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兰亭集序》(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4.1.2《兰亭集序》(苏教版必修5)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2 16: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王羲之,字___,善书法,有___之称,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___。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逸 少
“书圣”
“王右军”
东床快婿:东晋太尉郗鉴要为自己女儿找女婿,就派一位门客到时任丞相的王导家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东床快婿”原本指王羲之。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kuài jī ) ( guǐ)
(xì) ( tuān)
(shāng ) ( chěng)
(qǔ) (xì)
(shāng) ( jiē dào)
会 稽
癸 丑
修 禊
激 湍
流 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感慨系之
齐彭殇
字 音 字 形 :
嗟悼
第一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第二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第三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夫人之相与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仰观宇宙之大
向之所欣
结构助词, 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间,取独
用在主谓间,取独
动词,得到,实现
代,它
代,它
定语后置的标志
音节助词/代词
实词积累——修
茂林修竹
邹忌修八尺有余
况修短随化
修禊事也
乃重修岳阳楼
修守战之具
乃修文德以来之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高,长

引申为举行
修理,修造
修造,整治
修饬,治理
使……有修养
第一段:点明宴集之乐——乐
景幽——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
人贤——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王羲之邀集“高卧东山”的谢安、诗文“有金石声”的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10岁的献之等41人齐聚兰亭,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文人雅士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们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何其快哉!
第二段:慨叹生命短暂——痛
“胜景不常,胜筵难再”,作者乐极生悲。 因为他们处在政治极为黑暗的时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因此保全性命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为此有的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但世事流逝,死生无常,个体有限的生命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而脆弱。在对死亡的思考与关照中,再次感到人生之痛。
第三段:阐明作序目的——悲
由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并对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进行抨击,说明阐述生死观的必要。
作序目的
千古同悲
时代背景
死生无常
景幽
人贤
事雅



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消极悲观?
虽然生死是人无法驾驭的自然规律,但是作者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作者没有直面回答,但表示要“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事长河中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
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都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历史上大凡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这一写法也正是王羲之“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体现。
知其不可而为之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斗争是他生命第一要素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样来自于对死亡的超越。这也启迪我们要把握当下,善待人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好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