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测试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测试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3 14: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对加粗内容的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才”字突出了人们对别里科夫的憎恶,他的死大快人心)
B.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最”字强调了天气的晴朗,与后面的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等夸张行为形成对照,突出别里科夫的“怪”)
C.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千万”一词,说尽了别里科夫对现行秩序、既有传统,以及代表这种秩序和传统的政府的恐惧)
D.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活像一只箱子”突出了别里科夫卧室之小,通过环境描写形象地揭示出别里科夫生活在“套子”中)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开口为人民服务,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②高三的学生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③王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④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课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⑤各大股吧和营业部中,许多股民都被A股的突发性上涨搞得心慌意乱。
⑥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时尚人群,所以时尚品牌进入天猫理所当然。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像别里科夫这样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还会存在下去。因此,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B.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的空前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契诃夫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进行描绘和刻画,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D.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名家的相关著作,或许你能走出陌生的境地。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为纪念契诃夫_______________,由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创作,王晓鹰担任艺术指导,杨申导演的话剧《爱恋·契诃夫》,在北京首演。
该剧讲述了1869年《海鸥》在圣彼得堡首演失败后,_________的安东·契诃夫与丽卡·米齐诺娃在创作事业与婚姻情感之间的故事。剧中,契诃夫寻求着丽卡带来的心灵_________,以支撑自己继续创作。丽卡支持着契诃夫,却为其拒绝自己的婚姻请求而痛苦着。(
)。
全剧通过讲述一个失落的知名作家、一个渴望幸福的女人,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________的矛盾与冲突,让观众看到一个卸下神性光环的契诃夫,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取舍,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更加多面、更加人性化的契诃夫。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诞辰
愁眉苦脸
慰藉
千头万绪
B.寿辰
郁郁寡欢
欣慰
千丝万缕
C.诞辰
郁郁寡欢
慰藉
千丝万缕
D.寿辰
愁眉苦脸
欣慰
千头万绪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剧中的契诃夫,虽然利用生活中获得的新鲜爱情感作为作品的灵魂,但是又渴望自由而排斥婚姻
B.剧中的契诃夫,一边利用生活中获得的新鲜爱情感作为作品的灵魂,一边却又渴望自由而排斥婚姻
C.剧中的契诃夫,不仅利用生活中获得的新鲜爱情感作为作品的灵魂,而且渴望自由而排斥婚姻
D.剧中的契诃夫,要么利用生活中获得的新鲜爱情感作为作品的灵魂,要么渴望自由而排斥婚姻
6.给上述新闻材料拟一则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欢迎同学们莅临这次捐助贫困地区的活动,这次活动是应学校团委的要求组织发起的,我们的鼎力相助一定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燃眉之急,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啬鬼,请到会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务必捐款捐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下面这组漫画写一个标题,并分别对四幅漫画进行解说。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解说要符合情境,且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一般说来,诗与词在意境上有相似、相通之处,也有相反、相异的地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的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则是说词有时也不能表达出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19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与天安门直线距离为46公里,距雄安新区55公里,未来这里将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构成双枢纽运行格局,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形成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打造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功能定位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为打破发展瓶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Airport
3.0智慧型机场”的运行管理理念为核心,辅以“互联网+机场”的理念,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立体感知、全面互联的机场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全面协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从2014年到2019年,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还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写作
《装在套子里的人》多角度、多层次地使用了夸张手法表现了别里科夫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习惯、恋爱恐慌症、外在影响力以及内在的虚弱无力等,讽刺了他的顽固保守和胆怯多疑。请你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一个人物(父母、同学等),250字左右。
阅读提升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契诃夫是很温和的
在很多国人心中,俄国作家契诃夫以短篇小说著称,《变色龙》《套中人》等充满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脍炙人口。相比其短篇小说,契诃夫的戏剧成就,相对少有人知。
2014年适逢契诃夫逝世11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推出《契诃夫戏剧全集》(总四卷),收录契诃夫一生创作的17个剧本,共53万字,这是契诃夫戏剧在国内首次以“全集”形式呈现,收录了焦菊隐、李健吾、童道明等三位名家的译本。
契诃夫戏剧为什么在今天仍值得阅读?他的戏剧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近日,记者赴北京采访了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他对记者表示,契诃夫对戏剧的贡献要大于对小说的贡献,他所传递的人文关怀穿越时空。
读+周刊:很多中国人认识契诃夫,是通过中学课本中他的小说《变色龙》,在很多人印象中,契诃夫是一位充满讽刺、批判意识的激进作家,事实是这样吗?
