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7.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7.2 7.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04 22: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野生动物
低碳生活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
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
砍伐
捕杀
污染
效应
入侵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大同中学
初一备课组
01
02
03
04
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目标
CONTENTS
05
认同每个公民都有保护生物环境责任
想一想,议一议
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吗?
酸雨腐蚀古代文物
酸雨危害树木(挪威)
酸雨使土壤酸化
讲授新课
酸雨改变水体生态环境
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叫做酸雨(acid
rain)。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
其范围在0~14之间。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
它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当雨雪在形成或降落的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二氧化硫等物质,就会形成酸雨。
酸雨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值,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
提示: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造成的。酸雨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引起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你能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有了方案,再尝试完成它吧。
1.制定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模拟实验
2.小组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讨论:
1.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找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P108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模拟实验是科学方法的一种。
诸如模拟血型鉴定,模拟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的实验,都是模拟实验。模拟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对植物施加模拟的酸雨,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了解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6.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对照组:施加清水
统计萌发的数量,或植物的株高、死亡数量
重复多组,取平均值
提示:
1.可以按照所介绍的配置比例,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2.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
3.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应当怎样设计?
4.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
5.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要怎么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小麦

水稻
玉米
大豆
黄瓜
25
27-36
30
35
24-29
31-37
材料准备:
1.配置“酸雨”:食醋和清水混合,玻璃棒搅拌,用pH试纸测pH值,配置出pH为3和5的两种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写好标签,放阴凉处备用
2.根据季节和温度选择合适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一些种子的最适温度如下表。
(单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一、探究原则:对照性、重复性、单一变量
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酸雨对植物有影响吗?
(1)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酸雨对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小组合作:4人为一个小组,尝试设计实验
3.制定计划
(1)设置装置:准备6个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在培养皿中铺上2-4层滤纸或纱布,加入适量的自来水,使滤纸或纱布湿润。然后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的摆上30粒种子。在另外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放30株已水培好的幼苗。
(2)编号、设置变量:
在培养皿下方分别标记A.B.C.D.E和F
培养皿A:作为种子萌发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培养皿B: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5的溶液(酸性弱);
培养皿C: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3的溶液(酸性强);
培养皿D: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培养皿E: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实验组,滴加pH=5的溶液(酸性弱);
培养皿F: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实验组,滴加pH=3的溶液(酸性强);
A清水
B.pH=5
C.pH=3
(3)培养:
每天用注射器定时滴加等量的、不同pH(pH为5和pH为3)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E、F培养皿的种子或幼苗上,同时分别向A、D两个培养皿内的种子或幼苗滴加等量的清水。
(4)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生长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
(5)计算结果
计算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或幼苗的死亡率。
组别
萌发的种子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对照组A:
实验组B:
实验组C:
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
100%
组别
幼苗的生长状况和死亡率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对照组D:
幼苗生长状况
对照组D:
幼苗死亡率
实验组E:
幼苗生长状况
实验组E:
幼苗死亡率
实验组F:
幼苗生长状况
实验组F:
幼苗死亡率
死亡率=
死亡的幼苗数
供检测的幼苗数
×
100%
生长状况用“好”“较好”“较差”“差”描述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一、探究原则:对照性、重复性、单一变量
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酸雨对植物有影响吗?
(1)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酸雨对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讨论:
1.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找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不一定。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地域跨国界的危害。
C
酸雨的强度
A
种子萌发与酸雨的强度有关,酸雨的酸性越强,种子萌发率越低。
避免偶然性
酸雨——空中死神
1.酸雨的危害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控制酸雨的措施
P110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水俣病
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丢猫会出现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等症状,甚至跳海自杀。随后不久,水俣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症状和猫一样,这就是轰动世界的水俣病。它的根源是工业废水,将大量的汞排放到了水源里,随着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到人体中,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

1.危害:
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水中、土壤中很多重金属物,如汞、镉、砷,还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2.控制水污染的措施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太阳
地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导致的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南极上方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白色垃圾污染
白色垃圾是指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P110课后练习
D
P114课后练习





酸雨
温室
臭氧层
<
大气
危害
酸性
净化

石油
排放
水华
赤潮
突变
癌症
饮用水
河流湖泊



变量
取平均值
平均98
98
越大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绿色出行;多种绿化带;错峰上、下班;
减少机动车保有量等相关措施都行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目的要求:
1.通过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和分析讨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材料用具:笔记本、笔
讲授新课
1.分组调查校园或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1)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并集体行动。
(2)可实地调查(注意安全),或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也可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或互联网收集资料。
方法步骤:
2.每组至少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写出具体的实例和近年来采取的措施。
3.分析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
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要求抓住关键问题,
并力求切实可行)。
4.每组推选两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调查报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分组分工、展开调查
选择问题、实地调查
分析原因、写出计划
推选代表、汇报情况
拟定保护环境计划
将一张旧报纸或用过的作业纸剪成碎屑,并浸在清水中。将浸泡过的纸屑与清水和淀粉一起放入容器内并搅拌成粥糊状的纸浆。将带框的窗纱网浸入纸浆中,然后轻轻地抄起纱网,使一层纸浆均匀地铺在纱网上,并将纸浆中的水控尽。
将纱网上的纸浆片摊在一张旧纸上,上面覆盖一张旧纸,并用擀面棍将纸浆片中的水分尽量擀尽,然后将纸浆片晾干或者吹干等。这样,一张再生纸就制成了。
保护环境的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讲授新课
退耕还林还草
讲授新课
植树造林
讲授新课
——生态茶园
发展生态农业
讲授新课
桑基鱼塘
讲授新课
速生林
讲授新课
——风力发电
发展清洁能源
讲授新课
——太阳能发电
发展清洁能源
讲授新课
太阳能汽车
讲授新课
锂电池新型概念车
讲授新课
氢燃料车
讲授新课
今日作业
1.完成校本剩余作业
2.课下提纲熟记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