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艺术魅力
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是记录事件和表情达意的书写符号。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具有集形象(形),声音(音)和词义(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在世界文字中独一无二,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的发展演变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图画式的文字很多。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和档案,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出土大约十五六万片,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的1000余字,甲骨文的结构已由独体字走向合体字,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大盂鼎和铭文拓片局部(金文)西周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金 文
金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在文字形态上,它和甲骨文实际同属于一个体系。所不同的,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以记录历史事件和表彰祖先公德的内容居多,时代也比甲骨文略晚,商朝的铭文很少,西周和春秋很多。
由于刻在钟鼎一类礼器和乐器的铭文,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过去又将金文叫做钟鼎文,或钟鼎彝器铭文。
薄戎奴(鸟虫书印)汉代
鸟虫篆称鸟书或鸟虫书,是先秦篆书的变体,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
秦阳陵虎符(小篆)
汉并天下(瓦当)汉代
小 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美术字的设计方法
1.象形设计:依据物体的外貌特征来创造汉字的方法,如日,月等字。
2.象意设计: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文字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物象的描摹,古老的文字具有明显的象形意味,字符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