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节选)
(50分钟,53分)
一、基础达标(3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吮噬(shì)
憎恶(zēnɡ)
痴呆(chī)
膝盖(xī)
B.砧石(zhēn)
毗邻(pí)
戏谑(nüè)
角色(jué)
C.盟誓(ménɡ)
酣睡(hān)
哀恸(dònɡ)
摈弃(bìnɡ)
D.嫁奁(lián)
觊觎(yú)
傀儡(kuǐ)
暂时(zhǎn)
【解析】选A。B项“谑”读xuè。C项“恸”读tònɡ,“摈”读bìn。D项“暂”读zà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
B.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罔,可是决口不肯说为了什么缘故。
C.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D.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
【解析】选B。迷罔—迷惘,决口—绝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孙世强一贯见到老师就甜言蜜语,自从分角色朗读《哈姆莱特》,他读哈姆莱特的台词后,居然一夜爆红,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②入冬后的北京,雾霾如影随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普通人没有办法在“要命的空气”中独善其身。
③要实现现代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高质量的全民社保。目前城市地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只有60%,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④在“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隔岸观火,而应切实培养下一代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⑤音乐已经开始播放,序幕已经拉开,饰演朱丽叶的王世晨还在涂脂抹粉,还在吊嗓子找感觉。
⑥人们发现,历经数年发展演变,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而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解析】选B。①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符合语境。②独善其身:指修身养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现指只顾自身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此句将词语片面的理解为“保全”的意思,属于望文生义。③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使用正确。④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此处使用不合语境。⑤涂脂抹粉: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涂脂抹粉”是贬义词,用在此处褒贬色彩不当。⑥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使用正确。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英国人,乃至许多西方人,早已把莎士比亚戏剧当作可以生生不息地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
B.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创新者,而且是敏锐的学习者。
C.几百年来,莎士比亚诗歌和戏剧的魅力无穷一直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
D.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喜爱莎士比亚,曾多次援引他笔下的人物和言论来说明社会的政治、经济。
【解析】选A。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莎士比亚不仅是敏锐的学习者,而且是伟大的创新者”;C项,主谓不搭配,可改为“莎士比亚魅力无穷的诗歌和戏剧”;D项,缺少宾语,可在“政治、经济”后加上“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剧本有《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玩偶之家》等。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歌颂了年青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表达了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D.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还有意大利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乔叟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解析】选A。《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作品。
6.下列有关哈姆莱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哈姆莱特是一个彻底的人文主义者,他天真、单纯,对人类、对世界抱有美好的希望。
B.哈姆莱特遭遇一系列变故后,不能正视现实,一味回避矛盾,用装疯的办法来逃避迫害,保护自己。
C.哈姆莱特对朋友坦诚,得到民众的拥戴,连他的敌人国王克劳狄斯也承认“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
D.哈姆莱特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脱离群众,只想孤军奋战,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改造社会;他又是一个宿命论者,直到最后还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人的生死胜负。
【解析】选B。“不能正视现实,一味回避矛盾”错误,哈姆莱特能正视现实,不回避矛盾。
7.请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续写一段话,其中必须运用两种不同修辞手法。(6分)
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的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年轻时拥有韶华在抱的青春而又少不更事,总以为花才含苞,鹰才展翅,一切来日方长。谁知转瞬间,鲜花近于凋零,朝日化成夕阳,人生的舞台不久就要落幕。
8.根据下文所提供的文字,补充续写有关内容,使之保持完整。(4分)
莎士比亚是一个典范,更是一位良师。在其人生的旅途中,他不只是用眼去观察世界,而且用心灵去感知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所以,如果这个世界上需要典范的话,那么莎翁就是最好的典范;如果人生需要有良师的话,那么莎翁就是人人需要学习的良师。?
答案(示例):他不只是用手去触摸世界 而且用心灵去体验世界 他不只是用脚去丈量世界 而且用心灵去感悟世界
9.(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这则新闻的导语“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可看出,新闻的核心是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其主题是“世界的复兴”。从正文中的“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可看出年会举行的方式。
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10.下面是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中文翻译: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朱生豪译文)
(2)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来忍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扫它个干净?(卞之琳译文)
你认为哪段翻译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朱生豪翻译得好。理由:意译为主,语言畅达华美;使用长句,突出强调“高贵”一词。
示例二:卞之琳翻译得好。理由:采取直译,忠实原文,意义准确;使用长句,强调整体意义,突出行为方式。
二、阅读拓展(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第五幕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节选)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莱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内军队自远处行进及鸣炮声)这是哪儿来的战场上的声音?
