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一面》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有人曾说,人生中,肯定有无数次偶然,但改变人生的“偶然”,却千金难求!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略停)你们不明白,是因为你们年龄还小。
原湖南大学校长朱一苇先生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偶然”之缘并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们通过他的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上面的这句话。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大家的这篇朱一苇先生写的文章拿出来。
【老师板书】 一面 阿累
师:同学们,他的名字和老师板书,有奇怪的地方吗?哪位同学说?
生:作者怎么是阿累?
师:对,我刚才说是朱一苇先生写的,这里是阿累,这是怎么回事?
生:可能是小名吧。(众学生大笑)
生:我想是笔名吧。
师:对,阿累是朱一苇先生的笔名,就像鲁迅是…(学生答“周树人”)的笔名一样。今天啊,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描写的事情,就发生在阿累和鲁迅之间。他们这“偶然”的一面,给阿累留下来怎样的深刻印象呢?课前同学们阅读过这篇文章了吧?这印象就在课前你们阅读的这篇文章里,请找到你们发现的地方。
【学生看文章,准备回答】
生:我觉得作者历尽艰难,受尽了非人的虐待,紧咬着牙,吭都不吭一声….
师:嗯,他说,“经历艰难,受尽虐待,吭都不吭一声,这样的坚强,一般人能不能做到?”
生:不能
师:那怎么能说明与这些事有关呢?就在这部分中有这样一句话,说明了是这变化是由于那时的苦难所留下,就在这部分中,哪一句话告诉我们?
生: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师:这里面强调了鲁迅先生,刚才老师说了这事情发生在他们之间,那么不一定是发生在这件事中间,这部分第一句话,谁来读一下?
生: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师:这事,哪件事?
生:和鲁迅先生相遇…
师:嗯。他们相遇,对日后有了深刻影响,那么,一定是他们间发生了重大事情吧?什么事情呢?
生:鲁迅先生拿两本书带给了作者,作者只拿了一块钱
师:好大的事情啊,两本书,一块钱,同学们,这件事大不大?….
生:不大…..
师:嗯。买书。两本书,一块钱,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这么点小事居然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我想问一下,现在,你最想探究的是什么?
生:为什么鲁迅以一块钱把两本书卖给作者?
师:还有呢?这小事为何会有如此深刻的影响,说明这件事情是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生:应该不是很小的事情
师:里面应该蕴藏着一些
生:奇特的奥秘.
师:这里蕴藏着非同寻常的东西!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研修的重点东西啊,那就是我们要用心思考和寻找的东西,我希望同学们把心静下来,去发现你感受到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去阅读这篇文章,细心思考,把你们的收获在书上划下来。
好,开始!
【学生阅读,老师巡视,约3分钟】
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你们的细心阅读和思考,你现在有什么发现了吗?可以来和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请同学们发言。
生:我从第六小节到第二十多小节,我发现,当作者要买书的时候,他看了这本书的价格是1块4,他跟店主说他买不起,因为他要吃饭,但是呢店主向作者推荐书…
生:我觉得是鲁迅向作者推荐一本书。
师:嗯。同学们,作为店主或其他人,向读者推荐书,或另一本书,都属正常,但这里有何不寻常?
生:我认为应该是鲁迅向作者推荐的,
师:怎么推荐的
生: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师:同学们,生活中太常见了,我们到商店买东西,总会向我们推荐些他想推荐的东西,这里面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呢?
生:开始作者看上一块四的那本书,都买不起,鲁迅却推荐这本一块八的,我觉得奇怪。
师:嗯,所以你们看,这一本,是指哪一本?这一本是指野游,那一本是指毁灭。毁灭,作者买不起;“这”一本一块八,很奇怪是把吧?其实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我们还没好好的读一读先生的话呢,你们把这句话,好好读读看,如果给你选择,你会把重音落在哪个字上?(稍停),嗯,你来。
生:就是把重音落在“好”字上,
师:你来读一下。
生: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这本比那本好,鲁迅推荐给阿累的书不是为了货币,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亲近文学
师:好,同学们你们分析一下,两本书的好应该指什么?根据你们的经验
生:应该是书的内容比较好
师:有没有其他的
生:蕴藏的哲理
师:你说
生:里面蕴藏的内涵
生:人物的自我形象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内容啊,知识,内涵,思想,很好,未必适合我啊,你怎么知道我非要读这本书,我不需要怎么办,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去看看前文的信息,你的思考会非常的深入
师:这句话前面,好像还说了一句话,先生说什么
生: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
师:这本书现在是哪本书?
生:毁灭
师:同学们,俗话说得好,要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先生说,你要买这本书,先生对毁灭了不了解啊
生:了解
师:你怎么知道他了解毁灭的?
