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写读后感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学写读后感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5 10: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学写读后感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习作三
教学目标
1、明确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基本要求和写作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观点,能围绕观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3、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读书、观影后写读后感的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看图激趣
看到这幅草原图,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这草真绿啊!这里真宽阔呀!这的空气肯定很新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看图激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看到这幅流水落花图,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探讨交流
看到这两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这草真绿啊!这里真宽阔呀!这的空气肯定很新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都是有感情的,看到图画有所感受,是观后感,吃完东西有所感受,是吃后感。读完文字有所感受,那是读后感。
新课导入
美国富兰克林说过:“阅读使人完美,思考使人深刻,交谈使人清晰”。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书,读完后没有任何印象,那书就白读了。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读书的感悟,才能让每一本书真正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写作——学写读后感。
探讨交流
阅读文本,摘录重要内容,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1、什么是读后感?
2、写读后感,要注意哪些方面?
3、写读后感容易犯什么错误?
4、什么是观后感?
讨论交流
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
讨论交流
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讨论交流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
但比较平常、
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讨论交流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讨论交流
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感”是作文的重点
,写读后感时,容易犯引述原文过多的毛病,感的内容单薄,被淹没在引述当中,这是要注意避免的。
讨论交流
看电影或电视时,也会有一些感受和想法,写下来,就是“观后感”,与“读后感”的写法类似。
技巧点拨
第一步:理解原文抓要领。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
(1)记叙文,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2)议论文,要把握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表达出来的观点。
(3)说明文,要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关注说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由此而引发感想。
技巧点拨
第二步: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技巧点拨
第三步:写作过程要完整。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简洁的句子表述出来。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使文章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归纳总结
《小石潭记》“潭中鱼”的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常见景致,却让人觉得特别精美。
这得益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全身心投入。
静下心来,认真品味,才能感受到美。我们旅游时,如果只是满足于走马观花,就很难发现美、欣赏美。



写作实践
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
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例文欣赏
读《桃花源记》后感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向往。
  陶渊明先生希望的世间的和平、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不正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吗?  
写作实践
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例文赏析
叹为观止《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公认的文学巨著。曹公之功力,无法用语言形容。全书包罗万象,煞是好看。鲁迅先生评价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缠绵,革命家看排满,流言家看宫闱秘闻。”除此之外,实还可看社会万象,看养身之道,看官场百态,看工艺建筑;并可看戏、看诗文、看排场、看笑话。
我自十一岁始读《红楼梦》后欲罢不能,得空便读。初,纯乎是看个热闹,只觉人多事也多。后来渐渐看起了交际之道,读起了原先跳过的诗文。愈读愈觉得好,“如口中含了个千斤重的橄榄”(香菱语),味美得说不出。
不必说全文,单取任一段看,都有独到之处。仅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先说其热闹。“门外已然一片盛景,进门后左拐右转”,便初领了贾氏大家之气。人物陆续登场,丫环婆子已不寻常,太太奶奶更是了不得。借黛玉之眼,看那珠光宝气,富贵堂皇。那些个霓裳锦衣,通体的装饰,名堂甚多,皆未听
例文赏析
说过。各人容貌,谈吐举止,仪礼之道,亦是与众不同。
再略探门道。各人出场不同:有扶,有请,有自个儿跑来,有的“千呼万唤始出来”,更有的借故不见,“出场”的只是个名字。各人之言语又不同:有的小心翼翼,中规中矩,有的放诞不拘,先声夺人。各人动作亦不同:有携、拉、扶、送……借黛玉之耳目,皆跃然于纸上,是曹公用笔之精妙。这些个不同,都很有道理。再说那“凤辣子”,偏不像其他人规规矩矩,安安静静,而是自己“不请而至”,人不到声先来。令黛玉私下纳罕,也让读者心存疑虑,兴趣顿生:究竟是谁,如此特别?人来了,却仍看不清。只因浑身上下实在鲜亮夺目,几乎叫人睁不开眼。足见其贪图虚荣爱好富贵且非风雅之士。待看清面目,只觉美则美矣,却亲近不得。含春粉面中也透着可畏阴气。
好可怜见的黛玉!被凤姐拉来送去,很是被动;又时悲时喜,甚是唬人。凤姐那段著名台词,亏曹公想得出!一箭数雕,讨好这个,笼络那个,亲在
例文赏析
其表威匿其中,八面玲珑,又很是干练,但藏不住那虚伪之心。
再说两个“文”字辈。曹公用虚笔免他们出场,也免读者因雷同而生厌。把个活宝宝玉,也藏得甚好,最后一个露面。写其外貌装束,穷极美词,一首《西江月》寓褒于贬。两个悲剧主人公初次见面,一惊一笑,暗藏悲情。曹公处处用心,为下文作好铺垫。
少不得要提高君那后四十回。十一岁时便很不喜欢,捏着鼻子读完,现在更多些恶感。枉费曹公心计,前八十回在高君眼里,仅剩一“人物关系表”而已。后四十回人物形象干瘪,一个个均突然转变,如第八十三回中,黛玉竟然没来由地劝宝玉读书。事儿也少,热闹也少。待到“沐皇恩”,只叫人无语。高君写得当然不坏,但多少破坏了全书整体美感。这与他出身环境有关,可以理解。
《红楼梦》是本叹为观止的好书。对待它,或许应像爱因斯坦对待巴赫一样:“我们只能品味,只能欣赏,不要妄加评论”。
点评
点评:洋洋大观一部《红楼梦》,作者用短短千字便评出一些情味来,个中原因何在?在于抓住典型,撮其要领。先总评其博大精深,然后由总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典型,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叙与议、引与评巧妙结合。结尾用“闲笔”提一下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对比。语言洒脱不拘,大家气象,特别有概括力。例如:“只觉人多事也多”,“后来渐渐看起了交际之道,读起了原先跳过的诗文”,“进门后左拐右转,便初领了贾氏大家之气”,妙极!“好可怜见的黛玉”,着一“见”字,那情味便非同一般。
作业布置
三、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板书设计
学写读后感
引述原文
提出观点
联系生活
总结归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