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贺卡制作说课
献给母亲的礼物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重难点
2
教学目标
4
教学过程
3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献给母亲的礼物》是教材第八册第五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制作贺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
2、思想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关心和感恩母亲,形成回报母亲的价值和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本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孩子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贺卡。
教学难点:设计贺卡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我定为一下内容:
真情导入,感念母亲
任务驱动,有效自学
动态生成,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快乐分享
变式训练,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5分钟
12分钟
13分钟
10分钟
40分钟
(一)真情导入,感念母亲
(5分钟左右)
古有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高尔基也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大部分国家都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献上康乃馨,送上贴心的祝福。那么,这个日子是怎么来的呢?,在一片跃跃欲试的目光中,我顺势问道:“假如今天就是母亲节,你怎么给妈妈过节?”大家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老师,我送妈妈手机”“我送大房子”“我带妈妈出去玩”……发自内心的语言总是格外感染人,我仿佛也成了妈妈的小女孩,不由加入其中。在参与的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手机、项链、旅行的主意很好,但我们还小,没有能力将它们实现,在生活中,我们真正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又是一番热烈地讨论,这次,孩子们顺利说出做家务,送贺卡等想法。见时机成熟,我直接把学生们引出本课课题——母情节的礼物。
㈡、任务驱动,有效自学(10分钟左右)
出示贺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第一层次:了解贺卡(4分钟左右)
待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之后,我便拿出来提前做好的贺卡让学生观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贺卡的几个部分。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减少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第二层次:欣赏贺卡(6分钟左右)
播放了各式各样的贺卡图片,把学生带入贺卡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贺卡,为后面设计贺卡做好铺垫。
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贺卡
(三)动态生成,合作探究(40分钟左右)
第一层次: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贺卡设计(5分钟左右)
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层次:大胆创作,制作贺卡(35分钟左右)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贺卡”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制作同时,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营造感恩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深情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设计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孩子们在用心的制作贺卡中
(四)展示交流,快乐分享
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带者激情同老师一起探讨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完成了一份精美的贺卡。我通过上台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问其他学生问喜不喜欢这幅作品,为什么喜欢,请他评价一下作品。及时地展现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展现中相互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的交流,既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13分钟左右
mother
(五)变式训练,拓展提升
在同学们看完大家的作品后,很多同学觉得意犹未尽,有的同学对自己的贺卡不是十分满意,有同学说“我的贺卡还可以做得更漂亮,更能表达我的心意”。所以我布置了一道拓展实践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上一些祝福话,以表达对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感谢”或者可以给贺卡穿上衣服——制作个简单的信封。结合生活实践,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
12分钟左右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