生:是他翻译的
师:然后他说铁牛比它更好,他从阿累选择的书当中,就知道阿累是什么样的人了,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本书
生:想读书
师:所以既然是。。。想读书的人,那我把更好的书推荐给您,所以想想看,阿累听着话之后的感受是什么呢?要联系上下文的
生: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时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的劝告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谁会这样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关心着我们呢
生:父母或老师
师:是啊,父母或老师,但是今天我们看看阿累和先生见面中,面对的是谁啊,这是侯他知不知道是谁,一个陌生人,但是他却这样诚恳劝告,这样真诚引导, 能不令阿累感动吗,所以在阿累眼中,对面这个陌生人,对他这个地位低下的工人,就象什么一样?
生:父亲或者是老师
师:同学们,就在简单交流中,我们就发现这么多东西,我想请同学们再把这部分的其他内容看一看,先生和我交流中,还有什么令你感兴趣的地方,思考一下,先生推荐的书是好的,但我不一定去买啊
生:我真踌躇起来了,但是不能不承认,然而书也太好了,拿一本放在床头,叫他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有时看几十页,还勾好,我磨搓着那本书,不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我从这里看出来,因为按照平常人思维着书你不一定买,因为吃饭重要的,而作者却把身上仅有的一块多一点的饭钱,说明作者平时非常爱读书,他的思想比较进步
师:民以食为天,阿累也是以食为天,不过他追求的是什么食粮啊
生:精神食粮
师:刚才你说得这部分,是发生在先生推荐书之前还是之后?
生:之前
师:那现在推荐的书更贵了我还没钱吃饭呢,买不起啊,什么地方引起你注意了
生:就是从第二十九段到第三十一段:那么贵的一本书,一元八角钱,先生居然问他也只有一块钱,说明这个人身上还是有一块钱的,但是先生最后说了一句话,两本卖给他一块钱
师:两本卖给我一块钱,好奇怪啊,你们觉得奇怪吗 奇怪是吧,那么后来我们名不明白为什么呢
生:因为鲁迅先生不在乎这本书所卖的钱,他要传播文学,他觉得自己印那本书还不是太好,他本来两本书可以送给别人,但其中有一本是陶先生印的书,所以他为了表示对陶先生的尊重才卖了一块钱
师:我先知道你从哪里读到的这个内容,同学们有没有找到
生:从这本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陶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是本钱,我拿一本是送给你的
师:同学们,找到这段话了吗?这是在书已经送出去了,或者说已经卖出去之后,先生又说得话,现在已经一块钱把两本书都卖给你了,便不便宜啊,我对你的帮助已经结束了,但是你们说先生何必要解释一下,有这个必要吗
生:如果不解释有一种施舍的意思,好像瞧不起阿累
师:孟子有句话,叫不受嗟来之食,听说过吗,先生解释是说,我怎么忍心收你一块钱啊,现在我说了是有苦衷的,我给你解释一下对阿累尊重,那么我们想象,他把两本书都送出去,帮陶先生作件好事,不也好嘛,是不是,让陶先生作点好事,我那本送出去了,陶先生的我也做主了,好不好呢
生:一本是陶先生的书,鲁迅要送的是他自己的一本,是他自己的意愿,但不能强求别人的意愿,因为不是他一本,还有陶先生的
生:陶先生辛苦的一本书,他的辛苦要得到回报
师:这也是鲁迅先生对陶先生的一种尊重,既然是这样,鲁迅完全可以说,两本我一块钱卖给你了,但是卖之前,还说了一句话,他问阿累一件事,谁找到这句话
生: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师:这句话为什么引起你的注意
生:感叹号,感觉一块钱阿累总是有的
师:他认为阿累一块钱总是有的,就不会这么说了,你们从中读出什么?先生可能会有哪些想法,出现哪些可能
生:先生觉得阿累可能有一块钱多一点,但他还要吃,还要吃付生活中一些费用,所以想问他够不够,
师:还会出现哪些可能?够不够或许?
生:或许有一块钱,也可能还感冒什么的
师:一块钱花了之后他可能就没钱了,那我问你,先生假如得到否定的回答,他会怎么样
生:我认为有可能会为阿累垫付的,即使垫付我也要把这本书送给阿累,
师:在买书过程中,一个陌生的老人站在地位低下的工人面前,那样关心体贴 ,那样真诚引导我们,引导这个地位低下的阿累,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的一面是日常生活中很寻常的一面吗?是不同寻常的,瞧,这就是整个过程中和我说的几句话,你对哪句话有兴趣,可以读一读
黑板:你要买这本书?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师:先生与阿累的交往中,阿累非常感动,深受影响,但先生说得几句话,包括同学们读的,显得很平常,很随意,他帮助了一个这么需要帮助的人,他怎么不象阿累那样很激动呢
生:这样做是不经意的一件事,因为鲁迅先生是很正直的人
师:本来就是这样,他以前做过这样的事是吧,说明作这事很寻常了,你找到这样的信息了吗?那说明是从课外的信息里了解的是吧,不错,把课外的知识带进来,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就在文章中,能不能捕捉信息,先生以前经常做这样事
生: “面向老板,但是看出了些苗头。。。”分析一下,因为面向老板知道了会有这事,鲁迅肯定会帮助别人的,所以就叫他出来了
师:这说明先生何止帮助过阿累一个人,老师带来这些资料,大家了解一下:
知道许广平吗?鲁迅的夫人
1、许广平说:先生是青年的吸铁石
2、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3、唐弢《琐忆》
同学们,这就是一个关心青年,帮助青年为己任的鲁迅,这个过程中,深深烙印在阿累的心灵中,你们认为还有什么给阿累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先生的什么特征也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
生:外貌,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师:概括出先生的外貌,哪一个字?
