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讲演》一课一精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最后一次讲演》一课一精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2 16: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13)
13.最后一讲演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离间(jiān)
蛮横(hèng)?
卑鄙(bǐ)?
诬蔑(miè)
B.恐怖(bù)?
继起(jì)?
无耻(chǐ)?
卑劣(liě)
C.屠杀(tú)?
血迹(xuè)?
捶击(chuí)?
恰是(qià)
D.赋予(yú)?
跨进(kuà)?
召开(zhào)
毁灭(huǐ)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李先生究竞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B.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奋痛恨。
C.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D.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陪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B.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青年必须完成。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2)无耻啊!无耻啊!
(3)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A.设问?
反复?
反问?
B.反问
反复
设问
C.反问?
排比
设问?
D.设问
排比
反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近的如“一二·一”,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
重要保障条件。
D.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6.演讲要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富有激情的话。(4分)
我明白了一个演讲人的价值,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为实现人生梦想而演讲,为促进社会和谐而演讲,

。总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演讲!
7.班级要开展以“我看小事”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着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了人品修养的高下。请你拟写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2)小组推选小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小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人们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警句。请你完成这个任务。(4分)
生活现象:
。(列举一种即可)
名言警句:
。(列举一句即可)
(3)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小声说笑,作为主持人,请你结合本次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进阶
(一)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四至五段,回答下列问题。(8分)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光明,恰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8.选段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2分)
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并体会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课文第五段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问题。(14分)
材料一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节选自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材料二
“亲爱的同志们!”
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激动。
“朋友们,现在我又回到你们中间,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了。回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福。我在这里看见许多老朋友。我在奥库涅夫那里看了不少材料,知道咱们索洛缅卡区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团员,铁路工厂和机,上业都这米私活,而且从废车堆里拖出一些已经报废的火车头并进行彻底修理。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作为的!朋友们,难道我能在这样的时候死去吗?”说到这里,他的两眼闪闪发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材料三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全国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骤然之间现实的帷幕被撕开了,留下一条宽缝,露出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骤然投入未知之乡,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英灵!
(节选自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有删改)
【注】一部书:这里指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91部小说。
11.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演讲者
?演讲目的
演讲风格
闻一多
悼念李公朴
?慷慨激昂
回到岗位表心声
(2)
雨?果?
悼念巴尔扎克
(3)
梳理概括材料三的演讲思路。(3分)
揣摩下列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借鉴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从表情和动作的角度指出这
句话的演讲技巧)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饱满”为何要重读)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生与死,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你对他们生死观的理解。(4分)
三、写作提升
15.【写作技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抗击疫情,无数人挺身而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逆行而上,冲在抗疫第一线,不惧凶险,帮助病人战胜病毒的医护人员是英雄;84岁再次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和病毒赛跑的李兰娟院士,这样的专家是英雄;排查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在社区严防死守,努力做好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是英雄;还有那些仅用十天时间,就建起一座有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日夜奋战,为一线做好保障的建筑工人也是英雄。
【写作实战】请你以“致敬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180字左右。
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13)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A.“间”应读jiàn。B.“劣”应读?liè。D.“予”应读?yǔ。
2.C本题考查辨识字形。A.“究竟”应改为“究竟”。B.“奋”应改为“愤”。D.“陪”应改为“赔”。
3.C?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C.“挑拨离间”指搬弄是非,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不和睦。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A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1)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是设问。(2)两个“无耻啊”连续使用,是为了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是反复。(3)采用否定形式,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句中,是反问。
