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牲畜\畜牧 琴弦\船舷 苛刻\百舸争流
B.遏制\拜谒 虹霓\弥散 摄影\蹑手蹑脚
C.钱帛\织锦 开辟\复辟 驿站\络绎不绝
D.吸吮\殒身 伫立\矗立 商贾\余勇可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杂揉 端详 食不果腹 虽九死其犹未悔
B.凌霄 暮霭 蜗角虚名 以手扶膺坐长叹
C.瞭望 瞻养 缘木求渔 万里悲秋常作客
D.签署 缔造 敬谢不敏 杨柳岸晓风残月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几十年的医疗实践中,廖志峰一直践行着“诚信守法、廉洁行医”这道医疗人员的行为准则,为广大医护人员树立了一面旗帜。
B.电视剧《下海》全景式勾勒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生动地表现了一代中国人艰苦创业的心酸奋斗史。
C.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固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D.先生是个闷葫芦,任你在这里气得惊天动地,山崩地裂,他永远是一副安之若素的表情:不急不缓,不焦不燥。
4. 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 ;后来是 ;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 ;悲的是不得归, ;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 。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①“我已无家,君归何里”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③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④“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⑤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
A.⑤③④②① B. ③⑤②④①
C.③⑤①④② D. ⑤③④①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千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小说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
B.酸奶所特有的益生菌能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长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全球气候变暖使人们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加剧、大气成分改变及海平面上升,而人类活动是地球迅速升温的主要原因。
D.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有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方向和路径,与校长的教育理念有莫大关系。
二、(21分,每小题3分)
(一)课内文言文(9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然此可为智者道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始适还家门
C.誓天不相负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火尚足以明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牛何之 之二虫又何知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其若是,孰能御之乎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于我心有戚戚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8.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A. 渐见愁煎迫 B.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 卿欲何言 D.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开宝中,以《尚书》擢第,调补将陵尉。太平兴国八年,太宗召坦等谓曰:“诸子生长深宫,未知世务,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汝等皆朕所慎简,各宜勉之。”乃以坦为益王府翊善。
坦性木强①固滞。王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宾僚乐饮,置酒共观之。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是时太宗亦为假山,闻而毁之。
王少逸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上尝诫之曰:“元杰知书好学,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邪?”顷之,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太宗日使视疾,逾月不瘳②,甚忧之,召王乳母问状,乳母曰:“王本无疾,徒以姚坦检束,居常不得自便,王不乐,故成疾。”上怒曰:“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因命捽至后苑,杖之数十。召坦慰谕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
王薨,改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他日因事得对,上以其旧人,召升殿与语。坦言及故府,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坦退,上谓侍臣曰:“坦在宫邸,不能以正理诲谕,事有微失,即从而扬之,此卖直取名耳。”景德初,求补郡,俾知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二年,卒,年七十五。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三十六》)
【注】①木强:质直刚强。②瘳:病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资良士赞导 赞:称赞。
B.流血被体 被:覆盖。
C.自是坦每暴扬其事 暴:暴露。
D.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 短:说坏话。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闻而毁之 夫列子御风而行
B. 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C. 徒以姚坦检束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 必尔辈为之谋耳 慎勿为妇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姚坦“质直刚强”的一组是
①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②王少逸豫,坦即丑诋③因命捽至后苑,杖之数十
④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⑤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⑥事有微失,即从而扬之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⑤⑥ D. 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宗认为皇子久居皇宫不懂世事,于是精心挑选姚坦等人,在宫中教导皇子,使他们懂得忠孝之道。