奥斯里克 年轻的福丁布拉斯[注]从波兰奏凯班师,这是他对英国来的钦使所发的礼炮。
哈姆莱特 啊!我死了,霍拉旭;猛烈的毒药已经克服了我的精神,我不能活着听见英国来的消息。可是我可以预言福丁布拉斯将被推戴为王,他已经得到我这临死之人的同意;你可以把这儿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告诉他。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死)
霍拉旭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们用歌唱抚慰你安息!——为什么鼓声越来越近了?(内军队行进声)
(福丁布拉斯、英国使臣及余人等上)
福丁布拉斯 这一场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
霍拉旭 你们要看些什么?要是你们想知道一些惊人的惨事,那么不用再到别处去找了。
福丁布拉斯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啊,骄傲的死神!你用这样残忍的手腕,一下子杀死了这许多王裔贵胄,在你的永久的幽窟里,将要有一席多么丰美的盛筵!
使臣甲 这一个景象太惨了。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处死;不幸我们来迟了一步,那应该听我们说话的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们还希望从谁的嘴里得到一声感谢呢?
霍拉旭 即使他能够向你们开口说话,他也不会感谢你们;他从来不曾命令你们把他们处死。可是既然你们都来得这样凑巧,有的刚从波兰回来,有的刚从英国到来,恰好看见这一幕流血的惨剧,那么请你们叫人把这几个尸体抬起来放在高台上面,让大家可以看见,让我向那懵无所知的世人报告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这一切我都可以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
福丁布拉斯 让我们赶快听你说;所有最尊贵的人,都叫他们一起来吧。我在这一个国内本来也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现在国中无主,正是我要求这一个权利的机会;可是我虽然准备接受我的幸运,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霍拉旭 关于那一点,我受死者的嘱托,也有一句话要说,他的意见是可以影响许多人的;可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我还是先把这一切解释明白了,免得引起更多的不幸、阴谋和错误来。
福丁布拉斯 让四个将士把哈姆莱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抬到台上,因为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为了表示对他的悲悼,我们要用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向他致敬。把这些尸体一起抬起来。这一种情形在战场上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宫廷之内,却是非常的变故。去,叫兵士放起炮来。(奏丧礼进行曲;众舁尸同下。内鸣炮)
【注】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此时为争夺一小块土地率兵与波兰作战刚刚归来。
11.下列有关《哈姆莱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哈姆莱特》一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
B.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C.哈姆莱特的好友霍拉旭贯串戏剧的始终,见证哈姆莱特的一切行事与思想,有线索作用。
D.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解析】选C。C项,“霍拉旭”不是线索。
12.画线句子是哈姆莱特临死前对好友霍拉旭说的话,怎样理解其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同时,哈姆莱特最后也意识到了复仇是一个社会问题,让霍拉旭活下去替他传述复仇的故事,真正的目的是想让世人明白这个社会的黑暗,早日看透自身的悲哀。
13.福丁布拉斯这一角色在《哈姆莱特》一剧中着墨不多,为什么在戏剧的结尾让他再次出现?谈谈你的理解,与你的同学一起读完《哈姆莱特》全文,一起探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福丁布拉斯虽然不是主要人物,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福丁布拉斯也是一个为父复仇的形象,他为哈姆莱特做评价最合理、最为合适。《哈姆莱特》一剧虽然让主人公走进了命运的旋涡而死,但是让同样命运的福丁布拉斯代表主人公接受了报偿,继承王位,也说明了哈姆莱特的胜利。
【素养培优】
14.哈姆莱特在临死之际为什么要求好友霍拉旭“此外仅余沉默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哈姆莱特和国王克劳狄斯虽然已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但是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这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告诫和关心。
15.“使臣甲”的出现是不是多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不多余。戏剧借使臣甲之口,说出了这次比剑结果的悲惨,同时与上文哈姆莱特偷换国书的故事照应。
16.你对哈姆莱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是怎么看的?请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哈姆莱特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性格过于内向、审慎的主观原因。这种结局不是偶然的,而是早期人文主义者性格发展的必然,是新旧时代转变的必然。
PAGE
-
7
-雷雨(节选)
(50分钟,50分)
一、基础达标(3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郁热(yù)
沉吟(yǐn)
汗涔涔(jīn)
B.伺候(cì)
惊愕(è)
昧良心(mèi)
C.离间(jiàn)
卑鄙(bǐ)
哭哭啼啼(tí)
D.谛听(dì)
烦躁(zào)
于心不忍(yú)
【解析】选A。“吟”应读yín,“涔”应读cén。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你看这些傢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
B.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C.侍萍的像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D.侍萍走头无路,跳河自尽,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
【解析】选B。A项,“傢俱”应为“家具”;C项,“像”应为“相”;D项,“头”应为“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______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
②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______,我有的是恨,是悔。?