童道明:这是一种误解。相比19世纪的其他俄国作家,契诃夫是很温和的。他并不非常激烈,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批判现实。
托尔斯秦、高尔基都非常喜欢契诃夫。高尔基曾说:“每一个来到契诃夫身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他自己。”他在回忆录中也曾说他想成为契诃夫那样自由的人。
我曾经编过一本《阅读契诃夫》,其中收录了很多以前在国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品,其实就是想扭转人们对契诃夫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契诃夫是一个开放的作家。
读+周刊:契诃夫逝世半个世纪后,他的戏剧价值才被人承认,您认为他戏剧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童道明:20世纪50年代,西方现代派戏剧崛起。当时的戏剧研究者发现,现代派戏剧剧中人物之间没有直接冲突,也没有正面和反面角色,戏剧冲突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冲突,而是一群人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反映人的生存境遇与现实环境对人性的压迫。于是,人们向上溯源,发现了契诃夫。契诃夫的戏剧人物同样没有冲突,但他们都痛苦着、渴望着。
关于契诃夫还有一个关键词——人文关怀,虽然这个词并不新鲜,大家都在说,但它的确是契诃夫的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品质。他的人文关怀可以穿越时空。
读+周刊:我们如何形象地理解契诃夫及其戏剧在如今戏剧界的地位?
童道明:在如今的戏剧界,被演出剧目最多的戏剧家,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是契诃夫。著名戏剧导演、英国人彼得·布鲁克有两部经典剧目,一部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一部是契诃夫的《樱桃园》,这两部剧被国际戏剧界公认为经典戏剧的典范。
读+周刊:在契诃夫戏剧成就的发现上,中国为什么晚了西方50年?
童道明:契诃夫描写的是在没有物质匮乏的时代之下,人们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关注的是人们超脱于物质追求之上的精神追求。契诃夫曾说过,多年以后,我们的物质生活会变得非常好,但依然会有人说:我们不快乐。他预见了100年以后的现代生活。
在亚洲,经济较为发达的日本先于中国理解契诃夫。当我们衣食无忧后,才发现契诃夫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是多么重要。
读+周刊:契诃夫为何能在那个年代预见未来的生活?
童道明:因为契诃夫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人。他没有宗教信仰,蔑视一切权威,对任何事物都不顶礼膜拜。最重要的是,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时代是前进的,人们的精神追求是永恒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俄国作家罗扎诺夫曾说:“他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不过他更精致、更典雅。”
读+周刊:在您看来,契诃夫戏剧对中国文学的启示是什么?
童道明:一个美国文学史论家曾说过——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剧作家能超过契诃夫。这给我们以重大启示。人与人的隔膜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主题。中国文坛,最能反映“隔膜”的作家是鲁迅。我很同意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一句话:从20世纪到21世纪,说哪个中国作家比较伟大,如果真的有的话,鲁迅肯定是伟大的。
读+周刊:59岁时,您尝试写戏剧,契诃夫给了您怎样的影响?
童道明:现代派戏剧所展现的,是一群人跟包围这一群人的社会环境的冲突。契诃夫的作品是如此,曹禺的作品也是如此。
那时候,我就想写一部悲剧,因为中国没有当代悲剧,戏剧缺少悲悯情怀,这是中国当代戏剧最大的缺憾。而曹禺在他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善良和充满悲悯的人文关怀,自他之后,就再没有出现过。
读+周刊:近年来,您对契诃夫的研究有没有新的发现?
