū)
??
作坊(zuò zuō)
赵(zào
zhào)国
二、看拼音写词语。(11分)
mǎn
zú
cháo
xiǎn
bàn
dǎo
rì
běn
ā
lā
bó
ōu
zhōu
shè
huì
shí
jiànɡ
zhào
xiān
hé
běi
shěnɡ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2.《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
3.王维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4.《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是张择端。(
)
5.花中四君子是:梅兰松菊。(
)
四、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轻便
盛放
西汉
似乎
B.
大约
东汉
及收
体现
C.
经验
树皮
破布
各自
D.
原料
切断
价格
水花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普遍推广,使大众化。(普及)
B.传授和继承。(传承)
C.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商人)
D.外形好看;漂亮。(美观)
3.下列不是《元日》中描写的春节习俗的一项是(
)。
A.畅饮屠苏
B.燃放鞭炮
C.插戴茱萸
D.更换桃符
4.在西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
)来造纸。
A.树皮
B.麻
C.稻草
D.破布
5.按照时间顺序下列节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中秋节⑤端午节⑥清明节
A.
①③⑥⑤④②
B.
①③⑥⑤②④
C.
①③⑤⑥④②
D.
①②③⑥⑤④
五、填空题。(31分)
1.选择正确的字的意思填空。(5分)
“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不相同的;B.特别的;C.另外的,别的;D.奇怪;E.分开;离开。
父母离异(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奇才异能(
)
异口同声(
)
大为诧异(
)
2.照样子,写词语。(9分)
(1)例: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
、
。
(2)例:闻名中外(表示有名的四字词语)
、
、
。
(3)例:形态各异(描写形态多样的四字词语)
、
、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功夫
工夫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
)。
(2)他花了两天的(
)才把这幅画画好。
贡献
奉献
(3)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之一。
(4)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都应该(
)一份自己的爱心。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3分)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5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②“有的……有的……还有的……”生动地描写了龙的
,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
。
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8分)
①蔡伦造纸的原料是
。
②用“既……又……”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③句中用“
”这些动词写出了造纸的过程。请你也要一连串的动词写一句话:
。
六、综合性学习。(4分)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我知道”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寻习俗:请你写出当地“春节”的民俗活动。(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活动二:寻根究底:请你写出一个传统节日和有关它的故事或传说。
例:(七夕节)——牛郎和织女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11分)
____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
,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___
_
(2分)
2.将“牛顿把太阳钟做好了。”这句话改成“被”字句。(2分)
.
3.牛顿的零用钱一不
,二不
,只用来
。(3分)
4.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来。(2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什么精神?(2分)
.
八、习作展示。(25分)
拜年,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是我们过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活动中一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现请以“拜年”为题,写一篇作文,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参考答案】
2021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首都(dōu dū√) 异(yì√
ye)乡
一乘(shènɡ√?chénɡ)
江苏(shū
sū√)
??
作坊(zuò zuō√)
赵(zào
zhào√)国
二、看拼音写词语。(11分)
mǎn
zú
cháo
xiǎn
bàn
dǎo
rì
běn
ā
lā
bó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ōu
zhōu
shè
huì
shí
jiànɡ
zhào
xiān
hé
běi
shěnɡ
欧洲
社会
石匠
赵县
河北省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3.王维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是张择端。(×)
5.花中四君子是:梅兰松菊。(×)
四、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轻便
盛放
西汉
似乎
B.
大约
东汉
及收
体现
C.
经验
树皮
破布
各自
D.
原料
切断
价格
水花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普遍推广,使大众化。(普及)
B.传授和继承。(传承)
C.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商人)
D.外形好看;漂亮。(美观)
3.下列不是《元日》中描写的春节习俗的一项是(
C
)。
A.畅饮屠苏
B.燃放鞭炮
C.插戴茱萸
D.更换桃符
4.在西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
B
)来造纸。
A.树皮
B.麻
C.稻草
D.破布
5.按照时间顺序下列节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中秋节⑤端午节⑥清明节
A.
①③⑥⑤④②
B.
①③⑥⑤②④
C.
①③⑤⑥④②
D.
①②③⑥⑤④
五、填空题。(31分)
1.选择正确的字的意思填空。(5分)
“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不相同的;B.特别的;C.另外的,别的;D.奇怪;E.分开;离开。
父母离异(E)
独在异乡为异客(C)
奇才异能(B)
异口同声(A)
大为诧异(D)
2.照样子,写词语。(9分)
(1)例: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2)例:闻名中外(表示有名的四字词语)
名扬四海、世界闻名、举世闻名
(3)例:形态各异(描写形态多样的四字词语)
千姿百态
、姿态万千
、各种各样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功夫
工夫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2)他花了两天的(工夫)才把这幅画画好。
贡献
奉献
(3)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都应该(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3分)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5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有的……有的……还有的……”生动地描写了龙的姿态,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
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个句子。
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8分)
①蔡伦造纸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②用“既……又……”造句子。
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既漂亮又舒适。
③句中用“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这些动词写出了造纸的过程。请你也要一连串的动词写一句话:放学了,我跑回家,打开书包,取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
六、综合性学习。(4分)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我知道”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寻习俗:请你写出当地“春节”的民俗活动。(至少两个)
拜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贴春联、守岁等。
活动二:寻根究底:请你写出一个传统节日和有关它的故事或传说。
例:七夕节——牛郎和织女
中秋节——嫦娥奔月
七、阅读理解。(11分)
___
_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
,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___我自己想出来的_
(2分)
2.将“牛顿把太阳钟做好了。”这句话改成“被”字句。(2分)
太阳钟被牛顿做好了
3.牛顿的零用钱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只用来买锤子和锯子。(3分)
4.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来。(2分)
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5.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什么精神?(2分)
读了这篇短文,我要学习牛顿敢于想象,敢于思考精神。
八、习作展示。(25分)
拜年,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是我们过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活动中一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现请以“拜年”为题,写一篇作文,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