③《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______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A.暂时
委屈 纠结
B.暂且
委曲
纠结
C.暂时
委曲
纠葛
D.暂且
委屈
纠葛
【解析】选D。暂时:属性词,指短时间。暂且:副词,暂时,姑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纠结: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可形容人的复杂处境或内心思绪的纷乱状态。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部分,不能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 )
A.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举步维艰)
B.嗯,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吗?(遇人不淑)
C.妈妈给我包水饺吃,和的面刚开始忽而硬,忽而软,一会儿就揉成了软面团。(软硬兼施)
D.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吗?(蒙在鼓里)
【解析】选C。A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一步都十分不容易。B项,“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行不端的丈夫。C项,“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许多人。
B.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C.无锡的人以后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解析】选B。A项,语序不当,应将“许多”放在“那个时候”的前面。C项,“以后”放在“无锡”的前面。D项,否定不当。
6.为表明人物感情,要注意句子的重音。下面句子中的重音标错的一项是
( )
A.周朴园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B.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C.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D.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解析】选A。A句,重音应该在“哪儿”。
7.动作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量的体现。下面对文中动作语言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推动)
B.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吗?(暗示)
C.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暗示)
D.周朴园 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暗示)
【解析】选D。D项应是对故事情节起推动作用。
8.下列对《雷雨》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B.《雷雨》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以鲁侍萍、鲁大海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前后判若两人的不同态度,充分揭示了周朴园伪善、丑恶的心理,他认为金钱可以收买人心,可以化解仇恨,充分显示了他的资产阶级本质。
D.《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大胆地向封建势力和不幸命运进行挑战。
【解析】选D。“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大胆地向封建势力和不幸命运进行挑战”有误,应该是怀疑命运,憎恨封建势力。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曹禺写出《雷雨》时才20多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阶段,而他,①_______________,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②______________。一些“不幸者”的遭遇,激起他的愤怒,引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愤懑情绪,在他心中激荡着,燃烧着。他不是读了《剧作法》之类的书,③____________,也不是有着明确匡正社会的目的。?
参考答案:①却创作出了这样优秀的作品 ②而是一个情感十分敏感的人 ③在刻意编织故事
10.(2020·淄博高一检测)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疫情期间,中国的物流承担起救援物资运输的主力军。②在疫情暴发之初,物流企业从多级配变为直达配给,③让救命物资第一时间抵达了最需要的地方。④快速物流业开通首次全球救援绿色通道,⑤利用全球性网络与物流干线大动脉向疫区输进米面、蔬菜、药品、食品、日用品等救援物资。⑥在无数实施封闭管理的小区,⑦快递小哥成了“民生保障员”。⑧将新生儿奶粉、糖尿病人特殊食品经由小哥送进小区,⑨帮助人们守住这座隔绝病毒的“堡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将“承担起”改为“成为”或在“主力军”后加“任务”;④“开通”和“首次”位置互换;⑤删除“食品”;⑧删除“将”。
二、阅读拓展(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片段一
周朴园 (向四凤)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边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 (忍顺地)好,先放在这儿。
四凤放下药碗。
周朴园 (不高兴地)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你说什么?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爸爸的话吧。爸爸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含泪,向着母亲)你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爸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 漪 (恳求地)留着我晚上喝不成吗?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又放下)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 萍 (走至蘩漪,向周朴园,求恕地)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 萍 (望着蘩漪,蘩漪泪痕满面,周冲气得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要下跪)
蘩 漪 (望着周萍,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喝了两口,眼泪又涌出来,望一望周朴园峻厉的眼光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片段二
(选自第二幕,接喝药的话题)
蘩 漪 我希望你明白方才的情形。这不是一天的事情。
周 萍 (躲避地)父亲一向是那样,他说一句就是一句的。
蘩 漪 可是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
周 萍 我明白你。(强笑)你不要听他的话就是了。
蘩 漪 萍,我盼望你还是从前那样诚恳的人,顶好不要学着现在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你知道我没有你在我跟前,已经很苦了。
周 萍 所以我就要走了。不要再多见面,互相提醒我们最后悔的事情。
蘩 漪 我不后悔,我向来做事没有后悔过。
周 萍 (不得已地)我想,我很明白地对你表示过。这些日子我没有见你,我想你很明白。
蘩 漪 很明白。
周 萍 那么,我是最糊涂,是不明白的人。我后悔,我认为我平生做错一件大事,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
蘩 漪 (低沉地)但是你最对不起的人,你反而轻轻地忘了。
周 萍 还有谁?