童道明:要深入了解契诃夫,读他的书信是一个好渠道。契诃夫的书信有4000余封,占他文学遗产的1/3,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并称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两大奇观。从他的书信中,你可以读出他的人格:怀有善良之心、悲悯情怀。而这正是他能写出伟大戏剧的原因。
(节选自《读+周刊》2014年8月19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访谈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对契诃夫是有一定误解的,其实他不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是一位温和的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的作家。
B.童道明在传播契诃夫作品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曾经编过《阅读契诃夫》,收录了以前在国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契诃夫的作品,目的在于扭转人们对契诃夫的认识。
C.契诃夫作品在戏剧界的影响可以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因为他与莎翁都是被演出剧目最多的戏剧家。
D.童道明认为要想对契诃夫有深入的理解,只能从阅读他的书信开始,他的书信展现了他的悲悯情怀。
2.童道明认为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上有什么特点?根据访谈内容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代社会,你认为还有传播契诃夫戏剧的现实意义吗?请结合访谈内容及个人理解进行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流放地
契诃夫
外号叫“明白人”的老谢苗,同一个谁也不知名字的年轻鞑靼[注]人,坐在岸边的篝火旁。谢苗是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头子,瘦骨嶙峋,掉了牙,但肩膀宽,看上去还挺硬朗,这时已醉醺醺的了。
鞑靼人生着病,难受得很,他裹紧破衣衫,正在讲到他的家乡辛比尔斯克如何如何好。
“那当然,这儿不是天堂。”谢苗说。
“不好,不好!”鞑靼人说着,担惊受怕地朝四下里张望。鞑靼人抬头看一下天。满天星星,跟他家乡一样多,周围也是一片黑暗,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在家乡,完全不是这样的星星,这样的天空。
“不好,不好。”他连连说道。
“你会习惯的!”谢苗说,笑了起来,“现在你还年轻,傻,嘴上的奶味还没干,凭那股傻劲你会觉得,这世上没有比你更不幸的人,可是总有一天你会说:‘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你瞧瞧我,再过一个星期,等水退下去,我们要在这里安置渡船,在这两岸间摆过去渡过来。就这样我一干就是二十年。”
谢苗拿起酒瓶,猛喝了一大口,接着说:“我呀,伙计,可不是普通的庄稼汉,也不是出身卑贱的人,我是教堂执事的儿子。想当年我自由自在,进进出出穿着礼服。可现在,我把自己磨炼到了这种地步:我能赤条条躺在地上睡觉,靠吃草过日子。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当年,我从俄罗斯被发配到这里,从头一天起我就咬牙顶住:我什么也不要!”
鞑靼人浑身发抖,费劲地搜罗着他所知道的有限的俄语词汇,结结巴巴地说:“上帝保佑,千万别在外乡得病,死掉,埋进这片寒冷的铁锈般的土地里。”
“你会习惯的!”谢苗说,“我走啦,伙计……”
鞑靼人独自留下,他又添些枯枝,侧身躺下,望着篝火,开始思念起家乡和妻子来。红土高坡,驳船,河流,不怀好意的异乡人,饥饿,寒冷,疾病——所有这一切或许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许这一切仅仅是梦中所见。
天亮了。正下着雪。
“喂!”对岸有人在喊叫,“放渡船过来!”
“行了,急什么!”谢苗说。那种口气仿佛他深信不疑:这世上的事都用不着去着急,因为照他看来,急也不管用。
等船的是个瘦高个子的老头。他们把马车拖上驳船,又往回划去。谢苗叫他瓦西里·谢尔盖伊奇的那个人,在大家划船的时候,一直站着不动,咬紧厚嘴唇,眼睛望着一处地方发愣。马车夫请求他允许在他面前抽烟,他什么也没有回答,好像没听见似的。谢苗用肚子压着船舵,瞧着他挖苦说:“即使在西伯利亚,人们也照样能生活。活得下去的!”
……
鞑靼人说:“上帝造人,是让他活着,让他高兴,让他发愁,让他痛苦,可是你什么也不要,所以你不是活人,你是石头,是泥土!”
大家都笑起来。鞑靼人厌恶地皱起了眉头,一挥手,裹紧破衣衫,朝篝火走去。几个船工和谢苗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小木屋。
“好冷啊!”一个船工声音嘶哑地说。他在潮湿的泥地上躺下去,伸直身子。
“是啊!不暖和!”另一个附和道,“苦役犯的生活……”
大家都躺下了。门叫风吹开了,雪飘进屋里。谁也不想爬起来去关门:他们怕冷,懒得去关门。
“我挺好!”快要入睡的谢苗迷迷糊糊地说,“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
“你呀,当然,服了一辈子苦役,连鬼都抓不住你。”外面传来狗嗥似的呜呜声。
“这是什么声音?谁在那儿?”
“是鞑靼人在哭。”
“瞧他这……怪人!”
“他会习——习惯的!”谢苗说完,立即睡着了。其余的人也很快进入梦乡。
那门就这样一直没关。
一八九二年五月八日
(有删改)
[注]鞑靼:俄国境内少数民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谢苗与年轻鞑靼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B.流放地满天星星,周围也是一片黑暗,这与年轻鞑靼人的家乡一样,可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主要是因为他不适应新环境。
C.小说叙写了以谢苗与年轻鞑靼人为代表的流放者的生活,突出了流放者艰辛、凄苦的状态,表达了要奋起反抗的主题。
D.小说在刻画谢苗这个人物形象时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给谢苗起外号“明白人”有讥讽之意。
5.小说中谢苗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结尾写“那门就这样一直没关”,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结尾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平的镜子
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沓沓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音调。大颗的雨点敲打着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啊,祖宗呀,祖宗!”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见了吗?”我问妻子,“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了吗?”
