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下 7.2.5 生物的变异 课后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下 7.2.5 生物的变异 课后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05 20: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多介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变了水稻的
A.形态结构 B.生活环境 C.遗传物质 D.生活习性
2.用秋水仙素处理甜菜幼苗,能得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新品种。甜菜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的根本原因是秋水仙素改变了甜菜的
A.发育过程 B.遗传物质 C.生活习性 D.生活环境
3.关于生物的变异,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的变异是人们所期盼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D.晒出来的黑皮肤也会遗传
4.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的每个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形状和数目是相同的 B.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
C.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信息片段 D.晒出来的黑皮肤不会遗传
5.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奶牛的高产性状 D.新疆哈密瓜移植到内地,出现甜度下降的性状
6.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男生经常在篮球场打球皮肤变黑 B.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C.太空椒比普通椒体型大 D.红眼果蝇因基因改变,产生白眼果蝇
7.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航椒II号”的产生源于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组织培养技术 D.诱导细胞分裂
8.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进化现象 D.适应现象
9.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虎父无犬子 C.天下乌鸦一般黑 D.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10.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我们年级的4胞胎兄弟长得很像,是一种遗传现象 B.“一母生九子,连子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
C.子女和父母长相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D.病毒在复制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异现象
11.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A.诱导染色体变异 B.诱导基因突变 C.人工选择培育 D.杂交
12.神舟五号飞船带种子上天,以通过失重和放射线处理,是为了改变种子的
A.营养结构 B.遗传物质 C.抗药性 D.发芽率
13.下列哪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
A.植物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B.粒多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
C.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的人们,皮肤特别黑 D.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生物的变异与环境和遗传物质都有关系
C.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克生下只白色幼虎,这肯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15.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6.下列生物变异现象,属于不遗传变异的一组是( )
①两株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不同环境中长势不同 ②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胖③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的幼虎 ④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⑤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17.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品种的菊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特殊现象
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许多材料 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
18.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要彼此分开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
C.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 D.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
19.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说明( )
第一组
第二组
A.环境因素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环境因素决定的 D.红绸鱼的性逆转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妈妈做了双眼皮手术,她不能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她的子女
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
C.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
D.一只黑色雄鼠和一只灰色雌鼠(黑色相对于灰色为显性)交配,它们子一代将既有黑色的,也有灰色的,几率各占50%
二、填空题
21.生物的变异分为两大类型: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2.可遗传的变异有三个来源:基因突变、______、______。
2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_______,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________ 。
24.将大粒的花生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较小,这种变异______(“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因为这种变异是由______变化引起的,而其内部的_______没有改变。
25.生物的变异: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____基础的不同,其次与____也有关系。因此有_____变异和____变异。探究:同一个品种中的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就是因为_____的不同导致,而对于不同的品种中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是因为_____的不同导致。
三、实验探究题
26.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取3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并得出探究结果。
(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______取样,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表格X处的数值应是______。
品种结果
甲品种花生
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毫米
12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个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毫米
X
24
(3)甲、乙两种花生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______不同造成的,而同一品种也存在差异是由于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4)从乙品种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结出小花生,如果将此小花生的种子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7.东河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一个刚出芽的土豆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每块都带有芽眼,埋入4个花盆中,让它们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下表),进行观察和记录。
编号
温度
光照条件
水分
1
20℃
光照
适量浇水
2
20℃
黑暗
适量浇水
3
0℃
光照
适量浇水
4
0℃
黑暗
适量浇水
(1)土豆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选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__________对土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若探究光照对土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应该选取编号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处不足,请指出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5)实际种植土豆时,将取下的土豆块在草木灰中蘸一下。大胆猜想下这样做有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土豆种在肥沃的土壤中,所长出的土豆大而甜,这属于_________变异(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28.自然界中植物的果实颜色多样,但比较常见的是红色和黑色。为了了解食果鸟喜欢吃什么颜色的果实,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员们专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使用黑、红、黄、绿、蓝五种颜色的自然果实,对三种食果鸟进行取食的探究性实验:
(1)提出问题:食果鸟偏好什么颜色的果实?
(2)研究人员在查阅资料后发现:在西双版纳,成熟果实最常见的颜色是黑色和红色,分别占总数的40%和19%。据此提出了假设:______
(3)设计并实施计划:
①研究团队选取了红耳鸭(学名: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鸭(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和蓝喉拟啄木鸟(学名:Megalaima asiatica)三种主要以果实为食的鸟类进行研究。因为这三种鸟类是位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食果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若每种鸟只用一只做实验是否可靠?为什么?.______
②研究团队采用自然果实来研究鸟类的偏好,本研究应该采取_____原则,即除了_____之外,其他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为了减少误差,实验还应_____。
④经过研究,得到了如下图的数据,对于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这三种鸟都偏好_____颜色和_____颜色的果实。
(4)如果要做后续研究,请你帮助研究者们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_________
(5)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员们对食果鸟偏好果实颜色的研究,属于生物学研究方法(________)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
(6)鸭有红耳鸭、白喉红臀鸭、黑冠黄鸭(鸭是雀形目鹎科各种鸟的通称)等品种,属于_____现象(遗传或变异)。它们这种取食行为,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进行解释是由于_____的结果。
四、综合题
29.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纯种非甜玉米 B与纯种甜玉米A间行种植(如下图),结果如下表,请据题意回答:

非甜
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A)


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B)


(1)甜与非甜性状中,________是隐性性状。玉米的传粉方式属于_________。
(2)用D表示显性性状,用d表示隐性性状,则A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若将A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种下去,并控制条件让它自行授粉,所结的玉米粒共收获了100 粒,从理论上推测,非甜的应有________粒。
(4)A 株玉米果穗上结出了非甜玉米粒,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
30.综合应用,下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请分析回答:
(1)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的儿子7无酒窝, 这种现象属于___,有酒窝是___性状。
(2)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3、4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若3和4这对夫妇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再生一个孩子8,有酒窝的基因型可能为___,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
(3)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___(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_________。
(4)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新婚姻法规定,他们不能结为夫妻,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D 6.A 7.B 8.B 9.D 10.A
11.B 12.B 13.D 14.C 15.D 16.A 17.B 18.D 19.A 20.D
21.遗传物质 环境条件
22.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23.普遍存在 多种多样
24.不能 环境 遗传物质
25.普遍 遗传物质 环境 可遗传 不可遗传 环境因素 遗传物质
26.随机 15 遗传物质 环境 不一定 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 环境
27.无性 温度 1和2 每组土豆数量太少 做种肥;防止伤口感染等 不可遗传
28.食果鸟偏好黑色和红色的自然果实 不可靠,偶然性太大;(或答误差太大,应该每种食果鸟多选几只,并重复几次实验。) 单一变量 果实颜色 重复多次 黑 红 回答出可探究的问题即可,例如:食果鸟对果实颜色的偏好性与果实营养成分有关吗? C 变异 自然选择
29.甜 异花传粉 Dd 75 变异
30.变异 显性 Aa和Aa AA或Aa 生殖细胞(或配子) 不能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近亲结婚会提高子代患遗传病的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