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很多法国人坚持抗击侵略。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中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科书前一课介绍了有关意、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的情况,而本课教材介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主要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教材随后介绍了丘吉尔就任首相后,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大陆上的第一次大失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教学媒体
视频、幻灯片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如此破坏力如此之大的经济危机,各国出现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有两个国家是代表,一个是美国,一个就是德国。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国家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吗?
(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知识,回答)
(讲述)德国走上了军事独裁,和它相同的国家还有意大利和日本,并且这三个国家还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协定达成了共识。结成了军事同盟,形成了三国轴心。三国轴心的形成,也就是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世界大战是如何进行的。
【讲述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1.慕尼黑阴谋
(讲述)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大肆进行扩军备战。他早就蠢蠢欲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带有侵略性质的战争。谁能告诉大家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各国政府态度如何呢?
(讲述)国际社会对德国这种侵略活动的不闻不问,这更加让德国有恃无恐。这时,它又把矛头对准了那个国家呢?
(讲述)英法两国他们面临德国的贪得无厌,他们没有想办法去制止,而是一味的纵容。他们宁可牺牲自己一个个盟国,来满足德国法西斯的欲望。这次,他们又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太平。他们之间是怎么达成妥协的呢?
(讲述)在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上,德、意、英、法四国首脑签订协议,他们四个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没有代表参加会议的情况下,私自签订了损害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教师:(出示图片《慕尼黑会议》)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上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他们无耻的导演了一场丑剧!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哀叹: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在整个慕尼黑阴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英国和法国已经从纵容侵略的行径中不断发展,并且成了法西斯侵略的帮凶了!从那以后慕尼黑阴谋就成了帝国主义大国纵容侵略,出卖他国奸行的代名词!
2.绥靖政策
(讲述)英法等西方大国对于德意等国的侵略活动,所采取的这种避而让之的措施,被称为什么措施呢?
(讲述)这个“绥靖”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讲述)“绥靖”政策就是“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家’的痛苦之上的”。这里的“人家”,就是指那些弱小国家。英法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着一个又一个小国来满足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欲望。而“慕尼黑阴谋”就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性事件。
教师设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回答)
(讲述)这些狡猾的西方大国,它们一方面对法西斯的行进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却又对这些国家的战争讹诈感到恐惧。不难看出,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看来,苏联的成长壮大,比法西斯势力更可怕。法西斯德国正是利用了英、法、美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气焰日益嚣张起来。西方大国以为他们只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德意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且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能消灭自己最大的敌人——苏联。反正损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这种绥靖政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讲述)绥靖政策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次次的绥靖,不仅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更强烈的侵略欲望,而且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为今后的抗战增添了障碍。德国在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后,绥靖政策能带来和平吗?连张伯伦也感到不安了。
二、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讲述)德国在“慕尼黑阴谋”阴谋之后,并没有停止他们的侵略的脚步。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呢?
(讲述)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短时间之内就侵占了波兰。德国对波兰宣战,使得英法也变得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宣战以后,是不是马上参加到战争中了呢?
(讲述)回想一下一战爆发前的情况。那时的欧洲,矛盾重重,一触即发。各国之间恨不得马上投入战斗,一个小小的事件,终于点燃了这个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使得各个蠢蠢欲动的国家终于找到了开展的借口,马上就介入了这场战斗。可是在二战的时候,法西斯国家屡屡侵犯他国,西方大国要么不管,要么宣战之后也不介入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一触即发的。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后的一周内,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面前,英、法等国不仅不加干预、制止,反而纵容侵略者,甚至蛮横地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因为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企图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
(讲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大家还记得“七七事变”是在哪一年吗?
(讲述)其实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但是,一般流行的说法是1939年9月,即德国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它是逐步打起来的。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呢?
(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探究,回答)
(出示图片,教师结合图片讲述)①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已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从地理上看波兰处于德国的半包围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希特勒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便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命令。②波兰和英法是盟国,德国处于法波之间,而波兰实力不如英法。所以希特勒决定先攻占波兰,然后再来解决英法。③波兰又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的跳板。④为了避免攻占波兰后可能引起英、法和苏联同时出来干涉,所以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切准备妥当,为了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德国便于9月1日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2.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被占领
(讲述)德国在出兵波兰,波兰迅速灭亡。可是这之后,德国并没有按照英法等国的意图去进攻苏联,那么德国的进攻又转向了哪里呢?