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肖像旁边。
“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也只是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罢了。”
“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
“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
“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
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在地下,人事不知了。
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等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一根根直竖起来,不住地颤动。月亮在窗外出现了……
我抓住我的妻子,把她从祖宗的住所搬出去。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
“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
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最后医生宣布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才勉强克制住恐惧,又跑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
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
“难道这就是我?”她小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神情。“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当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了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我看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缘故?
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面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了。负乘负等于正嘛。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动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
“哈哈哈!”我狂笑着。
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多么美啊!”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和妻子在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人物少,故事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B.小说多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和人物,如第一段对客厅环境的描写,后文对曾祖母与镜子形影不离、不停地照镜子的叙述,以及对妻子一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的交代,等等,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这“邪气”就是下文所说的“神秘的力量”,即镜面不平整,会改变人的形象,正是这“神秘的力量”让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
D.“我”的曾祖母和妻子两个女人都痴迷那面神奇的镜子,是因为她们看到的是虚假的容貌,镜子的不平整,凑巧把她们难看的脸变得漂亮,给予了原本丑陋的她们以自信。
8.“我”的妻子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在套子里的人
基础过关练
1.D“突出了别里科夫卧室之小”理解有误,“活像一只箱子”突出了别里科夫卧室的封闭性,非常像密封严实的箱子。
2.A①正人君子:品行端正的人,有时也用来讥讽假装正经的人。使用正确。②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不合语境。③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不合语境。④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合语境。⑤心慌意乱:内心惊慌,思绪纷乱。使用正确。⑥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使用正确。
3.B
A.否定不当,应删去“否认”。C.成分残缺,应在“精巧的艺术手法”前面加上“凭借”或者“运用”。D.不合逻辑,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4.C
①“寿辰”指生日,一般用于老年人。“诞辰”也指“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诞辰”。②“愁眉苦脸”形容愁苦的神情。“郁郁寡欢”指心中愁闷,缺少欢乐。根据语境可知,此处要表现契诃夫内心的失落、郁闷,因此应选用“郁郁寡欢”。③“欣慰”指喜欢而心安。“慰藉”指安慰。根据语境可知,应用“慰藉”。④“千头万绪”和“千丝万缕”均有多而复杂的意思,不过前者强调纷乱多端,多做谓语;后者强调关系密切而复杂,多做定语。此处应选用“千丝万缕”。
5.B
观察四个选项,它们的区别在于关联词不同。根据文意可知,这里应选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A.“虽然……但是……”表转折。C.“不仅……而且……”表递进。D.“要么……要么……”表选择。只有“一边……一边……”表并列,因此B项正确。
6.答案
《爱恋·契诃夫》在京首演,讲述大师婚姻爱情(或:纪念大师诞辰,《爱恋·契诃夫》在京首演)
解析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作答时,要紧扣新闻材料的内容。材料第一段介绍了话剧《爱恋·契诃夫》的演出目的、地点及制作团队,第二段介绍了该话剧的主要剧情,第三段则介绍了该话剧的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可知,重点内容集中在第一段和第三段,把相关内容加以概括,组织成答案即可。
7.答案
①“莅临”改为“参与”
②“要求”改为“倡议”或“号召”
③“鼎力”改为“大力”或“全力”
④“不是吝啬鬼”改为“一定会慷慨解囊”
⑤“务必”改为“积极”
解析
①“莅临”指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用在此处不得体,可改为“参与”。②“要求”举办募捐活动,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倡议”或“号召”。③“鼎力”是敬辞,意为“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用在此处不得体,可改为“大力”或“全力”。④“不是吝啬鬼”是口语,此处应用书面语,可改为“一定会慷慨解囊”。⑤“务必”语气过于强硬,可改为“积极”。
8.答案
标题:补救措施(或问题解决啦)
画面解说:(路遇钉耙,视而不见;②误踩钉耙,迎头痛击;③采取措施,铁钉固定;④心安理得,扬长而去。
解析
这是一组连续的漫画,—个手提工具箱的人在路上误踩钉耙,被击中头部,这个人立即用大钉子将击中自己的钉耙钉在地上,然后离开了。这组漫画讽刺了那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可笑行为。
9.答案
①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意
②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
③有的时候词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解析
