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一、自主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熟记常用天气符号。
二、预习学案
1、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的是 ,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 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 状况,它具有相对的 性。
3、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 , 色表示云区, 色表示陆地。
4、最近几年,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的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次数有所增加,表明我国北方的 问题比较严重。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 表示。风向标是由 和 组成的,
标在风向标的哪个方向,就表示哪个方向的风,一个风尾表示风力 级。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风,风力是 级。
三、知识链接
1、天气和气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又不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
2、天气预报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将会给你最具前瞻性的信息,指导你的生活。要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收看不同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四、达标演练
1、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 B.阴雨绵绵 C.风和日丽 D.电闪雷鸣
2、下列叙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山前桃花山后雪 ③轮台九月风夜吼 ④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⑤艳阳高照,风和日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某一天的卫星云图上,北京地区全是绿色,表明北京地区的天气是( )
A.晴天 B.雨天 C.大雾 D.阴天
4、下列图例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
5、台湾气象部门指出,5月3日上午8时,台风“鲸鱼”的中心位置为北纬13.8度,东经124.4度,近中心最大风速18米/秒,瞬间最大阵风25米/秒,七级风半径100公里。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
6、下列天气符号,表示西北风六级的是( )
7、(08天津)采集奥运圣火火种的当天,希腊雅典的天气为多云,下列符号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
8、“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多加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 )
A.天气与农业密切相关 B.天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C.天气与交通密切相关 D.天气与旅游密切相关
9、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与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诸葛亮借东风 D.破釜沉舟
10、(08浙江温州)下表是2008年5月7日温州市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表中可知,该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监测点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状况
南浦 57 可吸入颗粒物 良
将军桥 48 优
状元 66 可吸入颗粒物 良
黎明西路 63 可吸入颗粒物 良
A.南浦 B.将军桥 C.状元 D.黎明西路
11、下列哪些渠道可以了解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
①当天报纸 ②课本 ③互联网 ④电视 ⑤杂志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④
12、(08湖南长沙)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妥当的是( )
A.沙尘漫天——在操场打篮球 B.台风将至——捕鱼船队起航
C.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 D.雷雨大风——在大树下避雨
13、下列关于天气预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B.今天我们村没下雨,中央台关于我省有雨的预报不准确
C.我们应该每天收看天气预报
D.中央台天气预报的范围太大,看不看无所谓
14、填表,将下列天气的符号填写在表格中:
晴 阵雨 降雨 冷锋
阴 霜冻 雾 浮尘
多云 雷雨 台风 沙尘暴
15、读下图,根据天气符号写出某城市某日的天气状况:
(1)、天气由 转 。
(2)、风向为 ,风力为 。
(3)、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气温日较差是 ℃。
12、读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最大的城市是 ,气温为 ℃,与 市气温基本相同。
(2)、杭州未来天气是 , ℃。
(3)、有雷雨天气的城市是 。
(4)、图中最靠西边的城市 ,其天气是 气温是 ℃。
(5)、广州在桂林的 方向,其气温是 ℃。
(6)、图中字母A表示风向为 风,B表示风力为 级。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沙尘暴,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差异。
材料二 沙尘暴的形成,除了有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挖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草、甘草、发菜等,或者砍伐多种灌木作为燃料,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担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
(3)、分析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
(4)、防治沙尘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5)、沙尘暴会带来危害,给我们的启示是
。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A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比较稳定的;天气是短时间内的,气候是多年的。据此可判断出B、C、D属于天气现象,A属于气候现象。
2、C
3、A 点拨:卫星云图的判读: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
4、B 点拨:为了区别,可以采用以下记忆方法,“S”沙字拼音首写字母,即浮尘;“→”沙尘横行,即沙尘暴;“↑”向上运动之意,沙随风动即扬尘;D项沙尘风速加大,即强沙尘暴。
5、D 点拨:A表示降雪,B为沙尘暴,C为霜冻,D为台风。
6、A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风的符号。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风向,注意目视方向要与风向一致,风尾标在风杆的左侧。这是本节的难点。(讲述时教师不妨采用右手定则,即伸出右手,四指并拢与风向一致,大姆指与四指垂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标风尾的一侧),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关键在风向,由图可知选A。
7、A 点拨:B为霜冻,C为降雨,D为雷雨。
8、B 点拨:“气温下降,提醒市民多加衣服,预防感冒”说明天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9、C 点拨: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很好地利用了天气的变化。
10、B 点拨:空气污染指数指数越低,说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越少,因此空气质量就越好。表中将军桥空气质量为优,污染指数最低。
11、D 点拨:要想及时了解最近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上互联网查询,看电视天气预报等途径获得。
12、D 点拨:A项沙尘暴天气打篮球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害;B台风将至不利于出海捕鱼;C项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有利于儿童增强抵抗疾病能力;D项雷雨大风应避开高大树木,以免遭受雷击。
