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囚绿记》(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3《囚绿记》(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2 16: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作者为何要囚绿?
爱绿
绿在何处?
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狭窄、潮湿、
炎热、简陋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5段,找出其中细腻地描写“绿”的句子或词语,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爱到什么程度呢
爱到什么程度呢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焦急、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 。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忧伤
渴望、
喜悦、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恋绿
留恋
作者如此留恋这片绿, 以至对绿产生了什么念头?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囚绿
结果怎么样?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作者什么时候放了它?
——离开北平的时候
释绿

绿

绿

绿

绿

绿
主旨
写作背景
《囚绿记》写于1938年,当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学创作的作者由此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
文章当中哪些地方对写作背景作了暗示?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此段中哪一句是最重要的?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暗示了什么信息
——表明作者也想做一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人;要永远与黑暗势力抗争到底;坚信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
爱绿

绿
释绿
思绿
恋绿
个人
民族




顽强斗争
主旨
1、感受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及行文中所表达出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2、鉴赏课文,把握课文赋物以情的写法。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赋物以情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植物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我怀念我的圆绿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赋物以情
这篇课文用赋物以情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 “气质” ,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课堂练笔
洁白的雪花,步履轻盈、姿态舒展,带点儿神秘,带点儿欢悦,慢悠悠地飞下来。这是多么幽雅、浪漫的意境!我惬意地站着,任凭她们争先恐后地和我拥抱,站在我的发梢上表演惊险的杂技。不知何时起了风。雪花失去原本优雅的美姿,随风狂舞起来,像条条挥动的鞭梢,甩在脸上,有点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