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部编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各民族相互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2、“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所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3、“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 )
A.邓小平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4、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我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香港与澳门问题
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五十六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6、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根本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
A.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 B. 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8、“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A.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B.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9、“……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原则
C. 经济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11、下图是我国发行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和壮族文字。这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某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同年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湾同胞期盼台湾当局尽快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14、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制度是( )
A.县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15、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6、台湾地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曾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100多千米的距离,但是要花50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条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③“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④海内外中国人民没有共同的心愿去实现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结合材料说出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
(2)如今我国不断地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21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2、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展现的是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
(2)请写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3)这两个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8年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余万人次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18年11月13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目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请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2021春部编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各民族相互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答案】D
2、“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所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答案】D
3、“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 )
A.邓小平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答案】B
4、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我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香港与澳门问题
【答案】C
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五十六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答案】A
6、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根本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答案】C
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
A.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 B. 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答案】C
*8、“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A.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B.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答案】C
9、“……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答案】C
1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原则
C. 经济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答案】B
11、下图是我国发行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和壮族文字。这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2、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13、某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同年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湾同胞期盼台湾当局尽快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B
14、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制度是( )
A.县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答案】B
15、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答案】D
16、台湾地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曾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100多千米的距离,但是要花50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条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③“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④海内外中国人民没有共同的心愿去实现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结合材料说出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
(2)如今我国不断地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21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符合题意,写出两条或两条以上建议,表述准确即可)
2、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展现的是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
(2)请写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3)这两个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1)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2)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8年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余万人次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18年11月13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目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请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答案】(1)说明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落实好“一国两制”;增进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3)“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等。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