答题时注意语意、结构与前后文之间的照应。第①处,根据前文“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和后文“‘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则是说词有时也不能表达出诗所能传达的情意”分析可知,应填写“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意”之类意思的句子。第②处,根据前文“诗与词在意境上有……也有相反、相异的地方”分析可知,应填写“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之类意思的句子。第③处,根据前文“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等分析可知,应填写“有的时候词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之类意思的句子。
10.答案
关键信息:①2019年9月25日;②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③是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重要枢纽;④采用智慧型机场管理理念;⑤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解答此题,可采用要素提取法,即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一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照“时间+地点+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格式组织语言,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在这段新闻报道中,时间是“2019年9月25日”,对象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事件是“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机场特色是“‘以Airport3.0智慧型机场的运行管理理念为核心”,体现的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微写作
【写作指导】
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一般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夸大的描写,以达到渲染的目的,增强艺术效果。其显著特点是感彩鲜明,褒贬态度明确。
阅读提升练
1.B
A.“其实他不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错,原文是说“不仅仅是批判现实”。C.强加因果,演出剧目多不是二者能相提并论的原因。D.“只能从阅读他的书信开始”说法绝对,原文是“要深入了解契诃夫,读他的书信是一个好渠道”。
2.答案
①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②具有很强的悲天悯人(人文主义)情怀;③对未来有高度的预见性;④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⑤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
解析
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上的特点,需要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然后加以总结概括。如“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剧作家能超过契诃夫”等,这样的论述可以直接摘录,也可以进行概括。
3.答案
有。在契诃夫的戏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伟大作家所具有的优良品质,比如他的善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未来的高度预见性、对精神的追求等,这些都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对未来的预见性,更能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未来,反观自身。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多读一些契诃夫的作品,让我们感受精神的追求和自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析
根据访谈内容来看,我们应该传播契诃夫的戏剧作品。答题时应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在阐述理由时,重点分析契诃夫的戏剧在精神方面的作用。此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也要注意其条理性和指向性。
4.B“主要是因为他不适应新环境”说法不恰当,应是“主要是因为他远离家人”。
5.答案
①逆来顺受。他是教堂执事的儿子,曾经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后被流放服苦役,但二十年他对此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②愚昧麻木。他说自己能赤条条躺在地上睡觉,靠吃草过日子,并表示自己什么都不要;他总是劝年轻鞑靼人要适应非人的生活环境。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谢苗是教堂执事的儿子,却服苦役已经二十年,还说“我挺好”“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这说明他逆来顺受。面对年轻鞑靼人的痛苦,他说的最多的是“你会习惯的”,说明他已经麻木了。
6.答案
①既突出了被流放者麻木的心理状态,又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情感。②简单明了,却又意味深长,突出了流放地人们的悲剧命运;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启人深思。③一语双关,既指未关门的情形,又含蓄地表露了作者要求人们行动起来的积极思想。④一直没有关门使得年轻鞑靼人的哭声穿门而入,传达出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声,深化了主题。
解析
外面十分寒冷,门就那样一直没关,让人难以理解,表现了这些被流放者的麻木,也表现出作者对他们的不满,由此也可以看出被流放者悲惨的生活状态。门开着,鞑靼人的哭声才能传进屋里,而被流放者却无动于衷,表现了要求改变现状与逆来顺受的对立。
7.A本文主要记叙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不是“‘我’和妻子”的。另外,不仅仅是“在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还有回到“我”家里之后发生的事。
8.答案
①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②没有清醒的头脑,思想愚昧,是非不分,容易被生活中的假象迷惑。③爱慕虚荣,心理变态,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中不能自拔。
解析
赏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文中对“妻子”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她对镜子的态度上:初照镜子激动异常,表明她不能正视自我,没有自知之明;醒来后执意要照那面镜子,是因为她把镜中美丽动人的脸当作自己的真实容貌,表明她容易被假象迷惑;十多年一直照那面镜子,表明她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中不能自拔。
9.答案
(示例)①揭露和批判那种歪曲事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②讽刺和批判那种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为假象所迷惑的人性弱点;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时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④不要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要积极探求假象出现的原因。
解析
小说的主题通常直指现实生活,这篇小说以怪诞的情节和夸张的笔法形成黑色幽默,对现实生活起到批判和警示的作用。作者塑造的“妻子”形象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代表,她身上暴露的性格缺陷正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作答时注意联系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