13、C 点拨:我们应坚持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以对恶劣天气做好必要的防范准备。
14、略
15、(1)、阴 晴 (2)、西南 四级 (3)、8 20 12
16、(1)、上海 23~32℃ 南京 (2)、晴 23~30℃
(3)、福州 (4)、南宁 阴 25~33℃ (5)、东南 27~33℃ (6)、东南风 8
17、(1)、冬春季 (2)、西北 华北 (3)、自然原因: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人为原因:由于人们滥垦乱挖和过度放牧造成了植被破坏、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4)、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禁止滥垦乱挖和过度放牧,大力植树造林 (5)、人与环境应保持平衡或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自主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测定方法和等温线的含义。学会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规律。
2、了解降水形成条件及降水类型,降水的测定方法,等降水量的含义。学会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重点: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难点: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二、预习学案
1、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和 。
2、一天当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气温的日较差指的是每天当中气温的 与 之差;而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表示的是气温的 。
4、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 高 低,冬季 低 高;海拔高的地方气温 。
5、降水的形成条件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 出来的程度。
6、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 、
和 。
7、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 。
8、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 坡产生的降水,叫 。
9、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 雨。
10、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中纬度大陆 降水多,
降水少;回归线附近 降水少, 降水多。
三、知识链接
1、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两大主要因素,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是准确判断气候类型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一定要结合“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来学习。
四、达标演练
1、下图是同一天内测得的三次气温数值,这一天平均气温是( )
A.10℃ B.20℃ C.15℃ D.45℃
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10时 B.12时 C.13时 D.14时
3、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说明该地( )
A.日温差大 B.月温差大 C.年温差大 D.气温的年际变化大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 )的影响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海拔高度
5、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6、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所示地区是南半球 B.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C.a、b两处气温相同 D.a处气温比b处气温低
7、(08内蒙古通辽)有关气温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因为气温高
B.柑橘生长在南方是因为南方的气温年较差大
C.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墙体厚、窗子小是为了保温
D.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凝雾、结霜是因为气温低。
8、(08江苏苏州)“中考”以后,徐州地区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欲带你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
9、北半球的等温线要比南半球弯曲一些,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地形比南半球复杂 B.北半球陆地面积比较大,地表起伏大
C.北半球人口比南半球多得多 D.北半球森林面积比南半球大
10、北京的年降水量为644毫米,是指北京( )
A.当年的降水量 B.某一年的降水量
C.各年的年降水量都是644毫米 D.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11、(07湖北十堰)“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地区差异 B.降水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各月变化 D.降水的年际变化
12、读图,根据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可知北京的降水类型属于( )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冬季多雨
13、甲乙丙三幅示意图分别是( )
A.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B.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C.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D.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14、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空气中含有水汽,必然能形成降水 B.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有雨必有云,有云必有雨 D.空气中含有足够的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凝结的程度
15、台湾山脉东侧与西侧降水( )
A.东侧多 B.西侧多 C.两侧一样多 D.不一定哪侧多
16、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温带地区降水最多
17、(08山东威海)读山东半岛东部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1)~(2)题:
(1)、对该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年中,东部气温总比西部高 B.一年中,东部气温总比西部低
C.从西向东,冬夏温差逐渐减小 D.从西向东,冬夏温差逐渐增大
(2)、对该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B.从西北向东南减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 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D. 从西北向东南减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1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 ℃以上。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陆地上的等温线密集且较 (平直、曲折),海洋上的等温线稀疏且较 (平直、曲折)。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要 (平直、曲折)。
(5)、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 。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
(2)、A、B、C三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地,其原因是 。
(3)、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和北坡相比,哪一侧降水多?为什么?