(回答)
(讲述)德国法西斯在灭亡波兰后便开始西进,很快就占领了北欧的丹麦、挪威,西欧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其中,仅用4小时占领了丹麦,卢森堡不战而亡。占领了这一系列的北欧国家以后,德国把侵略矛头转向了哪里?
(回答)
(讲述)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在比利时的英法盟军约有40万人,他们被迫从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海港撤退。这时德军主力已从比利时突入马奇诺防线的背后,突破色当南下,于1940年6月14日占领“不设防城市”巴黎。意大利眼看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南部。法国投降后,许多法国人坚持抗击侵略,其中著名的有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为什么这么多的国家顷刻之间就被占领了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述)英法虽然已经对德宣战,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出现了所谓“静坐战争”或“奇怪的战争”的状态。这说明,它们仍然企图怂恿德国在灭亡波兰后去进攻苏联。结果,波兰由于武器落后,指挥失度和一味地依赖英法,在德国“闪电战”的打击下,仅两个多星期就灭亡了。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西、北欧的众多国家的失败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3.关于德国对英国的空袭
(讲述)法国很快就沦陷了,这时的法西斯国家正处于巅峰时代,他们已不满足于欧洲大陆,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呢?
(回答)
(讲述)法国沦亡后,德国于1940年7月10日对英国发动“空中闪电战”,历史上称为“不列颠之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德国对英国的空袭,8月增加到每天平均出动一千多架飞机。英国人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领导下,坚决抵抗。再加上英国战斗机性能的优越和雷达技术的先进,结果英空军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在战斗中壮大起来。所以,英国和法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时,会出现不同情况和结果。
4.苏德战争
(教师可首先要求学生看图,弄清战场的具体位置,讲述)德国在对英国狂轰滥炸的同时,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他又向另外一个国家开战,是那个国家呢?
(回答)
(讲述)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地又转向苏联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述)①由于英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德国的海军实力又不及英国,如果再拖延下去,德国的侵略计划就要被打乱了。②即使德军在大不列颠登陆,德军也只能占领英国本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将落入美、日等国之手。③当时苏联的战备在不断加强,希特勒既怕苏联强大,更怕英、苏走上联合,所以决定先征服苏联后,再麾师西进。④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打败苏联,德国法西斯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同时又占领和控制了匈、罗、保、南、希等小国。这样,希特勒便可动用14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对苏作战了。⑤选定6月进攻,是因为苏联冬季十分寒冷,为了避免拿破仑出征俄国的遭遇,为了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战争,所以在6月22日便开始了闪击行动。苏德战争爆发,对于当时的战争状况,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讲述)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到这年12月6日,保卫莫斯科的苏军突然转入反攻,到1942年1月中旬,苏军歼灭了50万德军,击毁了1 500辆坦克,把德军击退150~300千米。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破产了。
5.太平洋战争
(讲述)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战场的战争进行的轰轰烈烈,战火遍及欧洲的大半个版图。轴心国的另外一个国家——日本,在亚洲也是很不消停,它在东亚肆意展开它的侵略魔爪,同时,它也在窥视着另外一个国家,酝酿着一个极大的阴谋,它做出了一件什么事呢?
(回答)
(讲述)日本和英美激化,日本“先下手为强”,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大西洋宪章》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大西洋宪章》发表的背景、内容,请学生思考在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过程中,英美对法西斯侵略扩张态度发生什么变化,概括变化的原因)
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旬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初)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时间、参加国和内容。明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生:(按教师要求学习。了解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之后,又有ZI个国家加入这一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进一步扩大了)
师:(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教材中有关《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分析、讨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
生:(按教师的要求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肯定学生的参与精神,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它最终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活动与探究】
1.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自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再次,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还有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而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3.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德军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是英法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结果。而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的轨道。当莫斯科遭到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时,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寒冷的冬季,苏联红军展开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的德军连吃败仗,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大失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从军事上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战胜法西斯的,它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板书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慕尼黑阴谋
2.绥靖政策
二、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被占领
3.关于德国对英国的空袭
4.苏德战争
5.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