5.B?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语序不当,应把“近的如‘一二·放在“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之前。C.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D.语义重复,删去“以上”。
6.【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时要分析例句的特点,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本题格式为“为……而演讲”,需要补充的内容为演讲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示例)为激发爱国热情而演讲?为振兴中华民族而演讲
7.【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根据题意,演讲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小事有时决定着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了人品修养的高下”,据此拟题即可。(2)本题考查生活现象的列举与名言警句的积累。平时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要扩大阅读面,对各类知识进行分类总结。(3)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然后针对情况,组织语言进行劝说。语境设置是要求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劝说几位在听演讲时小声说笑的同学,劝说时还要注意抓住演讲的主题,并注意要有称呼语,说话要得体有礼貌。
【答案】(1)(示例)小事不小?(或“谁说小事小”“切勿小看小事”“小中见大”)
(2)(示例)(生活现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脏话;不遵守交通规则。(列举一种即可)
(名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不忍则乱大谋。(列举一句即可)
(3)(示例)各位同学们,刚才演讲时,有的同学在小声说笑,这看似是小事,其实不然,因为这既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影响了本次活动的进展,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希望大家以后注意。
8.【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称的指代对象。回答本题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答案】“他们”是指暗杀李先生的反动派。“你们”是指特务们。“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9.【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及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正确理解句意,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
【答案】杀害李公朴不仅吓不倒人民,还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0.【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例证的作用。作答时,要正确理解所列举的事例,然后结合文章的中心分析事例在文中的作用即可。
【答案】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反人民势力的代表。他们最后都被人民毁灭了,作者列举他们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既给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们以沉重打击,又给人民以信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演讲者的辨析和对演讲风格的分析。回答第(1)空,需结合名著及选文内容来判断。回答第(2)空和第(3)空,首先要了解演讲风格的基本类型,如凝重庄严、慷慨激昂、朴实无华、轻柔委婉等,然后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演讲内容及演讲者的语言、语气来分析。第(1)空,结合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选文内容可知演讲者是“保尔·柯察金”。第(2)空,由材料二中的内容可知,这段文字是保尔·柯察金回到战斗岗位时的演讲,演讲风格是热情洋溢、慷慨激动的。第(3)空,结合表格中的悼念巴尔扎克和演讲内容分析,演讲风格是凝重庄严、崇敬肃穆的。
【答案】(1)保尔·柯察金(2)热情洋溢(3)崇敬肃穆(或“深沉激昂”)
12.【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演讲思路。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材料三中的演讲词,理解大意,然后划分演讲词的层次,抓住各层次中的关键语句,概括作答。材料三中的演讲词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由“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全国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可知,主要说了对巴尔扎克的哀悼;第二部分是第2~7段,由第3段中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第4段中的“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等内容可知,主要阐述了巴尔扎克的作品有着历史价值和革命锋芒;第三部分是最后两段,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由“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可知,表达了对巴尔扎克生命境界的敬仰。据此分析作答。
【答案】首先是对巴尔扎克的哀悼,然后说明他的作品有着历史价值和革命锋芒,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了对巴尔扎克生命境界的敬仰。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演讲技巧的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一般的“演讲技巧”,“演讲技巧”即演讲者通过声音的变化、表情的演绎和手势的运用,让演讲的内容得到完美的展示,从而感染观众,达到良好的演讲效果。(1)本题要求从表情和动作角度指出演讲技巧,即要求指出在读这句话时应做什么样的手势和表情。“正义是杀不完的”表达了作者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精神,据此对表情和动作进行描述即可。(2)“重读”即声音的变化,有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表现演讲的感人力量的作用。回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句中“饱满”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句“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可知,“饱满”表明巴尔扎克精力充沛、作品丰富、贡献巨大,重读是为了强调这一内容,表达演讲者的情感。
【答案】?(1)读这一句宜握紧拳头、挥动拳头,目光坚定,神情严肃。
(2)“饱满”重读,能突出巴尔扎克精力充沛、作品丰富、成就卓越、贡献巨大,流露出演讲者的赞美之情。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演讲词思想主旨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在深入把握演讲词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可结合李公朴、保尔·柯察金、巴尔扎克等人在生死面前的表现,及不同阶段的社会实际来谈。由《最后一次讲演》可知,李公朴为了中国的和平民主事业,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由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知,保尔·柯察金在伤病卧床的情况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苦难,拿起写作这个“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可从他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方面谈论。
【答案】(示例)在民主斗争年代,为追求真理正义,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惜牺牲生命;在建设发展时期,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珍惜生命,无私奉献;在革命进步的行列中,就要洞察生活,升华生命,创造价值。有利民众,生死以赴;个人得失,等闲视之。这样的人,才能向死而生,生命才能获得永恒。
15.(示例)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很多人避之不及、争相远离武汉之时,湖北省中医院医生卢振华却写下一封请战书。在请战书中,他写道:本人将克服家庭一切困难,投入到这次抗击病毒的战斗中,为夺取胜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其实,在这场战斗中,卢振华并非唯一一个选择逆向行走的英雄。除夕,正当千家万户共享团圆之时,各地一支支的“逆行队伍”却在行动,无数医护人员都摩拳擦掌,纷纷请战。一份份“请战书”上按下的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表达着他们战胜病毒的钢铁般的意志。
在这里我们向英雄致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