蘩 漪 你最对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经引诱过的后母!
周 萍 (有些怕她)你疯了。
蘩 漪 你欠了我一笔债,你对我负着责任,你不能丢下我,就一个人跑。
周 萍 我认为你用的这些字眼,简直可怕。这种话不是在父亲这样……这样体面的家庭里说的。
蘩 漪 (气极)父亲,父亲,你撇开你的父亲吧!体面!你也说体面?(冷笑)我在你们这样体面的家庭已经十八年了。周家的罪恶,我听过,我见过,我做过。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人。我做的事,我自己负责任。不像你们的祖父,叔祖,同你们的好父亲,背地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外表还是一副道德面孔,是慈善家,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11.下列对戏剧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四凤走到左边倒药”说明四凤是个乖巧的女孩,她分得清上下,知道自己的身份。这一细节看似不经意,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B.从周冲对父亲逼母亲喝药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先是不满,认为不能逼母亲喝药;既而反抗,用抗议的语言顶撞;然后是乞求。这些都从侧面写出了周朴园的残酷无情。
C.周朴园逼蘩漪喝药,说明周朴园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又是一个关心妻子的人,这在蘩漪身上是个矛盾体。
D.蘩漪从“体面”二字说开去,列举了周家几代人的伪善面目,从这个角度对周萍的自私进行了揭露。
【解析】选C。C项,说周朴园是个“关心妻子的人”不当;在蘩漪身上也不能说是个“矛盾体”,他逼妻子喝药除了残酷无情外,主要目的还是在孩子面前树立别人“服从”自己的形象。
12.阅读片段一,品味关于蘩漪的舞台说明,谈谈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蘩漪被逼喝药,内心痛苦至极,但仍然“忍顺”地消极反抗,“声颤”“恳求”显示了她不愿屈从于丈夫威逼的努力,但在周朴园“不高兴”“严厉”“冷峻”强迫之下,内心的桀骜不驯使她表现得很激烈,“忽然”叫四凤拿走药,“拿起药又放下”。最终,面对周朴园叫周萍下跪,强忍住心头怨愤“一气喝下”。舞台说明揭示了蘩漪痛苦、复杂的内心变化。
13.品味片段一的台词,尤其是画线部分,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是封建家庭的一家之长,维护自己的权威身份、说一不二的地位和上下尊卑的秩序是他的宗旨。为此,他不惜用威逼手段使妻子就范,根本想不到要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
【素养培优】
14.阅读片段二,体会周萍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萍是在封建资本家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少爷,吃喝嫖赌的公子哥,与后母关系不正当。他也是个自觉维护家庭“体面”的少爷,急于摆脱过去的生活,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来洗涤自己,所以他不负责任地远离蘩漪,想逃离家庭。这种玩世不恭的贵公子已不配有什么好结局了,命运让他又掉进了兄妹乱伦的深井中,最终只能以自杀走向毁灭。
15.有人说蘩漪的性格是矛盾复杂的。根据文段内容,结合《雷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蘩漪这一艺术形象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蘩漪是《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的性格是矛盾复杂的。蘩漪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她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变为乖戾、抑郁、甚至阴鸷的人。她执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露了封建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了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思考。
PAGE
-
7
-窦娥冤(节选)
(50分钟,52分)
一、基础达标(3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来由:缘故,原因。刑宪:刑律。生:甚、深。
B.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则:只。纽:同“扭”,这里是“拘束”的意思。
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葫芦提:随便提起的意思。干家缘:干家务的缘故。
D.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每:表示复数,相当于“们”。
【解析】选C。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里糊涂”的意思。干家缘:操劳家务。
2.《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辨别各组中的加点词,选出与现代意义全不相同的一项
( )
A.鼓三通、锣三下科;行动些,行动些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
【解析】选A。A项,“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锣”,名词活用为动词,敲锣;“行动”,快走。B项,“埋怨”意义同于现代;“合”,该;“糊突”,混淆。C项,“行(hánɡ)”,宋代和元代口语里自称或者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有时加“行”字,意思大致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推辞”,意义同于现代;“主意”,想法。D项,“咱”,语气助词,表示祈使;“说话”,话可说;“陌”“阡”意义与现代相同。
3.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外末”,角色名,次要男角色;“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女主角;“卜儿”,角色名,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介”,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为科,又称为“科范”;“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戏”。
【解析】选B。此题考查对元杂剧有关术语的理解情况。我国音乐分为七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叫“调”,统称“宫调”。“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才是曲牌名。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著名的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B.《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课文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C.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白朴的代表作是《裴少俊墙头马上》。
D.《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东海孝妇。
【解析】选B。“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有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高潮;全剧的第四折,才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只合把清浊分辨。”(句中的“清浊”是借代,代指“是非”。)
【解析】选D。“清浊”不是借代手法。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演唱,在元杂剧的表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______?
