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答案
八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选择题
1、下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
A.核威胁 B.核进攻 C.核恐吓 D.核反击
2、202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3周年。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军队诞生在南昌城
B.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海军和空军相继成立
C.20世纪70年代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开始组建
D.20世纪80年代后人民军队由单一兵种到多种兵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初共同倡导这一原则的国家有( )
A.英国、法国、美国 B.中国、印度、缅甸
C.苏联、中国、印度 D.中国、朝鲜、印度
4、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5、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 )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B.成立了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D.发射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6、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召开是在( )
A.1955年 B.1953年底 C.1954年 D.1950年
7、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围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8、下列叙述,不符合人民空军发展状况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空军部队已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B.人民空军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C.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空军现代化建设完全靠自己研制
9、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局面逐渐打开,世界舞台上有了“中国声音”。“中国声音”指(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11、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担任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 )
A.巡航舰 B.导弹驱逐舰 C.太仓舰 D.核潜艇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
1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下列那两个国家有关?(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1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空军就在战争中经受考验,它使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这一场战争是(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
15、20世纪50年代,缅甸的一位总理曾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16、观看下图,21世纪初中国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二 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在北京宣布成立,出于保密的需要,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
材料三 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制胜之道,要在得人。《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专业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现在的名称。
(3)材料三反映的信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18、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在多个外交场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是在哪一年?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图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3)图二的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请简述这种精神的含义。
(4)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这个方针对万隆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9、下面的图片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
2021春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答案
八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选择题
1、下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
A.核威胁 B.核进攻 C.核恐吓 D.核反击
【答案】D
2、202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3周年。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军队诞生在南昌城
B.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海军和空军相继成立
C.20世纪70年代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开始组建
D.20世纪80年代后人民军队由单一兵种到多种兵
【答案】C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初共同倡导这一原则的国家有( )
A.英国、法国、美国 B.中国、印度、缅甸
C.苏联、中国、印度 D.中国、朝鲜、印度
【答案】B
4、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答案】A
5、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 )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B.成立了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D.发射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答案】B
6、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召开是在( )
A.1955年 B.1953年底 C.1954年 D.1950年
【答案】A
7、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围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答案】D
8、下列叙述,不符合人民空军发展状况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空军部队已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B.人民空军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C.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空军现代化建设完全靠自己研制
【答案】B
9、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局面逐渐打开,世界舞台上有了“中国声音”。“中国声音”指(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10、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答案】D
11、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担任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 )
A.巡航舰 B.导弹驱逐舰 C.太仓舰 D.核潜艇
【答案】B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
【答案】A
1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下列那两个国家有关?(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答案】A
1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空军就在战争中经受考验,它使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这一场战争是(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
【答案】B
15、20世纪50年代,缅甸的一位总理曾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答案】B
16、观看下图,21世纪初中国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是( )
A. B. C. D.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二 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在北京宣布成立,出于保密的需要,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
材料三 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制胜之道,要在得人。《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专业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现在的名称。
(3)材料三反映的信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答案】(1)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火箭军。
(3)科技强军、人才强军。
(4)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努力学习,为科技强军作出自己的贡献。
18、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在多个外交场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是在哪一年?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图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3)图二的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请简述这种精神的含义。
(4)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这个方针对万隆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4)同:亚非国家有着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都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都有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愿望。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9、下面的图片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
【答案】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召开,反映了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