B.益王耗巨资建成假山,召集宾客置酒欢饮,唯独姚坦低头不语。在益王追问下,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C.宋太宗曾经告诫姚坦,要看到益王宋元杰贤明的一面,对其不合礼仪的地方要讲究劝谏艺术;但对姚坦秉义直言的行为依然十分支持。
D.姚坦尽忠职守,但他性情固执,不太注意说话的方式,终于得罪了益王,被评价为宣扬自我,“卖直取名”。
第Ⅱ卷 (共114分)
三、(30分)
13.把课本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3分)
(2)王强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3分)
(3)王不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题。(4分)
登超山绝顶
卓明卿(明)
秋空鸟道极高寒,两腋天风化羽翰。
飞步直凌双柱上,银河咫尺侧身看。
【注】羽翰:翅膀。双柱:奇石名,两石如柱,故得名。
14.本诗是如何描绘超山之高的?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5题。(8分)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临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离任隐居吴兴卞山,此词为作者59岁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当时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5.(1)请结合上阕分析“笑谈独在千峰上”所刻画的形象特点。(4分)
(2)“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
(李清照《声声慢》)
(5) , ,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五、(8分)
17.请以下面这句话为观点句,续写一段话,要求阐述具体充分。(4分)
品读古典诗词,从中汲取生命的营养。
。
18.请根据情境,分别补出男士和女士所说的话。(4分)
几年前,电视转播音乐大师梅达的音乐会。梅达出场前披挂着一个花环,当他在台上忘我地指挥乐队时,花瓣纷纷落到脚下。
一位男士忧伤地说: 。
一位女士却微笑着说: 。
六、(16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9~22题。
秋声起处是故乡
查干
⑴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
⑵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丰美的牧场,也有广袤的田园。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遐想和启迪是无限的。秋之声就是天籁,故乡的秋之声,是天籁中的天籁。
⑶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寻香乱飞。
⑷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西瓜地。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把那块宝地捂得严严实实。我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⑸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千千万万个高粱叶子,窸窸窣窣地流动如天涯之水,总觉得,那声音是从一个未知的神秘之处飘荡过来,而后又哗然推向另一个未知的地方。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即刻使你弱小的生命,纯净若清晨草叶上的露水。
⑹高粱地外边是野性的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地倾诉,那是背景音乐。
⑺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美妙的天籁,它把你整个的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乡。这时的你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
⑻带着故乡的秋声上路,在城镇乡野间辗转,虽然疲惫,但故乡的秋声,总以她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我跋涉中的灵魂。故乡的天籁一遍遍回响在心头,即使在喧嚣尘世中,当我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谛听,仿佛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我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
⑼这才是天籁的真意。
⑽一个人想要聆听天籁,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那些工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之中的人,是无缘于天籁的。
⑾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因为他心中藏有天籁。古代那些真正的隐士,无一不与天籁相伴。老子骑牛出关,所寻求的也许就是一个“无”字的真正内涵吧,因为他心中怀有更为空灵的天籁。
⑿然而,天籁对于一个利欲熏心的人而言,不过杂音而已。他哪里顾得上去品味什么天籁呢?利欲、权欲使他五内翻腾,不由自已。天籁与智者相伴,不与狂徒为友。能够聆听天籁的人,一定多有善举而无恶习。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那么光明定能驱走黑暗,正义定能战胜邪恶,天籁就会与你相伴。
⒀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们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取材于查干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9.故乡的秋声有哪些特点?请综观全文简要概括。(4分)
20.赏析第6段中划线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1.结合上下文回答,作者在第11段中写陶渊明和老子有何作用。 (4分)
22.如何理解“只要我们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迎”字有以下解释:①接。如迎接,欢迎,迎宾。②面对着,冲着。如迎面,迎风,迎战,迎敌。③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如逢迎,迎合。
请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1.B
2.D(杂糅 以手抚膺坐长叹 赡养或瞻仰)
3.B(心酸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是指令某人伤心难过。 辛酸是对生活状态以及经历的一种描写,是指人们经过了某种艰辛酸苦的历程。)
4.C
5.D(A.结构杂糅,去掉“由于”;B.搭配不当,“改善”改为“缩短”; C.成分残缺,“气候变暖使人们面临严重的……等问题”)
二、(21分)
(一)(9分)
6. A 7. B 8.C
(二)(12分)
9. A(赞:辅助,协助)
10.B(乃:于是,就。A.连词,表顺承,可译作“就”;连词,表修饰,不译。C.介词,因为;动词,认为。D.介词,替,给;介词,因为。)
11.A(③太宗责罚乳母⑤姚坦自我称许⑥太宗对姚坦的批评)
12.D(一是“终于得罪了益王”错,二是被宋太宗而非益王评价为“卖直取名”。)
三、(30分)
13.(10分。采分点着重参考划线处,语意翻译流畅。)
(1)(3分)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2)(3分)益王强迫他看,姚坦说:“只见到血山,哪里有假山!”
