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二单元《凡赛尔-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二单元《凡赛尔-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5 08: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凡赛尔-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英美两国是盟友,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不一致的地方是(  )
A.
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B.
日本归还中国山东问题
C.
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D.
德国赔款问题
2.一战后不久,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其原因不包括(  )
A.
美日以外的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
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帝国主义的“委任统治”并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D.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
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指(  )
A.
《四国条约》
B.
《五国海军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先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结果
B.
都是帝国主义宰割殖民地的结果
C.
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D.
都扶持建立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
5.下列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B.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
这一体系带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D.
维护了世界的长期和平与稳定
6.在孤立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孤立主义就是(  )
A.
反对美国卷入任何国际事务
B.
反对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
C.
反对美国卷入亚太地区事务
D.
反对美国卷入欧洲和非洲的事务
7.“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这是因为“条约”要求德国(  )
①承担战争罪责 ②偿付巨额赔款 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割萨尔区给法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参战各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各国人民都希望一战是“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热切盼望和会签订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凡尔赛和约》没有实现各国人民的愿望,主要是因为它(  )
①对德国的处置不够严厉 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③建立在帝国主义各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④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法国曾发誓要“掏空德国人的腰包”。下列对德和约内容不能够体现法国人这一意愿的是(  )
A.
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B.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
C.
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
D.
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
10.《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
A.
引发了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
企图扼杀俄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
导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
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11.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止战争、制止侵略,而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  )
A.
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
B.
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C.
吸收德国等战败国加入
D.
把苏俄排除在国联之外
12.《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舍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
A.
“维护和平”原则
B.
“集体安全”原则
C.
“委任统治”原则
D.
“公正民主”原则
13.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
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席位
B.
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
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
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14.《五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原因是(  )
①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 ②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③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④美国取得了在日本近海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5.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其主要依据是(  )
A.
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
B.
进一步协调列强在中东的权益
C.
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
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16.《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包括(  )
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削减其领土 ②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 ⑤德国必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17.缔结各方应个别或集体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  )
A.
《日内瓦议定书》
B.
《拉巴洛条约》
C.
《洛迦诺公约》
D.
《非战公约》
18.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五国条约》提出了以下四点评述意见,其中存在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B.
它标志着英国海上绝对优势地位的丧失
C.
它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D.
它从根本上限制了日本海军实力的发展
19.凡尔赛宫是当今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某同学在参观凡尔赛宫的一个宫殿时(见下图),看到了有关该宫殿的历史介绍:1920年6月4日,在这里签订了一个对欧洲至关重要的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协约国签订的对匈条约
B.
条约对匈牙利进行了严格的制裁
C.
条约重申了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
D.
条约依旧没有对赔款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20.一战后,善良的人们期盼巴黎和会能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但有些国家却未能参加,被排斥在会场外。它们是(  )
①英 ②法 ③德 ④奥 ⑤苏俄 ⑥中国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⑤⑥
21.国际联盟成立后,其实权被英法两国所掌握。这一现象说明(  )
A.
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B.
美国反对英法争夺霸权
C.
美国无意操纵国际联盟
D.
欧洲仍是世界格局中心
22.下图是一副残缺的某国际条约内容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美国:开始执行全球扩张政策
B.
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C.
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受到限制
D.
法国:失去称霸欧洲大陆的机会
23.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
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
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
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24.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发生了武装冲突,局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国联呼吁双方制止冲突升级,并向冲突点派出调查委员会,最终作出裁定,平息了冲突。这表明国联(  )
A.
对恢复战后欧洲经济起了一定作用
B.
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C.
在处理国际争端方面作用有限
D.
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一定作用
25.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
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C.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
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6.材料 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非战公约》,各帝国主义列强还有各自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根据材料,分析列强的保留条款对《非战公约》的实施产生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28.材料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从深层次反映了什么矛盾?
29.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如此规定对哪一国有利。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利用所给材料说明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国际主要矛盾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30.阅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与1926年法、德外长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否有关?为什么?