。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最高气温是 ℃,各月气温均在 ℃以上,降水 。
(2)、B图最低气温是 ℃,出现在 月,降水夏季 ,冬季 。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C 点拨:此题考查日平均气温的测定,对气温的观测,通常是一天要进行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这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故此题的平均气温应是(10+20+15)÷3=15℃。
2、D 点拨:由于地面还有一个吸收热量的过程,因此最高值不是出现在正午12时,而是出现在午后14时。
3、A 点拨:用谚语来考查当地气候特点,这说明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差值大,也就是气温日较差大。
4、D 点拨:山地的气候垂直差异大,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
5、B 点拨: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高海 低,冬季陆低海高;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6、B 点拨:此题考查等温线的判别。图中自北向南三条等温线气温递增,说明该地是北半球。a、b两点在不同的等温线之间,不可能相等,a处温度比b处高。
7、D 点拨:A项是因为温差大;B项是因为气温高;C项是为了减小房屋里的温度变化。利用排除法,故选D。
8、C 点拨:中考为每年的6月中旬,从图中气温曲线图来看,C地气温最适宜避暑。
9、B 点拨: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地表起伏大,使同纬度的地方气温差别大,因此,等温线弯曲一些,而南半球海洋广阔,气温变化相对较小。
10、D 点拨:衡量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一般用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11、D 点拨:年份之间的降水变化指的是降水的年际变化。
12、C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的降水集中在6~9月,特别是7、8月。冬季比较干燥,属于夏季多雨。
13、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降水的主要类型。地形雨是指在山脉的迎风坡,由于地形的升高,使得暖湿气流被迫抬升,而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对流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由于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而成雨。锋面雨指的是冷暖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后,暖空气轻,冷空气重,因此,暖空气在沿锋面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而成云致雨。
14、D 点拨:此题考查降水的形成条件。
15、A 点拨:此题考查地形雨。台湾山脉的东侧是太平洋,位于山脉的迎风坡。
16、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最多;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17、(1)、C (2)、A 点拨:此题是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某地区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特点。要根据等温线变化判断气温的空间变化情况,会根据等降水量线变化判断降水的空间变化情况。
18、(1)、20 (2)、非 南极 (3)、曲折 平直 (4)、平直 (5)、降低 不一样
19、(1)、地形雨 (2)、B B处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A在迎风坡的下部,此时还未达到成云致雨的冷却程度,而C在山脉的背风坡,更加无法成云致雨。 (3)、南坡 因为南坡面临印度洋,处在山脉的迎风坡。
20、(1)、18 0 较多 (2)、—10 1 多 少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自主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难点:影响气候的几种因素。
二、预习学案
1、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地球的 、地球的 、 的分布、地表的 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 最大, 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
3、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是 ,自转周期约是 。
4、自转产生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就出现了 更替;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也就出现了 差异。
5、地球绕 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是 ,公转周期是 。
6、地球的公转特征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成 °的夹角,且北极总是指向 附近。
7、公转产生现象: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
,且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 ;阳光照射情况的不同,还造成了不同纬度冷热不同,也就又有了 的划分。
8、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 带,欧洲大部分位于 带,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 洲。
9、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方属于 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吗 (有、无),
季节昼长夜短。
10、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上气温 (高、低),陆地上气温 (高、低),冬季正好相反。
11、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海洋出现在 月;陆地上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海洋出现在 月;南半球正相反。
1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 。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13、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很大影响。如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 气体会使全球气温升高;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会破坏高空的 ,导致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14、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 ,风速比郊区 ,出现“热岛效应”。
三、知识链接
1、本节从影响气候的基础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从低纬到高纬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之后分析提出了同纬度海陆气候差异的原因;又分析了同样在陆地上地形地势因素造成的局部差异;在分析客观原因造成的气候差异之后,又分析了主观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学习本节时,既要认识某一因素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又要从影响气候的诸多因素来综合认识气候的成因。
四、达标演练
1、关于地球形状与气候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因而地球上各地的太阳辐射强度相同
B.赤道附近太阳高度总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辐射最强
C.太阳直射的地方,太阳辐射最强
D.地球上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
2、下面四幅图,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 )
3、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现象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D.同一时间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4、下列各地中,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是( )
A.39°N,125°E B.66.5°S,100°W C.65°N,180° D.23.5°S,100°E
5、小梅每天中午放学后,发现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在变化,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原因是( )
A.小梅的身高在变化 B.地球的自转 C.小梅的观察位置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
6、青岛市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是(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7、5月1日至10月1日,太阳直射点( )
A.先南移,后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北移,后南移 D.一直向南移
8、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 B.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
C.潍坊昼长夜短 D.北京与巴西利亚昼长相等
9、(07湖北黄石)“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娆”。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南北方由于什么的因素造成了不同的景观。(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10、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1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降水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12、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一般是( )