(3)(4分)益王不能接受(采纳)规劝之语,并且装病,想让我赶走(远离)正直之士让他自己为所欲为,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14.(4分) 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写超山之高:站在超山之顶,身边是高寒的鸟道,天风劲吹,张开双臂如同张开翅膀,飘飘欲仙,站在双柱石上,银河就在身边,侧转身体就能看到,无需仰望。(3分)全诗想象丰富,写得十分大气。
15.(1)(4分)词人以年迈之躯独登绝顶小亭,谈笑于千峰之上,表现其豪放旷达、老当益壮的形象特点;(2分)而“独”字照应下文的“与谁同赏”,又刻画了词人苦无知音、报国无路的落寞形象(2分)。
(2)(4分)鼓励年轻人应当振作精神,积极为收复中原故土贡献力量(2分),同时也表现出了词人的爱国之情和因年老而难酬报国之志的遗憾、怅惘之情(2分)。
16.(8分,任选4题,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3)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4)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5)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四、(8分)
17.(4分。能围绕“古典诗词”点出具体的诗词作品[1分],能扣住古典诗词的特点对“生命的营养”阐释准确[3分]。)
示例1:迷茫的时候,去品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会从中汲取自信和勇气;消沉的时候,去品读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会从中汲取超然与力量。
示例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人生难免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坦然、超然、安然,这是东坡先生给予我们的生命营养。
18.(4分。每句2分,男士、女士的语言能分别体现悲观[忧伤]和乐观[微笑]的特点)
示例1:男士:花谢了,他也该结束演出了。
女士:他指挥得多好啊,连花儿都为之倾倒了。
示例2:男士:等他指挥完,他颈上只会挂着一根绳索。
女士:到结束的时候,他会站在一堆美丽的花瓣中。
五、(16分)
19.(4分)①声势浩大,美妙神秘,纯净和谐,空灵自然;(答出两点即可)②能给人祝福和抚慰,使人灵魂安静。(每点2分)
20.(4分)运用拟人手法,将蝈蝈蚂蚱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比拟成人与人之间的低声倾诉,情趣盎然(2分);运用比喻将其鸣叫声比作背景音乐,生动描绘了草地上充满生机活力、纯净和谐的声音(2分)。
21.(4分)①陶渊明、老子心怀天籁,所以才向往隐逸生活,(1分)以此证明一个人想要聆听天籁,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不追求富贵功名。(2分)②为下文总结中心(发出呼吁)做准备。(1分)
22.(4分)“故乡”一词在文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曾经养育了我们的家乡,也指给予我们心灵滋养和灵魂抚慰的精神家园。(2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有纯净正义的精神追求,无论身处何方,就一定能聆听到美妙纯净的天籁之音。(2分)
六、(60分)
23.参考2011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士。开宝年间,凭借《尚书》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被任命去补将陵尉这个职位。太平兴国八年,太宗召见姚坦等人,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们在宫里长大,不懂得人情世事,必定要有好老师协助教导他们,让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忠孝的道理。你们都是我慎重选出来的,各自要勤勉才是。”于是任命姚坦做益王府翊善。
姚坦性格强直固执。益王曾经在府院内修建了一座假山,花费资金过百万。落成之日,召其宾客幕僚庆贺,宴酒共观赏。唯独姚坦俯首不看,益王强迫他看,姚坦说:“只见到血山,哪里是假山!”益王大惊问其中缘故,姚坦说:“我在田舍的时侯,看见州县催科,逮捕平民父子兄弟,送至县衙鞭笞,遍体流血,这座假山都是农民的租税所建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当时太宗处也在建筑假山,听到这件事之后,就停止建造,把假山毁掉。
益王年少喜好逸乐嬉游,姚坦就直言劝谏,益王很鄙视他的为人,于是姚坦常常宣扬他的事情。太宗曾经告诫姚坦:“元杰知书达礼,也称得上是贤王了。他年轻,纵使有不合礼节的地方,也应该委婉规劝,况且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就打击他,那又怎能是帮助他的方法呢?”不久,益王身边的人就教他装病而不上朝廷议事。太宗每天派人去探病,过了一个多月还未见好,太宗很是担忧。召见益王的乳母询问详情,乳母回答:“益王本来无病,都是因为姚坦的管教严厉,益王总不可以自由活动,闷闷不乐,所以称病。”太宗听了之后很生气,说:“我选择正直的学者,帮助益王学好向善。益王不能接受规劝之语,并且装病,想让我赶走正直之士让他自己为所欲为,我怎么能这样做呢?况且益王年少,肯定是你们这些人教他这样做的。”便命人将乳母拉至后苑,罚打数十杖。太宗为此事亲召姚坦,对其安慰:“你处身王府,能够凭借正气做事,被小人所嫉恨,实非易事。你只管这样去做,不要担心谗言离间,因为我一定不会听信的。”
益王死后,姚坦改任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一天,姚坦因有事被诏上殿对话,皇上因为他是老臣,召他来殿堂和他说话。姚坦说起旧人旧事,多是指责诸王子不对,称自己斗胆敢言,尽忠正直。待其退殿,皇上却对众臣说:“姚坦在宫诋时,不是以正确的方式来教导指明,事情稍有一丝过失,他就张扬攻讦,这样做无非是出卖正直谋取名声罢了。” 景德年初,姚坦上书请功补郡,被任职邓州。转运使上书朝廷,表扬了其治政功劳,皇上诏令嘉奖姚坦。大中祥符年初,复知光州。二年,去世,年七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