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2 18: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概况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生活动]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总结]
1、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2、四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最窄处。
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太平洋与印度洋: 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51’线至南极大陆。
太平洋与大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16’线为界。
大西洋与印度洋: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学生活动]探究二: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结]
1、 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
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
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
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如何影响等温线?
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有几种?
盆地增温,山地降温两种。
[学生活动]探究三.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填下表:
[总结]
2、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规 律 成 因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或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岸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
亚 寒 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长寒夏短凉
寒带 苔原带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带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而降
[学生活动]探究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总结]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一般方法是:年气温曲线图首先读最冷月、最热月的气温,说明冬夏温差的大小,判断热量带。一般说,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15℃为温带。最热月气温低于0℃为冰原气候,0~5℃为苔原气候。其次是读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各自代表性的四个月份(北半球)的气温值,进行比较,得出季节变化的不同特点。降水柱状图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坐标,读出每个月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说明该地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全年各月的降水量等
[教师补充讲解] [易混点]人种和民族的区别
人种和民族是两个概念,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鼻型等,地球上可分为黄、白、黑色三大人种,各人种的外部特征有许多差别,但无优劣之分,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的文化。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民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见学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见学案结构)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精品资源,欢迎下载!!
21世纪教育网~~~K@s%U~~~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