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共42张PPT)+教案+微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共42张PPT)+教案+微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5 10:07:35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重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哎呦
这配音不错呀
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泛着淡淡新绿的柳枝在舒展筋骨,草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庄子和惠子有说有笑地走在濠水的桥上。泉水叮叮咚咚,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这时,庄子和惠子进行了一场辩论,他们在争辩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同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自学展示
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履,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很难找到知己,不过,惠子是一位与之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辩论的场景。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他们也许不是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合的知音,但他们是这样才华相当的“辩友”。
三、朗读课文
1.解释文题
题目是编者加的。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标题的意思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文题交代了人物、地点以及故事的开端与由来。
2.朗读课文
(1)范读听音:听读课文,将生字读音标注在课文中,给长句划节奏。
(2)朗读指导
本文朗读时要重点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庄子的第一句话,要读出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惠子的质问要读出肯定、甚至是有意刁难的、咄咄逼人的语气;之后庄子以反问句应答,要读出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惠子的应答,后半句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庄子最后的应答,语调要缓和、冷静、从容。
3.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把事件的场景放在头脑里,同桌两人进入情境,直接对话,一人读庄子的语言,一人读惠子的语言。想一想:庄子和惠子对于鱼是否快乐所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庄子的观点是:“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他认为鱼是快乐的。
惠子的观点是:“子之不知鱼之乐。”他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自由练读
庄子和惠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展开这场辩论的呢?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自由练读人物语言,找出各自表达理由的句子,结合语境,想一想要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表现出辩论的味道。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读时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急于反驳,问中带着肯定,是无疑而问,有意刁难、咄咄逼人的语气,语速稍快。)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以问对问,是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前半句让步,后半句进攻,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的语气。)
“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冷静、从容,充满智慧、诙谐的语气,读时语气要缓和。)
5.改编语言朗读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按照屏显格式将人物语言改写成现代白话。
庄子悠然地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立刻反驳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机智地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不容置疑地说道:“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庄子诙谐地辩解道:“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四、疏通文意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五、精读探究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鱼之乐。庄子认为: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惠子: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2.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同时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3.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本文除了第一句用陈述句略作交代外,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庄子和惠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技巧,将这场辩论深化。两人在辩论中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4.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回转话题,偷换概念,在既有“怎么”意,也有“哪里”意的“安”字上做文章,将惠子所问的“怎么知道”故意解释为“哪里知道”,避重就轻,轻易化解了难题,其机智灵活可见一斑。
六、合作探究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
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文中的“鱼之乐”,其实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论辩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3."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雄辩之外还具有无穷的韵味。惠子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庄子把自己的快乐移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衬托庄子的快乐,这是典型的"移情"。这两个人,你更欣赏哪个?请说出理由。
喜欢庄子的生活态度,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七、课堂小结
1.《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
想象奇幻。
第二,
构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八、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淡你的理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2.庄子名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泛着淡淡新绿的柳枝在舒展筋骨,草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庄子和惠子有说有笑地走在濠水的桥上。泉水叮叮咚咚,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这时,庄子和惠子进行了一场辩论,他们在争辩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同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寻找答案。
导入新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重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难点)
学习目标
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履,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很难找到知己,不过,惠子是一位与之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辩论的场景。
资料链接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他们也许不是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合的知音,但他们是这样才华相当的“辩友”。
资料链接
题目是编者加的。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标题的意思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文题交代了人物、地点以及故事的开端与由来。
文题解读
课文朗读
范读听音:
听读课文,将生字读音标注在课文中,给长句划节奏。
课文朗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cóng)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课文朗读
朗读指导
本文朗读时要重点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庄子的第一句话,要读出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惠子的质问要读出肯定、甚至是有意刁难的、咄咄逼人的语气;之后庄子以反问句应答,要读出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惠子的应答,后半句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庄子最后的应答,语调要缓和、冷静、从容。
课文朗读
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把事件的场景放在头脑里,同桌两人进入情境,直接对话,一人读庄子的语言,一人读惠子的语言。想一想:庄子和惠子对于鱼是否快乐所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课文朗读
庄子的观点是:“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他认为鱼是快乐的。
惠子的观点是:“子之不知鱼之乐。”他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课文朗读
自由练读
庄子和惠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展开这场辩论的呢?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自由练读人物语言,找出各自表达理由的句子,结合语境,想一想要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表现出辩论的味道。
课文朗读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读时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急于反驳,问中带着肯定,是无疑而问,有意刁难、咄咄逼人的语气,语速稍快。)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以问对问,是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
课文朗读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前半句让步,后半句进攻,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的语气。)
“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冷静、从容,充满智慧、诙谐的语气,读时语气要缓和。)
课文朗读
改编语言朗读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按照屏显格式将人物语言改写成现代白话。
庄子悠然地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课文朗读
惠子立刻反驳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机智地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不容置疑地说道:“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庄子诙谐地辩解道:“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课文朗读
梳理文章
不慌不忙,悠闲自得
不,不是
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疏通文意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疏通文意
本来
完全,完备
追溯
已经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疏通文意
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疏通文意
安知鱼之乐
古今异义
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
今义:安定
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是鱼之乐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我知之濠上也
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鱼之乐
知识积累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
(“……也”,表示判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2.倒装句
知识积累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鱼之乐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庄子
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惠子
精读探究
2.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同时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精读探究
3.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本文除了第一句用陈述句略作交代外,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庄子和惠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技巧,将这场辩论深化。两人在辩论中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精读探究
4.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回转话题,偷换概念,在既有“怎么”意,也有“哪里”意的“安”字上做文章,将惠子所问的“怎么知道”故意解释为“哪里知道”,避重就轻,轻易化解了难题,其机智灵活可见一斑。
精读探究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合作探究
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
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合作探究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文中的“鱼之乐”,其实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论辩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合作探究
  3."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雄辩之外还具有无穷的韵味。惠子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庄子把自己的快乐移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衬托庄子的快乐,这是典型的"移情"。这两个人,你更欣赏哪个?请说出理由。
例:喜欢庄子的生活态度,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合作探究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
想象奇幻。
第二,
构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惠子
庄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逻辑家的知识判断
巧辩
尚美
超然
艺术家的快乐自由
课堂小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课堂小结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淡你的理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徐无鬼》)
拓展延伸
【提示】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拓展延伸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