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能力提升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能力提升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3 12: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10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画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间隔/间谍
造诣/主旨
屋舍俨然/严阵以待
B.篁竹/惶恐
垂髫/笤帚
悄怆幽邃/悄然无声
C.贻误/危殆
清冽/事例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D.舍弃/屋舍
雎鸠/恣睢
怡然自乐/佁然不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复前行
B.黄发垂髫
C.凄神寒骨
D.斗折蛇行
3.下列画横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似与游者相乐。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遂与外人间(jiān)隔
B.其岸势犬牙差(chà)互
C.居右者椎(zhuī)臀仰面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5.下列句子和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落英滨纷。
B.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C.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D.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
C.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D.佛印居右
道阻且右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8.下列各句句式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卷石底以出
A.全石以为底
B.见渔人,乃大惊
C.其两膝相比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9.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未果,寻病终。后遂无向津者。
翻译:(他探访桃花源的计划)没有实现,不久就病逝了。以后再也没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裙里。
D.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翻译:顺流而下去追寻,道路艰险又高又陡。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B.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C.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D.
《核舟记》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和“总-分”的结构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11.古诗文默写。(10分)
(1)式微式微,
?微君之故,

(《诗经·邺风·式微》)
(2)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4)《桃花源记》中“

。"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5)《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在写法和内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
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下列对文中句子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1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复行数/十步
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D.寻/病终
13.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4分)
(1)渔人甚异之
(2)黄发垂髫零
(3)便要还家
(4)便扶向路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根据课文内容,请概括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2)往来翕忽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8.结合内容,说说作者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9-20题。(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9.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0.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阅读下文,完成21-22题。(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1.本诗表达了的情感。(2分)
2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2分)
(五)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23-24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雄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宽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宽慰和鼓舞。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宣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24.
“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三、写作(50分)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折射出拳拳的爱国热情。
读了《傅雷家书》,你一定有所触动或启发,请写出你的阅读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
1.
B
2.
B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含义的理解能力。A项“鲜美”古义为“新鲜美好”,今指食物新鲜美味。B项“绝境”古义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指没有出路的境地。C项“游者”的古义和今义均为“游玩的人”。D项“无论”古义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4.D
5.C
【解析】
A.滨一缤。
B.毁一级。D.坦一祖。
6.C【解析】
A.寻觅,寻求/随即,不久。B.玉饰/环绕。C.大约。D.方位词,右边/向右迂曲。
7.C
【解析】“皆”是“全,都”的意思。A.并:都。B.咸:全,都。C.具:详细。D.悉全,都。
8.
B
【解析】例句是倒装句,正确语序应为“石底卷以出"。
A.倒装句,正确语序应为“以全石为底”。
B.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桃花源中人”.
C.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D.倒装句,正确语序应为“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
9.D
【解析】“溯洞”的意思是“逆流而上”
10.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核舟记》运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D项表述有误.
11.
(1)胡不归
胡为乎中露
(2)涵虚混太清
波撼岳阳城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5)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二、(一)
12.B
13.(1)对……感到惊异(2)指小孩(3)同“邀”,邀请(4)先前的
14.(1)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树、竹林之类。
(2)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了。
15.体现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等方面。(或体现在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等方面)
(二)
16.
(1)清凉。
(2)轻快迅疾的样子。
17.
(1)青葱的树和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率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8.由“隔篡竹”听到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接着看到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内心得到慰藉;最后由小石潭凄清的环境而生发被贬谪的落寞悲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