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2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2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3 08: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一图四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是以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为题材,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试一试”让学生摆圆片,通过分圆片的几种情况来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想想做做”通过游戏形式,巩固了10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谈话:上课前,郑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熊大熊二),熊大熊二在森林里玩耍的时候觉得肚子饿了,想摘苹果吃,不过想要吃树上苹果就得答对苹果树上的题目,这可难坏他们两个了,小朋友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知识帮帮他们吗(10的分与合练习)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苹果吃完了,熊大熊二打算带上小朋友们去踢足球,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景图。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熊大熊二将小朋友们分成了两个部分,你能说说是哪两个部分吗(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戴帽子的有3人,没戴帽子的有7人……)
再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并适时在情景图中用大括号、问号等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图的意思,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出示问题1。(图意: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会列式吗?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6+4= 4+6=)
再问:你能算出这两道算式的结果吗?(着重说一说是怎样算出6+4=10的,并强调可以根据6+4=10,直接写出4+6的结果)
出示问题2。(图意:一共有10人,左边有6人,右边有多少人)
提问:要算右边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0-6=)
再问:怎样算出10减6等于几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加法算式想减法算式结果的方法)
出示问题3。(图意:一共有10人,右边有4人,左边有多少人)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并算出结果。
谈话:刚才有同学说,图中有3个小朋友戴帽子,7个小朋友没戴帽子,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先自己写出算式,再和同桌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2.教学“试一试”。
谈话:我们来做个抛花片的游戏好吗?(拿出花片)老师这里有10个花片,每一张花片的正面都印着花的图案,背面都没有图案。像这样(边说边操作)把10个花片抛在讲台上,请同学们猜一猜,可能有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学生猜可能出现的结果)
验证:想知道谁猜对了吗?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数一数。(指名数花片)
提问:你能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出四道算式)
谈话: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中数出10个花片,抛一抛,看你抛出的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再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四道算式。
反馈各种不同的结果,当学生说自己抛出的是5个正面朝上和5个背面朝上时,提问:你怎么只写出了两道算式?
谈话:根据抛花片的结果,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吗?(学生活动)比较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课题: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板书)
三、巩固练习,扩展思维。
1.教材第66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利用游戏形式
2.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也可以在游戏中完成。
3.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3、第4、第6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
4.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5.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6+4= 10-4=
4+6=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