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识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代表诗作,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等方式,热情地描绘并赞颂了云雀,诗中的云雀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其所著。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
2.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
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
A.?并列短语:《红与黑》 《我与地坛》 仙露琼浆 怪诞不经
B.?偏正短语:《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杨修之死》 《短歌行》
C.?动宾短语:《反对党八股》 《致云雀》 《登泰山记》 《劝学》
D.?主谓短语:《庖丁解牛》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斑羚飞渡》
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汉? 躬耕田园???????????????????????B.?《登泰山记》? 袁枚??? 清代? 雪后登山
C.?《荷塘月色》? 朱自清? 现代? 月色淡淡,荷香缕缕?????D.?《致云雀》??? 雪莱??? 英国? 烧蜡成灰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一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他开创了山水诗派,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鸟鸣涧》等。
B.?《致云雀》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的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C.?宋词按照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D.?古代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6.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B.?《致云雀》的作者为英国诗人雪莱,其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人叶芝评价称“雪莱的自由和美同义”。
C.?《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乘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
D.?《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运用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典故,意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要努力强身健体,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元。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后者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陶渊明,名潜,字子美,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C.?雪莱(1792~1822),美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致云雀》《云》等。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诗风沉郁顿挫。
D.?郭沫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代表作《七子之歌》、诗集《死水》。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探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两篇文章都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
B.?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青衫,则是指黑色单衣,是唐代高官的专有服饰。
C.?“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天台四万八千丈”的“天台”也是山名。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篇,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探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两篇文章都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
B.?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青衫,则是指黑色单衣,是唐代高官的专有服饰。
C.?词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因其句式长短不一,又可配乐演唱,所以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沁园春”“念奴娇”“永遇乐” 都是词牌名,“声声慢”则是题目,揭示了诗词的内容。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篇,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为“六经”之一。
10.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结束后,同学们根据学习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表达对袁降平、张柔贵、钟扬的崇敬之情,以下对联表达最为准确、得体的一组是(?? )
①辛勤耕耘解决全球温饱? 不懈探索推动国家发展(袁隆平)
②一谷倾心为饱千家而立命? 百畦埋头凭勤己身以济国(袁隆平)
③区区凡夫一抓准显身手? 拳拳温情千团火暖人心(张秉贵)
④勤勉娴熟本领过硬立服务标杆? 耐心细致热情似火成岗位标兵(张秉贵)
⑤初心不改高原踏满足迹? 使命已达拙作渗尽才思(钟扬)
⑥命途连结种子甘作探界先锋? 情意牵系后生愿为接盘导师(钟扬)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
11.云南八大名花是:山茶花、玉兰花、百合花、杜鹃花、报春花、兰花、龙胆花、(?? )
A.?牡丹花????????????????????????????????B.?玫瑰花????????????????????????????????C.?绿绒蒿????????????????????????????????D.?叶子花
12.下面所列作品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芣苢》
诗经
现实主义
重章叠唱
劳动的喜悦
B
《哦,香雪》
小说
铁凝
香雪
乡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
C
《琵琶行》
乐府诗
白居易
琵琶女
天涯沦落之恨
D
《百合花》
散文
茹志鹃
通讯员
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
A.?A??????????????????????????????????????????B.?B???????????????????????????????????????????C.?C??????????????????????????????????????????D.?D
13.暑假里,你到电影院里观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百合花》,被电影的主题感动,假如你想发一句诗到微信朋友圈来表达你的心情,你会选择下面的那一句诗?()
A.?无情有态缘何事,也倚新妆弄晚秋
B.?晓镜为谁妆未办,沁痕犹有泪胭脂
C.?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D.?今日花自好,兹人已远行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雪莱(1792-1822),美国诗人,代表作有《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她善于从大事件入手,反映时代本质。
C.?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运动后写作的诗歌成为现代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仍属于现代诗歌。
D.?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代表诗集有《死水》、《红烛》、《女神》。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长沙”是题目,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地点。
B.?《百合花》是茹志鹃晚期的代表作,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C.?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D.?《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B.?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致云雀》等。
C.?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茹志鹃是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代表作品有《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17.下列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海涅是德国诗人,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
B.?徐霞客是我国清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C.?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
D.?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历史学家。
1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诗圣”。
C.?元代的戏曲称作“元杂剧”。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他的传世作品《窦娥冤》讲述了窦娥孝敬公婆、为民伸冤的故事。
D.?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19.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充满了“土色的忧郁”,是诗人面对苦难中国的叹息体现其爱国情怀。
B.?《黎明的通知》和《我爱这土地》都是艾青的诗。前者欢快、乐观,后者感情深沉真挚。
C.?《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D.?《艾青诗选》中收录一首《再别康桥》,表达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20.下列按题目、作者、出处连线有误的的一项是(? )
A.?《一面》----鲁迅---《鲁迅回忆录》??????????????????B.?《松鼠》---布丰---《布丰文选》
C.?《七子之歌》--闻一多-《闻一多文选》??????????????D.?《再别康桥》--徐志摩--《新月诗选》
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其著名代表作还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
2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现代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我看》作者穆旦,诗人、翻译家。
C.?《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D.?《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2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B.?保尔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无法正常工作,也曾迷茫动摇,后到公园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想到要为理想而献身,又忘我投入工作。
