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表达交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表达交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4 07: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个社会角色不同的人:一个肥得流油的大款,一个混到局级的官吏,一个挣扎熬出名
的作家,不幸人到中年都得了绝症。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刻,大款对妻子说:要是还有来世,我一定天天陪你上街; 那官吏对儿子说: 要是还有来世, 我要带你走遍世界; 作家对挚友说:要是还有来世,我会更珍惜我们的缘分。
三个身份不同的人,在生命的弥留时刻都说出了与自身无关的话,但这些话都与“爱”有关。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文中的记叙
教学目的:
1、明确议论文事例论据陈述的要求概括简明、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2、通过示例和练笔初步掌握事实论据陈述要领
【区别记叙】
一、记叙文里的记叙
二、议论文里的记叙
记叙文中的记叙:
生动具体 形象感人 以情动人
议论文中的记叙:
列举事实 简练概括 以理服人
记叙文里的记叙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议论文的叙事特点
一、概括性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画的一手好兰花。宋朝灭亡以后,他陆续画了不少兰花,,但是没有画土。兰花的根儿离开了泥土,就失去了依靠,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怎么能有生气呢?有个人看了他的画叹息说:“先生,你的兰花画得确实很好,可惜有美中不足。”那人说:“你的兰花根儿上没有泥土,就没有依靠了。”他听了,才松了一口气说:“噢,原来是这样。不过,土地都被人家夺去了,这一点你不知道?”此时,那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通过这种画法表达自己爱国思想的呀。
想一想,如何概括这则素材,写进议论文中?
素材概括: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在宋朝灭亡之后画兰花时,特意不画兰花根部的泥土,以寄托自己的亡国之痛。
概括性的基本要求
1、与论点无关者坚决舍弃
2、能证明观点处清楚交代
二、定向性
观点1: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观点2: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

居里及其夫人,数十年如一日,百折不挠地进行着繁重的工作,他们一公斤一公斤地炼制铀沥青矿的残渣,丛几十吨铀沥青矿中提炼出来一克镭。他们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实验室是一所类似马厩的屋子。
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居里及其夫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繁重的工作,他们极其耐心地一公斤一公斤地炼制铀沥青矿的残渣,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中提炼出一克镭。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
居里及其夫人在提取镭时,其实验条件十分简陋,实验室看起来非常像个马厩,工作却是难以想象的繁重,要一公斤一公斤的提炼,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硬是从几十吨铀沥青矿红提炼出了一克镭,终于为人类发明了镭。
定向性基本做法
单点立足,紧扣观点
中心词语,反复强化
调整语序,突出重点
三、分析性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震撼人的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闪烁灵魂的光辉。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震撼人的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命运,才创作出人类的灵魂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闪烁灵魂的光辉。那是因为他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为失败所击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分析性的基本做法
1、扣紧论点组织语言
2、夹叙夹议效果明显
四、文采性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排比
同是赤壁交战,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情深意切,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四川考生《回答》
对比
叙事文采性的基本做法
1、排比增强力量
2、对比突出观点
3、设问引人思考
课堂总结
1、概括性——简明扼要莫相忘
2、定向性——紧扣论点有倾向
3、分析性——夹叙夹议力量强
4、文采性——排偶对比风采杨
练习:用排比叙例法叙述如下三个事例,证明“成才当刻苦”的观点。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奋,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桂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成才当勤苦。27岁的苏洵昼夜不息的苦读,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辉煌;王冕不分昼夜的绘画,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一画难求;勾践卧薪尝胆三年,成为一代英豪打败吴国,一雪前耻。
珍惜那些,陪你走过青春的人
一个人的气质里,有他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我们爱自己的家人,朋友,爱自己的生活,爱这个世界的阳光明媚,风霜雨雪,在爱的过程里去奉献,去感恩,去回忆……
你要如何表达你的爱,以歌声?以眼神?以文字?
练习:围绕“爱”这一主题,取材身边事,组织材料,形成文段,练习议论中的记叙。
这则素材可作为那些论点的材料,如何组织语言?