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习题练习三(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习题练习三(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3 17: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k+1=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且x+x=24,则k的值是(
).
A.
8
B.
-7
C.
6
D.
5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11=0,下面配方正确的是(  )
A.
(x+3)2=2
B.
(x+3)2=﹣2
C.
(x﹣3)2=2
D.
(x﹣3)2=﹣2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8x+15=0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的周长为(

A.
13
B.
11或13
C.
11
D.
12
4.关于x的方程ax2+(a+2)x+9a=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x2,且x1<1<x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
﹣<a<
B.a>
C.a<﹣
D.
﹣<a<0
5.已知,是方程的两根,且,则的值是(  )
A.
B.
5
C.
D.
9
6.方程x(x﹣5)=0的根是
A.
5
B.
﹣5,5
C.
0,﹣5
D.
0,5
7.下列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
8.已知则代数式的值是(

A.
B.
C.
D.
9.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每人都向其他人赠送了一份小礼品,共互送110份小礼品,如果参加聚会的同学有x名.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x
(x
+
1)
=
110
B.
x
(x
-1)
=
110
C.
2x
(
x
+
1)
=
110
D.
x
(x-1)
=
110×2
二、填空题
10.一元二次方程x2﹣x+a=0的一个根是2,则a的值是_____.
11.已知关于x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1,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_____.
12.方程的解为_________.
13.小明设计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2+2b-3.例如把(2,-5)放入其中就会得到22+2×(-5)-3=-9.现将实数对(m,-3m)放入其中,得到实数4,则m=__________.
14.x=_____时,x2﹣6x+3有最小值,最小值是______.
15.已知是方程的根,则式子_________.
1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3=0有实数根,则k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关于x的方程(a﹣1)x2+2x+a﹣1=0.
(1)若该方程有一根为2,求a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2)当a为何值时,方程的根仅有唯一的值?求出此时a的值及方程的根.
18.解方程:.
19.解方程:x2﹣8x+1=0.
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若是方程的一个解,写出、满足的关系式;
(2)当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3)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请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
21.(x+3)(x﹣1)=12(用配方法)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进行作答.
由韦达定理,即,x1·x2=.而x+x=24=()2-2x1·x2=36-2(k+1),解出k=5.所以,答案选D.
2.【答案】B
【解析】x2+6x+11=0,(x+3)2-9+11=0,(x+3)2=﹣2
.所以选B.
3.【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x2-8x+15=0,
分解因式得:(x-3)(x-5)=0,
可得x-3=0或x-5=0,
解得:x1=3,x2=5,
若3为底边,5为腰时,三边长分别为3,5,5,周长为3+5+5=13;
若3为腰,5为底边时,三边长分别为3,3,5,周长为3+3+5=11,
综上,△ABC的周长为11或13.
故选B.
4.【答案】D
【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又存在x1<1<x2,即(x1-1)(x2-1)<0,x1x2-(x1+x2)+1<0,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从而最后确定a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0且△>0,由(a+2)2-4a×9a=-35a2+4a+4>0,解得,又∵x1<1<x2,∴x1-1<0,x2-1>0,那么(x1-1)(x2-1)<0,∴x1x2-(x1+x2)+1<0,
,x1x2=9,即,
解得,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5.【答案】A
【解析】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结合,可求出的值,此题得解.
解:∵,是方程的两根,


即,

故选:A.
6.【答案】D
【解析】根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求解即可.
解:x=0或x﹣5=0
∴x=0或x=5
故选D.
7.【答案】A
【解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二次项系数不为0;
(3)是整式方程;
(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
A.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
B.该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C.该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D.该方程是分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x2-3x-4=0,(x-4)(x+1)=0,解得x1=4,x2=-1,
∴当x=4时,=;当x=-1时,=.
故选D.
9.【答案】B
【解析】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那么每名同学要送出(x-1)张,共有x名学生,那么总共送的张数应该是x(x-1)张,即可列出方程.
∵全班有x名同学,
∴每名同学要送出(x?1)张;
又∵是互送照片,
∴总共送的张数应该是x(x?1)=110.
故选B.
10.【答案】-2
【解析】把x=2代入方程可以求出字母系数a的值.
解:把x=2代入方程有:22-2+a=0解得:a=-2.故答案为:-2.
11.【答案】2
【解析】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根据两根之和等于-,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
根据题意得:1+m=3,
解得:m=2.
故答案为:2.
12.【答案】
【解析】采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即可.
解:,解得.
13.【答案】7或-1
【解析】根据题意得,m2+2×(-3m)-3=4,解得m1=7,m2=-1,所以m的值为7或-1.
14.【答案】3
-6
【解析】运用配方法变形x2-6x+3=(x-3)2-6;得出(x-3)2-6最小时,即(x-3)2=0,然后得出答案.
解:∵x2-6x+3=x2-6x+9-6=(x-3)2-6,∴当x-3=0时,(x-3)2-6最小,∴x=3时,代数式x2-6x+3有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3,-6.
15.【答案】1
【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m2+m-1=0,即m2+m=1,则原式可化为m2+m+m+n-mn,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16.【答案】k≤且k≠0;
【解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即可.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3=0有实数根,
∴△=(-4)2-4k×3≥0且k≠0,
解得k≤且k≠0,
故答案为:k≤且k≠0
17.【答案】(1)a=,方程的另一根为;(2)答案见解析.
【解析】(1)把x=2代入方程,求出a的值,再把a代入原方程,进一步解方程即可;
(2)分两种情况探讨:①当a=1时,为一元一次方程;②当a≠1时,利用b2-4ac=0求出a的值,再代入解方程即可.
18.【答案】x1=﹣4,x2=﹣3.
【解析】先观察式子,发现都有(x+4),所以先移项,再提公因式(x+4)进行因式分解,即可求出解.
解:,

x+4=0或x+3=0,
所以x1=﹣4,x2=﹣3.
19.【答案】x1=4+,x2=4﹣.
【解析】试题分析:用配方法解.
x2﹣8x=1,
x2﹣8x+42=﹣1+16
(x﹣4)2=15,
x﹣4=±,
所以x1=4+,x2=4﹣.
20.【答案】(1);(2)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答案不唯一).
【解析】(1)把方程的解代入即可;
(2)根据根的判别式及b=a+1计算即可;
(3)根据方程根的情况得到根的判别式,从而得到a、b的值,再代入方程解方程即可.
21.【答案】x1=3,x2=﹣5
【解析】试题分析:先将方程左边去括号,再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解出x即可.
试题解析:
将原方程整理,得x2+2x=15,
两边都加上12,得x2+2x+12=15+12,
即(x+1)2=16,
开平方,得x+1=±4,
即x+1=4,或x+1=-4,
∴x1=3,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