A.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 B.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C.陆地受热慢,放热也慢 D.海洋受热快,放热也快
13、江西庐山和河北北戴河均为我国的避暑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洋流因素和纬度因素 B.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 D.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
14、2005年5月22日上午,中国珠峰科考队成功登顶(8844.43米)。当时测得峰顶气温约为-30℃。此时科考队大本营(海拔5200米)的气温约是( )
A.-8.1℃ B.-19.8℃ C.-29.8℃ D.-18.1℃
15、、造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16、填出下列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 候 现 象 主 要 因 素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青岛的降水比乌鲁木齐多
台湾山脉的东侧比西侧降水多
黑龙江冬季冰天雪地,海南岛终年如夏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
1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填下面的表格。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二分、二至日的名称 日 期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A
B
C
D
18、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南北两极点。
(2)、将五带名称填在图上。
(3)、热带位于 线和 线之间。
(4)、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是 带。
(5)、南寒带位于 以南。
(6)、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带。
(7)、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带和 带。
(8)、既无太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
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日(节气)。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你学校驻地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2)、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点,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圣诞节时,太阳直射点离 点最近。
(3)、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宇宙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大体位置位于上图中的( )
①AB之间 ②BC之间 ③CD之间 ④AD之间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形状与气候的关系。由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A 点拨: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3、A 点拨: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注意:若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更替现象,只不过昼夜更替的时间是一年。)BCD都是公转造成的。
4、B 点拨: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发生,极点附近长达半年之久,而极圈上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只有一天。
5、D 点拨:此题考查地球公转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暑假前后,正午太阳高度高,旗杆影子短;寒假前后,正午太阳高度低,旗杆影子长。
6、B 点拨:青岛市位于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7、C 点拨: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因此,从5月1日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然后再向南移。
8、D 点拨: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9、A 点拨:海口纬度低,哈尔滨纬度高,不同的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景观。
10、C 点拨: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11、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海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同纬度两个地区,越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越多;而内陆地区,因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12、A 点拨: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13、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地形地势及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江西庐山受地势影响,地势高,气温低,因而成为避暑胜地;而北戴河地处渤海之滨,受海洋影响气温低,也成为避暑胜地。
14、A 点拨:根据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来计算。
15、D 点拨: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燃烧矿物燃料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再加上城市中心区高楼林立,建筑物密集,往往使得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从而出现“热岛效应”。
16、
气 候 现 象 主 要 因 素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地势
青岛的降水比乌鲁木齐多 海陆分布
台湾山脉的东侧比西侧降水多 地形
黑龙江冬季冰天雪地,海南岛终年如夏 纬度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
17、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二分、二至日的名称 日 期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A 夏至 6.22 23.5°N(北回归线)
B 秋分 9.23 0°(赤道)
C 冬至 12.22 23.5°S(南回归线)
D 春分 3.21 0°(赤道)
18、(1)(2) 略 (3)、南回归 北回归 (4)、北温 (5)、南极圈 (6)、热
(7)、南寒 北寒 (8)、南温 北温
19、(1)、北回归线(23.5°N) 夏至 极昼 昼长夜短 (2)、B 昼夜平分 C
(3)、③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自主学习目标
1、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断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难点: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二、预习学案
1、科学家依据各地 和 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2、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它的主要分布地区有 、 和 等地。
3、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 ,以 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主要的动物有 、 、 。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和 。
5、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 地区以及大陆的 地区,以非洲北部的 地区最为广大。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 、 、 三国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 等的沿海地区,其突出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均温在
℃以上,夏季 ,四季分明。
7、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 ,以 地区最为典型。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主要景观是 。
8、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 气候,集中分布在中国的
、俄罗斯的 、 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9、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地区,气候特征是 。
10、温带大陆性气候和 气候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和 。
11、北半球有两种寒带气候类型:一是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
气候;二是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上的 气候。南极洲属于典型的 气候。
三、知识链接
1、本节课将世界上主要的13种气候类型集中在一起,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比较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差异。
2、认真阅读课本小比例尺分布图,以求建立每一种气候类型在全世界分布的相对位置的直观观念。
3、认真阅读、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逐月分配图,观察相对应的景观图,以做到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四、达标演练
1、(08湖南常德)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推销员去西亚推销雨衣 B.东南亚的房屋墙壁厚,窗子小,多平顶