①元杂剧的一人主唱也造成了某些弊端,例如由于压抑了旁侧人物,戏剧情境就表现得不够丰满。
②一人主唱可以深化主要角色的情感逻辑,也有利于统一,有不少长处。
③主唱的内容又常常显得冗长和勉强,主唱的演员也会过于疲累。
④由于受讲唱艺术的影响,元杂剧的演唱虽已是代言体,却还是一人主唱的。
⑤为此,元杂剧艺术家们已经开始采用一些通融的办法,而后来,这种过于单一的演唱体制仍然成为元杂剧被南戏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A.①③⑤②④
B.②①③⑤④
C.④②①③⑤
D.④⑤②①③
【解析】选C。整段文字旨在说明演唱在元杂剧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说到了一人主唱的利与弊。解题时要注意语句中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如①句中的“也”,③句中的“又”等。
7.网上有很多关于关汉卿的对联,下面是其中三副的上联或下联,请你对出其上联或下联。(6分)
(1)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关汉卿著单刀会,文关写武关(关羽)
(2)上联:苏武囚北海,关汉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舞台虽小尽显人生百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孔尚任作桃花扇,小孔追大孔(孔子)[或:纪连海讲阅微草堂,小纪说老纪(纪昀)]
(2)韩愈书南序,陈师道(南序指《送董生邵南序》)
(3)天地犹宽难留岁月一瞬
8.《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写出本节课的疑难和发现的问题或新的解法新的看法。(9分)
(1)《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2)《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古名家杂剧》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曲选》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名家杂剧》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曲选》本在第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指责和否定。
总之,相比而言,《元曲选》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这些,正是《古名家杂剧》本的不足之处。
二、阅读拓展(19分)
阅读下面《窦娥冤》第四折(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开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
(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
(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
(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下)
9.对这折戏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梅花酒】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因此劝他杀尽贪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解析】选C。【鸳鸯煞尾】一曲窦娥确实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说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但不能说她“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
10.“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化用了俗语“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化用后反映现实更为深刻,结合《窦娥冤》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象,《窦娥冤》就是典型的一例,它进一步引向对封建吏治的鞭挞谴责。
11.【鸳鸯煞尾】曲中“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几句说明了窦娥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样,再一次凸显了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格。同时,加重了该剧的悲剧性。一个具有为他人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女子,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掉。
12.作者让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此处又让窦娥的冤魂申冤并雪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一再这样处理?请说出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意在引导我们理解戏剧的表现手法,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一是情感的必然,二是证明窦娥的冤屈之大。
参考答案:(1)说明窦娥这个弱女子求告无门,只能借助天地、神灵。(2)说明窦娥这个心灵崇高的弱女子的确是冤屈的,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增强了控诉的力量。(3)寄托了人们除恶雪冤的美好愿望。
【素养培优】
13.怎样认识关汉卿在【鸳鸯煞尾】一曲中开出的治世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表现了关汉卿变革黑暗现实、改造吏治的渴望,但却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这表明关汉卿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超越历史。
14.作者借窦娥之魂的口唱出:“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句台词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台词与课文节选部分窦娥指天斥地的台词一样,是对封建社会官场的深刻认识,表现了冤案的普遍性,也深化了戏剧的主题。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起到深化和拓展主题的作用,说明那时社会冤案的普遍性。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