C.?《儒林外史》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D.?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
B.?艾青,原名蒋正涵,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C.?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桑梓”“桃李”“婵娟”分别代指家乡、老师、月亮。
D.?“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2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空气》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精神上的追求。
B.?台湾诗人席慕容的《长城谣》,台湾诗人纪弦的《一片槐树叶》,两首诗的共同点都寄托了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思与乡愁。
C.?《樵夫,别砍那棵树》表达了诗人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D.?英国诗人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倾诉了对亲生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自传性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等。
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舒婷,原名蒋海澄,其代表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27.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当代著名女作家________创作的小说《百合花》,构思巧妙,以 ________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________,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抒写了军民鱼水情。按故事情节的一般规律,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三部分。
(2)“我”是小说中事件的见证人,“我”对小通讯员的态度一直在变化,请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在刚刚接触因赶路不及而________,然后又对他保持距离的做法而________,以后是对小同乡________,“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 最后,“我”怀着________的心情,送走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C项,“为其所著”错,《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外文化常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A项,“你好呵,欢乐的精灵!”是雪莱《致云雀》中的句子;
B项, 《致云雀》应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应为“《峨日朵雪峰之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
3.【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短语类型的分析能力。
C项,《登泰山记》是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短语结构类型的能力。短语按结构分类:并列、主谓、动宾、偏正、主谓、补充、方位、介宾等等。要熟悉每一类短语类型的特点,准确辨析。
4.【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项,“东汉”错误,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A错误。
B项,“袁枚”错误,《登泰山记》的作者是姚鼐,不是“袁枚”。B错误。
C项,正确。
D项,“烧蜡成灰”错误,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5.【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A项,“他开创了山水诗派”“代表作有《鸟鸣涧》等”错误。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6.【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D项,“意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要努力强身健体,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错,“周公吐哺”典出《鲁周公世家》“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哺,口中所含食物。意谓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盛行于宋元”错,词盛行于宋。
B.“字子美”错,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C.“美国著名诗人”错,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诗人;诗风沉郁顿挫是杜甫的风格,不是曹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8.【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错误,可以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B.“是唐代高官的专有服饰”错误,青衫,唐代官职低的服装为黑色。
D.“《诗经》……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误,《诗经》应是和,《书》、《礼》、《乐》、《易》、《春秋》合为“六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9.【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和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错误,人物通讯一般会将描写和叙述有机地结合,来写人物行动,以此反映人物的内心冲突和个性,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B项,“是唐代高官的专有服饰”错误,唐制,文官八品、九品官府为青色,所以是官职卑微者的服饰。
C项,“‘声声慢’则是题目,揭示了诗词的内容”错误,“声声慢”是词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语言准确、得体的能力。
①句“解决全球温饱”属于过分夸大袁隆平的成就,不准确;
③句“区区凡夫”用来称呼张秉贵不得体;
⑤句“拙作”属谦辞,此处使用不得体。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对联的相关知识的把握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四要素所规定的内容统称为对联格律,有时也称对联规则。其中,“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基本要素,“词性相当”是语法要素,“平仄相谐”是声律要素。根据这些基本要求进行拟写即可。
11.【答案】 C
【解析】【分析】云南八大名花包括:山茶、玉兰、百合、杜鹃花、报春、兰花、绿绒蒿、龙胆系。“云南山茶花甲天下”。据统计,全世界山茶属植物有八十余种,云南有三十五种。云南人民热爱茶花,茶花已被正式定为昆明市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2.【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百合花》的题材应是短篇小说,不是散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3.【答案】 D
【解析】【分析】《百合花》讴歌了革命战争当中军民鱼水情深,尤其是新媳妇那纯洁善良的心灵就像百合花一样美。这部小说的结尾小战士牺牲了,那绣着百合花的棉被染着鲜血。给人一种人亡物在的感觉,诗句“今日花自好,兹人已远行”正表现了这种人亡物在的意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诗句意思的理解能力。首先要知道《百合花》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和主题。然后认真分析每个诗句的意思,选择合适的选项。
14.【答案】 C
【解析】【分析】A项,“雪莱(1792-1822),美国诗人”错误,雪莱是英国诗人;B项,“她善于从大事件入手”错误,应该是“她善于从小事件入手”;D项,“代表诗集有《死水》、《红烛》、《女神》”错误,《女神》不是闻一多的,是郭沫若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5.【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百合花》是茹志鹃晚期的代表作”错误,应是“早期”代表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16.【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沁园春·长沙》是中调”错误,《沁园春·长沙》上阕有56个字,下阕有58个字,一共有114个字,是长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7.【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表述不正确,徐霞客是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8.【答案】 C
【解析】【分析】《窦娥冤》讲述了窦娥的冤情,以及窦娥的父亲为窦娥洗清冤案的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9.【答案】 D
【解析】【分析】D.《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0.【答案】 A
【解析】【分析】A《一面》的作者是阿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1.【答案】 B
【解析】【分析】《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2.【答案】 D
【解析】【分析】D.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3.【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儒林外史》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24.【答案】 C
【解析】【分析】C.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桑梓”“桃李”“婵娟”分别代指家乡、学生、月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5.【答案】 D
【解析】【分析】D.表述不正确,《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在狱中写的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抒发了对贫苦农民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艾青是中国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6.【答案】 C
【解析】【分析】《我爱这土地》的作者不是舒婷,而应是艾青。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7.【答案】 (1)茹志鹃;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人物的美好心灵;护送(开端);被(发展);通讯员献身与新媳妇献被(高潮)
(2)生起气来;发生兴趣;越加亲热;崇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课文内容熟悉,根据课文内容作答,这就要求同学在平时注意对课文的理解和积累,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1)茹志鹃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2)小说的情节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青年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
故答案为:⑴
1、茹志鹃
2、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
3、人物的美好心灵
4、护送(开端)
5、被(发展)
6、通讯员献身与新媳妇献被(高潮)
⑵
1、生起气来
2、发生兴趣
3、越加亲热
4、崇敬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⑵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