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教案
课题:1.5.2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植物进行无性生殖的方式;
2.能列举并识别营养繁殖的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正确掌握嫁接的关键;
3.了解营养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自学等形式,培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营养繁殖的了解,树立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通过对营养繁殖的学习,在生产和生活中能解释并应用营养繁殖方法。
重点:
认识嫁接的基本过程并掌握成功的关键;
难点:
能列举并识别营养繁殖的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
1、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结构产生什么变化?
2、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引入】根据已学的知识,你知道植物有哪些无性生殖的方式吗?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1.5?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孢子繁殖
【图片】《蕨的繁殖》,请你描述蕨是如何繁殖的?
【提问】为什么孢子繁殖是无性生殖?
(二)营养繁殖
【情境】你听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吗?真的吗?
【定义】我们把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法叫做营养繁殖。
自学:营养繁殖有哪几种形式?如何区分?
任务一:学会阅读
阅读书本P29-30,寻找营养繁殖的四种方法及繁殖过程。
任务二:学会分享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这四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其中一种。分享完后,场下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寻求解答。
【追问】嫁接的过程是怎样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长出来的植物性状与接穗还是砧木相似?
任务三:学会动手
????结合对四种营养繁殖方法的理解,利用纸做的“根”进行模拟演示操作。检测并反馈学生对这四种方法的理解程度。
任务四:学会自省
1、连连看:将图片和营养繁殖的方法连接配对。
2、魔法变变变:如何栽培出一棵形态各异的仙人掌?
(如何栽培出一棵五颜六色的桃花树?)
【提问】
1、为什么营养繁殖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有何优点?
2、营养繁殖属于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思考与讨论】分盆属于哪一种营养繁殖方式?
【阅读】
1、《扦插》
2、《植物组织培养》
?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
上课教师修改:
?
【板书设计】
?
?
?
【作业布置】
1.?A本P11-12
2.?课时特训P16-17
???
?
【教学反思】
1、在原先简单地习题复习上,即兴加入了整节课的复习,复习开展的形式效果良好。以一名毛遂自荐的学生开始,在该小组中展开一接一的全员复习,最后让小组里知识积累偏弱的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整体过渡自然。
2、自学模块开展顺利且充满趣味性,课堂氛围良好。最大的不足是利用纸张制作的根虽然方便剪裁但是抽象脱离实际。如果准备实物道具,效果可能更佳,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但是有些小细节(生根)难体现。
对策:换用植物的实物道具对营养繁殖的四过程进行演示。
3、时间紧凑,出现拖堂现象。在拖堂1min的基础上,未完成《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反思整节课的时间分配,复习引入环节占了较大的比例,大约有10分钟,原因是个别同学上节课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吞吞吐吐中完成。
对策:《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拓展性知识,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进行阅读;
??????????在复习引入时,预先设置几个问题,合理分配每个学生的回顾复习量,从而系统、规范、流畅地既达到复习目的又成功压缩复习时间。七年级科学教案
课题:1.5.1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能识别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类型,说出其对应植物的特点;
3.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粮食问题的了解,关注国情,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通过对被子植物生殖方式的了解,知道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重点:
能描述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难点:
了解受精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欣赏】百花齐放
【复习】花的结构
【引入】会开花的被子植物如何进行有性生殖呢?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1.5?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一)传粉
【提问】植物开花时,你是否观察留意到了花发生的变化?
【视频】《百合开花》过程
【追问】植物为什么要花瓣张开、雄蕊伸长、花药炸裂?
S:雄蕊中的花粉就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定义】传粉过程
【读图】豌豆花和棉花的传粉方式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得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强调:豌豆花是严格进行自花传粉的代表)
【提问】
1、异花传粉是植物中比较普遍的传粉方式。为什么?
答:同朵花中的雌、雄蕊成熟期一本都不相同。如果异花传粉的植物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的生命力常常会衰退。
2、异花传粉时,有哪些途径可以帮助传粉?
答:风力传粉和昆虫传粉。
T:利用风力传粉的花称风媒花,利用昆虫传粉的花称为虫媒花。
3、你能识别虫媒花和风媒花吗?
【活动】如果你是蜜蜂,你会被哪朵花吸引?
小结:
虫媒花:一般较大、花瓣的颜色较鲜艳,通常还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易于吸引昆虫,eg:桃、月季、橘、油菜等;
风媒花: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或成羽毛状,能分泌粘液,并且伸出花瓣外面,eg:玉米、水稻、杨、榆等。
【思考与讨论】
1、说说昆虫是怎样帮助花传粉的?
2、风媒花的特点对植物传粉有什么作用?
(二)受精
【过渡】传粉之后,植物要进行受精。
【视频】观察《植物受精》过程,描述植物是如何完成受精?
答: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房内的胚珠中有卵细胞。当花粉管到达胚珠时,花粉管里的精子就会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介绍】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零,只有子房逐渐发育成为果实。
【提问】果实和种子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呢?
【读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小结:
【提问】桃子和西瓜的种子数量为什么会不同?
【思考】
1、被子植物繁殖过程中,你认为哪个环节最为重要?
2、如果传粉环节受到影响,有什么办法改善吗?(人工授粉)
?
?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上课教师修改:
?
【板书设计】
?
?
?
【作业布置】
1.?B本P9-10
2.?课时特训P15-16
???
?
【教学反思】
1、新课导入环节以欣赏美丽的花的图片导入,虽贴合这节课的主题,但是从课堂氛围来看,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但是后续对花的结构的复习还是很有必要,只有30%的学生能完整说出花的结构。
对策:直接复习引入。
2、提问学生为什么异花传粉是自然界中普遍的传粉方式时,学生能思考到异花传粉时不同间花粉易传递,不易想到雌雄蕊的成熟期不同。
对策:创设情境反问——如果是进行自花传粉,有什么要求?
3、观看植物受精视频后,请学生结合图片再次梳理完整地描述受精过程时,学生们比较被动,只有个别学生举手,但是举手的学生的表述都是完整流畅而又清晰的。这反映视频传递的知识点是简单易懂的,学生对视频的观察解读也是到位的,但是涉及举手表达一段完整的描述,学生欠缺自信和积极性。
对策:今后教学中多多提供独立地完整表达一段话的机会,同时可以结合加分制鼓励学
生举手发言,畅所欲言。
4、在介绍果实和种子形成时,节奏过快。虽然反复整理子房和果实、胚珠和种子的关系,但是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容易引起学生的识记混淆。
对策:讲解时从后往前梳理,设置问题链:
果实由哪些结构构成?
种子由哪些结构构成?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那么是子房里的哪些结构演变发育而来?
????将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罗列板书,再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