生:瘦
师:同学们,瘦人都见过吧,见得多了,日常生活中瘦人很多,阿累注意先生外貌的地方有多少,谁能找出来
生:三次,第一次是刚进到书店里,就看见五十上下的中年人穿着羊毛的长衫。。。,第二次是上面说的黄里带白甚至让人担心那段描写,第三次是我诧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色让人担心,头上竖着寸把长的头发
师:他一下之找到了,非常细心,还有其他同学找到?
生:一共有六处:补充三处:他用竹枝式的手指递给我;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师:瘦引起人的注意是正常的,但这么多次关注先生的瘦,说明先生的瘦一定有与中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生:瘦得让人担心,象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而一般人瘦精神一般不好
师:不颓唐,解释先生的精神好,但先生的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第二段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那样天真,仿佛带着,,,这里可以看出先生时常笑,感觉非常有精神
师:关于笑太常见了,能说一些?
生:捧腹大笑,开口便笑……..
师:那么多的笑,阿累关注先生什么笑:大笑,发自内心,心里没有隐藏 ,天真,坦荡,从笑中看出先生特征,还有哪里看出先生又精神?
生:头发俨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师:外貌,笑容,还有哪里?
生:第二十自然段,他看了我一眼,那正直慈爱的眼光,是我立刻感到。。。
师:这是从先生的眼光中,先生的精神表现在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先生瘦得原因是什么
生:从第三十六段
师:因为什么瘦啊,艰苦的工作,不是为自己啊,这个瘦非同寻常,因为忘我的工作,他的精神如此矍铄,他的内心如此阳关,先生的瘦也是与众不同。现在把前后内容整合一下,你是否发现了为什么先生给阿累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不同寻常的一面整合起来,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生:先生对我的关怀,和先生的瘦
生:具体一点,先生独特的外貌还有他的精神魅力,让作者感到雨中不同
生:对文学热爱的表现方式,帮助别人引导青年
师:板书:
不同寻常的一面:面容消瘦的鲁迅先生,那矍铄顽强的精风貌,伟大崇高的人格魅力,对进步青年的真诚引导等深深镌刻在作者灵魂深处。
阿累对先生的认识更加亲切,他是怎么评价他心中的先生的
生:鲁迅先生是和我们一起的,师:这不是评价
生:这一次不会错的。。。
师:阿累称先生战士,它把这样亲切而有力量的词汇送给先生,说明在阿累心中地位非常崇高,影响巨大,此时此刻,阿累心中有多少话对先生说阿,他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
生:我恭敬的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一挤便钻出书店的门
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阿累鞠了几次躬,那一次在哪里,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鞠了一个半躬,要走的时候向鲁迅先生鞠了一躬
师:两次都找到了,我们比较一下,首先在什么上不同
生:一个是内山先生,一个是鲁迅先生,第一次给内山先生是因为他给了作者一些帮助;第二次给鲁迅先生鞠躬,是从心里佩服,地位崇高
师:你们认为仅仅感谢能不能包含阿累的情感世界,还应该有什么
生:激动,崇敬,敬仰
师:先生推荐书给我,他希望我怎么样,读书,这里面含有什么,关心我,引领我,有什么样的意思表达呢?
生:表示他领会先生的意思,会更加努力读书
师:这是一种承诺,主动地承诺,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阿累在四年里历尽艰辛,受尽了折磨还仍然高昂着头,因为他对先生有一种承诺,同时还心理还装先生的精神与品质,阿累写这篇文章时,他心中敬仰的前辈先生已经去世了,阿累认为,在先生辞世之际,怎么样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感念和报答呢,阿累告诉我们了吗?
我们一起读一下这段话:现在先生是死了(课文)
秉承遗志继续前进,是对先生最好报答,现在我们一起看这句话,或许有一些领悟了吧
板书:人生中肯定会有无数次“偶然”,但能改变人生的偶然却千金难求
结合阿累的实际,你有怎么样的体会呢?
生:一些细节,很小的地方就可以改变一生
师:事情显然是偶然的,但所造成的影响是不是仅仅一种偶然呢,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阿累对先生最深刻的印象所改变了一生,而在这匆忙的一刻,我们是难以读懂先生的,要想读懂先生,我们还要做更多的工作,老师有个建议,课后,我们做一次研究性的学习,题目叫今天我们看鲁迅,我相信,以孩子的聪明,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一定会让你们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