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月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月相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2 16: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4.4 月相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与周期;
2.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3.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能将月相与农历日期相对应。
过程与方法:
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模拟月球公转的
活动,探究月相产生的原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观察、模拟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模拟月球公转,了解月相变化特征,形成尊重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重点:
????月相变化特征与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难点:
????月相变化特征与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上课前播放“水调歌头”的FLASH,创设学习月相的情境。
T: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千古流传。有一句写得特别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T: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形状的月亮?
【定义】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板书:4.4月相
【提问】我们学过的月球明明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为什么会看到阴晴圆缺的月相变化呢?
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
(一)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月相变化呢?
【建立猜想】可能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系。
【演示】三者相对运动的关系:方向都自西向东
T: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到底是不是引起月相变化的原因呢?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如何设计实验?
【思考】
如何模拟太阳、地球、月球?
S:手电筒+人+乒乓球
T:教室太亮了,通过手电筒的光观察会很不明显。我们今天换用一半涂黑的乒乓球,这样就可以制造出亮和暗。
T:为什么是刚好一半涂黑呢?
????视频:月球公转时,任何位置都是只有一半被照亮。
如何操作呢?模拟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组内分工:
1人模拟月球: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运转;
1人模拟太阳:保证球的白色部分始终正对太阳方向;
1人在地球观察:剩余组员轮流站在中心自西向东运转,并将观察的光亮部分形状画下来。
【小组活动】演示月球绕地运动,完成:
【分享】
1、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P141空心球中。
2、展示学生实验结果;
【板演】月相变化的过程,将画的月相和书上的月相图用字母对应起来。
T:你发现月相先是哪边亮?
【小结】现在你能说说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吗?
答: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不断变化。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二)探究日月地位置关系
【提问】你都知道这些月相的名字吗?
【判断】
1、当太阳从右边照射时,哪一边被照亮?
2、从A、B、C、D分别观测到什么月相?
小结:上弦月右边亮,下弦月左边亮。
【小组任务】请画出四种月相的日、月、地的相对位置关系。
(三)农历与月相
【思考】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需要多少天?
S: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我们叫做朔望月。
【介绍】为了将月相和日期统一起来,聪明的古人提出了农历。我国的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农历上规定,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推理】那在新月和满月之间的上弦月出现在农历什么时候呢?下弦月又是什么时候呢?
答: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判断】这是昨晚月相,属于哪一种月相?你能推测出今天的农历日期?
【举例】我国大多数节日过得都是农历的日子。你能说出这些节日的农历日期以及当天的月相吗?
【拓展】月相虽有圆缺变化,但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正面。为什么地球上的人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答:月球的自转周期与月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阅读】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有大量的游客慕名前往欣赏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你知道钱江潮是如何形成的吗?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上课教师修改:
?
【板书设计】
?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2、作业本B本??3、课时特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