C.巴西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欣赏足球赛 D.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吃“火锅”
2、(08湖南永州)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却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甲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乙图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气候“雨热同期”最明显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5、根据下面气候资料,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月份 1月 7月
气温(℃) 22.8 8.6
降水(mm) 9.0 172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08山东)读下图,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是( )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7、当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冬季风时,巴西高原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正值旱季,昼长夜短 B.正值雨季,昼短夜长
C.正值雨季,昼长夜短 D.正值旱季,昼短夜长
8、欧洲西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下图中与描述相符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下列气候类型没有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0、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的原因是( )
A.大陆东岸一直是下沉气流 B.大陆东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大陆东岸受夏季风的影响 D.大陆东岸气温高、气压低
11、各大洲中,气候类型明显呈南北对称的是(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12、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3、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在气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地中海气候 B.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C.都有季风气候 D.都有热带气候类型
14、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玄奘西行路线上的长安、高昌、那烂陀三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山气候
15、下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16、、下列景观与气候的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
A.多雨季节一派枯萎——热带雨林气候 B.终年草木茂盛——热带草原气候
C.树木叶片有蜡质——地中海气候 D.雨热同期——温带海洋性气候
17、填表比较下列几种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区 主要植被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8、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该图可判断A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B地位于 带。
(2)、该图可判断A地气候类型是 ,B地气候类型是 。
(3)、A地可能位于( )(双选)
A.巴西高原 B.刚果盆地 C.亚马孙平原 D.东欧平原
(4)、B地可能位于 。
①北纬30°~40°大陆东岸 ②北纬30°~40°大陆西岸
③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④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19、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左侧海洋为 ,右侧海洋为 。
(2)、A、B、C三地纬度基本相同,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 ,B
,C ;从A到C,降水多少的变化规律是 。
(3)、D、E的纬度也基本相同,D的气候类型为 ,E为 。
(4)、影响A、B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 ;造成C、E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终年盛行西风。冬季,西风带来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气候温暖湿润。因此,英国女士冬季也穿裙子。同理,欧洲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冬不冷,夏不热,气温日较差也小,温和的气候适宜男士们穿开胸式的服装。在欧洲,几百年来穿开胸式的服装长盛不衰,西装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广的 气候分布区,同纬度的大陆东岸是
气候。
(2)、欧洲西部居民由于常年生活在阴雨天气中,所以夏季大多选择去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旅游度假,这是因为
。
(3)、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欧洲西部去旅游,你会告诉他( )
A.西欧冬季比北京冷,要多带保暖棉衣
B.西欧冬季比北京暖和,没有必要多带棉衣
C.西欧冬季比北京干燥,出去玩不必带雨具
D.西欧冬季与北京差不多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D 点拨:此题考查地理现象。西亚多沙漠气候,降水极少,不用雨伞;东南亚雨水多,房屋墙壁薄、窗子大、多斜顶;巴西地处热带,气温高,根本不用羽绒服。利用排除法,故选D。
2、B 点拨:此题考查气候成因。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几乎不受海洋影响,降水少;北京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这是受海陆分布影响所致。
3、B 点拨:此题考查读图与实际应用能力。③④在亚热带,月平均气温大多数应在20℃以上;①在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最符合的应为②。
4、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其中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热带沙漠气候是全年高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5、A 点拨:据资料判断处该地位于南半球,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6、D 点拨:A地是地中海气候,B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在不同的半球上,所以高温不同期,当B地进入湿季时,南半球是冬季,A地温和多雨,所以多雨同期。
7、C 点拨:我国与巴西季节相反,所以,我国是冬季时,太阳正直射在南半球上,巴西正值雨季,昼长夜短。
8、B 点拨: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据此选B。
9、C 点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东南沿海地区。
10、C 点拨:南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的影响,但东岸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降水多。
11、D 点拨: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12、B 点拨:热带草原气候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也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
13、A 点拨:由于气候的分布规律,六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就是地中海气候。
14、A 点拨:长安即今西安,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高昌在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那烂陀在印度半岛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5、D 点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属于季风气候,乙地中纬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16、C 点拨:热带雨林终年草木茂盛,热带草原干季一派枯萎,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树木叶子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
17、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区 主要植被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干、湿季明显交替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热带草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 温带落叶阔叶林
18、(1)、B 热 亚热 (2)、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3)、B C (4)、②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图判断气候类型,做题时,应通过气候图找出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及降水多的月份和少的月份分别在几月,然后总结。
19、(1)、大西洋 太平洋 (2)、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多——少——多 (3)、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4)、海陆因素 纬度因素
20、(1)、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 (2)、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阳光明媚,成就了以阳光、大海和沙滩为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