(2)你认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现象有哪些主要相同点?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对待战败国德国以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的问题上,美英两个大国态度一致,而在国联的领导权问题上,英国排挤美国,这也成为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之一。
2.【答案】D
【解析】一战后,美日以外的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仍实行殖民统治,激起这些地区的反抗;再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这些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再掀新高潮。而D项中的“均出现”表述有误,当时仅是部分地区出现,故选D。
3.【答案】C
【解析】《九国公约》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4.【答案】C
【解析】A、B、D的表述都只符合巴黎和会而不符合华盛顿会议,故排除;只有C既符合凡尔赛体系又符合华盛顿体系,故C正确。
5.【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深层次认识能力。这一体系建立在一战后帝国主义新的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它内部充满着种种矛盾。因此,它必将随着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必将随着各种矛盾的激化而走向解体,它不可能长期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6.【答案】B
【解析】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他反对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以致使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卷入欧洲的野心争夺、利益、情绪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中去”。
7.【答案】A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巴黎和会成为一个分赃的会议,德国需要承担战争的罪责,故①正确;德国交出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故②正确;德国交出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故③正确;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德国并没有把萨尔区割给法国,法国只许占有萨尔15年,之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故④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对德国来说,《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它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因此,①的叙述不正确。
9.【答案】D
【解析】 巴黎和会上法国力图最大限度地打击德国,法国本意是要占领德国的萨尔区,但遭到了英国的抵制,英国为了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A、B、C三项都实现了法国打击德国的愿望,只有D项不能体现。
10.【答案】D
【解析】 《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从而引发德国强烈的复仇情绪,故D项符合题意;A项最早出现在一战后期,B项与《凡尔赛和约》没有直接关系,C项是《凡尔赛和约》的影响之一。
11.【答案】A
【解析】由“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可知,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和侵略的可能性,故A正确;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故B错误;C、D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故C、D错误。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涉及联盟任何舍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判断。
13.【答案】B
【解析】洛迦诺会议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改变了战败国形象,政治地位大大提高;A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与题意不符;C、D与公约内容不相符,故选B。
14.【答案】A
【解析】③符合《五国条约》的积极意义,但与“美国外交的胜利”要求不符;④与史实相反。
15.【答案】D
【解析】巴黎和会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不符,C项是列强调整关系的一部分的具体表现。
16.【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及归类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选项中①②③⑤符合凡尔赛和约规定,④是错误的表述,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17.【答案】C
【解析】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德国和比利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8.【答案】D
【解析】《五国条约》虽然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但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本做出让步,使美英丧失了在靠近日本的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故D项评述错误。
19.【答案】D
【解析】在《特里亚农条约》中,协约国明确规定匈牙利的赔款总数为22亿金法郎,D项的叙述不正确。
20.【答案】B
【解析】巴黎和会参加国是27个战胜的协约国,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当时中国是战胜国之一。
21.【答案】D
【解析】英法两国控制国际联盟,说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欧洲为中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美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的史实不符。
22.【答案】C
【解析】示意图反映的是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条约》。条约规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开始执行全球扩张政策,故A项错误;一战中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故B项错误;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故C项正确;法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仍然是欧洲强国,故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对美国、英国、法国、苏俄(联)的描述,符合这一判断的选项是B
项。
24.【答案】D
【解析】国联派出调查委员会最终平息了希腊和保加利亚的武装冲突,说明国联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一定作用。
2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美与日本侵华问题上的矛盾。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影响到英美在华利益。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正是为了遏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
26.【答案】公约不能束缚帝国主义国家在借口保卫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侵略战争,《非战公约》的签署只不过是列强制造的和平宣传骗局。
【解析】
27.【答案】(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维护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提出“十四点原则”,妄图称霸世界。
(2)“过于严厉”指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理由:条约以战胜国和强国意志为中心,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国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法、美的战略企图。(2)根据《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说明其“过于严厉”,并剖析这种“过于严厉”与法西斯上台之间的内在联系。
28.【答案】问题:《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带来极大危害和屈辱,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情绪。矛盾:凡尔赛体系下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的同盟国之间的矛盾。
【解析】
29.【答案】(1)利用国联干预世界事务,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控制国联称霸世界。
(2)对英国有利。意图增强对国联的控制,抵制美国争霸。
(3)分歧:是否参加国联。原因:由于英国的争夺,美国没有达到控制国联的目的。
(4)主要矛盾:英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质: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解析】
30.【答案】(1)有关。原因: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法、德两国共同谋求和解的结果,暂时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两国的紧张关系。
(2)与法国的推动直接相关;有利于维护欧洲的安全;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具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解析】第(1)问可将题干中“1926年”等信息与图片所示现象的时间相结合进行判断,“原因”可结合“法、德两国外长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和《洛迦诺公约》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第(2)问可联系《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背景和内容等,从推动因素、直接作用、主要局限等方面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